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瞻基为什么会躲过朱高煦的埋伏而顺利进京称帝呢?

 我来答
雅谈历史
2020-01-15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5万
展开全部

朱瞻基是如何躲过,二叔朱高煦的埋伏,是提前登基弑杀父亲吗?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朱瞻基与朱高煦是叔侄关系,在这儿朱高煦应写在前面,因朱高煦是叔,而朱瞻基是侄。但朱瞻基是大明的宣宗皇帝,又是本文的主角,所以,就将朱瞻基写在前面。
朱瞻基出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据说,他的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过一个梦,梦见太祖皇帝将一块大圭赐给了他,上面镌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正说明要将江山送给他。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忽然有人报告说王孙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有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
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于被明成祖朱棣册封为皇太孙。其父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在很大程度上是沾了儿子的光,因此父子俩就成为了朱高煦等人的眼中钉。父亲朱高炽在登上皇帝宝座十个月之后就暴病驾崩。当时朱瞻基正在南京,当日他动身北归,曾听说他的皇叔、汉王朱高煦要在半途截杀他,然后自立为帝。左右都劝他整顿兵马以作防范。朱瞻基说:“君父在上,谁敢如此胆大妄为?”依然轻身出发,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当时朱高煦还没有派人设伏,他没有料到朱瞻基会来的如此之早。回到北京之后,朱瞻基一方面妥善处理父皇的后事,一方面加紧北京城的戒备,防止有人伺机作乱,然后从容登基,改年号为宣德,是为大明宣宗皇帝。
朱瞻基登基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祖皇帝留下的外藩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建文、永乐、洪熙三朝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朱瞻基即位之后,马上着手整顿军务,准备迎接来自强藩的挑战。他的皇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就战功赫赫,很会带兵,永乐朝被封乐安之后,就从没有放弃武力夺取政权的野心。
宣德元年(1426年)正月,朱高煦派人到京城献元宵灯。宣宗左右的人说:“汉王府所派遣之人,多是窥探朝廷之事,特以进献为名。”宣宗回答说:“朕只有推诚以待。”即复书答谢。而朱高煦变本加厉,日益需索,向朝廷索要骆驼,宣宗立给40匹;索马,给120匹;索袍服,又给之。紧接着,朱高煦陈奏利国安民事,以窥探朝廷反映。朝中大臣都认为这是朱高煦在要挟朝廷,建议宣宗不要理睬。宣宗对侍臣说:“永乐中,皇祖常谕皇考及朕,谓此叔有异心,宜备之。然皇考待之极厚。如今日所言果出于诚,则是旧心已革,不可不顺人也。”命令有司施行,并复书谢之。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感到机会来了。仁宗病逝,宣宗即位,国家动荡,皇帝年轻,正是造反得好时机。经过精心准备后,学着他父亲朱棣扯起“清君侧”的大旗,矛头直指五朝老臣夏原吉。早已准备就绪的宣宗皇帝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架亲征,六师士气大盛,龙旗征鼓千里不绝。以前同意与朱高煦共同起兵的几路兵马均按兵不动。明军很快包围住乐安城,见大势已去,朱高煦只得弃城投降。朱高煦被生擒后,群臣劝朱瞻基将朱高煦正法,朱瞻基念其是自己的亲叔父,而网开一面,将其废为庶人,软禁在西安门内“逍遥城”。
宣德四年(1429年)四月,朱瞻基想到二叔已囚禁三年,会有所悔悟,于是带内侍前往探视。谁知当朱瞻基走近朱高煦身前时,朱高煦乘其不备,用脚将朱瞻基勾倒在地,借以发泄心中的积怨。回到皇宫后,宣宗惊魂未定,马上吩咐侍卫,将宫中一只大铜缸送到“逍遥城”,罩住胆大妄为的朱高煦,铜缸重约300斤,朱高煦被罩缸内,暴跳不已,他不断伸直身体,试图举起铜缸,终因力量有限,徒劳无益。事情报知宣宗,宣宗又命令在铜缸周围上下,堆置柴炭,点火燃烧。燃炭逾时,火炽铜溶,朱高煦不知其处。
朱瞻基算是一位开明的皇帝,在历史上颇有建树,但我却得他在对亲叔父最后处置上,做得太过份,太没有人性了。对待自己的亲叔父,这样的酷刑亏他也做得出来。这与朱元璋剥贪官污吏人皮示众不可同日而语。为报一脚勾倒在地之仇,将前面十分得体的一些做法一笔勾消,不知这位皇帝当时是如何想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沧浪亭人
2019-12-23 · TA获得超过336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万
采纳率:36%
帮助的人:978万
展开全部
朱瞻基走小路。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13
展开全部
并没有走你预定的路线,而是走的小路,直接先到京城!你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就多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笑谈窗外事
推荐于2018-10-26 ·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笑谈窗外事
知道合伙人历史行家
采纳数:1411 获赞数:35289
即墨四中优秀教师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原因:
1、朱瞻基走小路。洪熙元年(1425)五月,朱高炽逝世,朱高煦的封地在山东乐安,而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根据惯例,太子守南京),只要死讯传出,太子必然会从南京出发,所需时日很长,而他却可以从容不迫地安排好士兵等着太子的到来。左等右等,朱瞻基就是不来。没多久就收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朱瞻基已经赶到京城,继位为皇帝。
2、史料上有很多不同的记载,有的说朱高煦袭击太子只是传闻,实际上太子是接到丧报后从容赶到京城的;有的说朱高煦是没有准备好,等到太子过去了才派兵出去埋伏的。
3、朱瞻基谋杀了自己的父亲。他比朱高煦更早知道自己父亲的死讯。路途远近是客观事实,只要报信的人不是在路上耽搁几天,乐安的朱高煦一定会比南京的朱瞻基更早知道消息。如果这一说法属实,就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朱瞻基不能预知未来,却创造了未来——他谋杀了自己的父亲。

二、简介:
1、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皇帝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2、朱高煦(xù)(1380年-1426年),明朝皇族、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