西施和范蠡最后归宿如何?西施和范蠡的故事内容详情

 我来答
梦之缘文化
2022-10-11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3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42万
展开全部

  自古英雄爱美人,昭君出塞,貂蝉离间。还有一个英雄与美人的故事不得不说那就是西施和范蠡的故事。西施和范蠡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西施是浣纱女以美貌流传于世,范蠡是越国军师,成功策划了越王勾践卧薪档歼尝胆灭吴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那么西施与范蠡的最终归宿是怎样的?西施和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又是什么?

  西施和范蠡最后归宿如何?

  相传范蠡辅佐勾践,终使“吴为血沼”,功成之后,急流勇退,挂冠潜行,载西施泛游五湖,所谓五湖,也就是太湖。这个历史传说自然是家喻户晓。

  传说中的范蠡和西施,是先在太湖鼋头渚落脚,然后转移到宜兴定居。所以陶朱公和西施轻舟游五湖的传说,跟无锡和宜兴两地的渊源最深。宜兴的鼎山和蜀山之间有个“蠡墅”,据县志记载说是因范蠡“尝居于此”而得名。它的近旁,还有“西施荡”和“施荡桥”,传说是西施曾经游荡之处。宜兴城东有一条三十余里的运河,据说也是范蠡领导开凿的,所以称为“蠡河”。传说范蠡到宜兴后毕生尽力于制陶事业,并因而致富,遂将自己的姓氏也改为“陶”,称为“陶朱公”。宜兴的陶瓷工人,一直把范蠡当作制陶业的创始人,奉为祖师爷,把他的塑像供奉在庙宇里,尊为“造缸先师”、“致富先师”等等。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还举行盛会来纪念他。 

  吴亡后,范蠡不可能在“长颈鸟喙” 的勾践身旁安居度日,所以他行瞎冲只好到齐国化名经商去了。那么西施呢?

  历代一些文学家和文艺家,把美女西施说得天花乱坠。尤其是她的归宿,很多作品里都说成是被范蠡用扁舟载去,双双邀游五湖,真是充满了浪漫色彩。其实,浣纱出身的弱女子西施,不过是政治斗争中的一具牺牲品,一个可怜的美女,是一个冤沉水底的悲剧人物。但是,也可以说,她是一个勇神锋于牺牲自我的爱国者。

  西施出身贫穷,经过越国一番精心培训之后,把她作为一个重要核武器献给了越国的敌人吴王夫差。那时吴国十分强盛,越国是个刚战败的孱弱国家。西施在吴王夫差身边,因美丽备受宠爱,连重臣伍子胥都奈何她不得。按理说,当时一个贫穷女子所可向往的富贵荣华,她都已经“至于此极”。如果她仅仅贪图个人的享受,至少就应该力求保持现状才好,还可以把她的父母亲友统统接到吴宫,以免后顾之忧。但她没有这样做,却利用这种地位,在政治上与越国君臣密切配合,对吴国展开掏心战术,为自已在吴宫的这种优越地位自掘坟墓,终于迫使吴国政权彻底倾覆。至于吴越之争中双方的是非善恶问题,我们置之勿论,但仅就助越亡吴这一点来说,西施难道不是用她的青春美貌作牺牲,为故国朝野作出了自已的一份力量吗?吴国终于亡了,吴国的统治阶级或许有理由把西施碎尸万段,但是,把她作为武器安插到吴国来的越国君臣呢?为她胜利完成了既定任务应该如何评价呢?

  事实上,吴亡之后,内心虚弱的越国的统治者,却又竞把西施看作是“红颜祸水”,认为留下来对他们也不利,于是把她沉到江中淹死了。这情形,正如范蠡在给文种的信中,对越王勾践所作的分析一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她的死,当时的范蠡是否也是勾践身边的决策者之一不得而知,范蠡是在西施被“沉于江”之前还是之后浮海出走的,因为手头缺乏这方面的史料,不敢忘议。

  墨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他的治学态度是相当严谨的。他比范蠡、西施虽然年轻了许多,但他是生于吴亡之前,所以和范蠡、西施基本上是同时代人。据《墨子》记载说,西施是因为长的美,在吴王以后终于被丢下水去淹死了。(“西施之沉,极美也。”)这个记载应该比后来的一切稗官野史或民间传说更为可信,更为权威。其后,《吴越春秋》和明朝人杨慎的有关文章,也都记载着吴亡之后,西施就被丢到江里,“以报子胥之忠” 云云。西施在历史真实中的悲剧结束,看来是无可怀疑的了。

  徐蕴生在一首五言绝句中说:“国破心己碎,家亡岂惜身,吴宫献歌舞,不是为偷生。”这是对西施被抛弃江中的挽歌了!

  西施和范蠡的故事内容详情

  范蠡(前517-前448) 字少伯,春秋战国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我长达五千余年的封建传统,均以“士、农、工、商”为列,士为首,商为末,直至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须着一黑一白之劣规,故范蠡一生虽有辉煌业绩,然终因弃官经商的经历使他无缘与历史名人共同载入史册。

  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李之战(今浙江嘉兴),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连年战乱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议和后“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 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被拜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

  他与越往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三年后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灭吴,成就越王霸业,被尊为上将军。 摩登男士:mrmodern

  “吴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摆宴姑苏台。”在举国欢庆之时,范蠡急流勇退,遂与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

  后来,他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没有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主持政务的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

  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的军事宗旨: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

  范蠡著名的经济思想:“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