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库应用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或术语
答:数据库系统(DateBase System,简称DBS)是指引进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相关数据,提供数据处理和信息资源共享的便利手段。数据库系统由五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ate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是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3.映象答: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并由此得到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方法:它是把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存储在物理位置相邻的存储单元里,结点间的逻辑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顺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储表示方法,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数组来实现。链接存储方法:它不要求逻辑上相邻的结点在物理位置上亦相邻,结点间的逻辑关系是由附加的指针字段表示的。由此得到的存储表示称为链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通常借助于程序设计语言中的指针类型来实现。
4.主属性:主要属性,可以起到唯一标识的作用,例如:教师,有教师编号,姓名,性别等属性,编号是主属性,其他是非住属性
5.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它使数据能独立于应用程序。可以说数据处理的发展史就是数据独立性不断进化的历史。在手工管理阶段,数据和程序完全交织在一起,没有独立性可言,数据结构作任何改动,应用程序也需要做相应的修改;文件系统出现后,虽然将两者分离,但实际上应用程序中依然要反映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存取方法等物理细节,因而只要数据作了任何修改,程序仍然需要作改动。而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使程序和数据真正分离,使它们能独立发展。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把数据的定义从程序中分离出去,加上数据的存取又由DBMS负责,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6.逻辑独立性: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二、回答问题(以下问题应简单说明各要点,不宜只罗列各要点。)
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
2.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一)硬件平台及数据库:(二)软件:(三)人员:最终用户:应用程序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DBA):
3.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在数据库系统中,通常按照其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型)的实例(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操作有检索、插入、删除、修改。3.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
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其特点有:1 数据结构化.2 数据冗余小易扩充,3 数据独立于程序,4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5.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及这种结构的优点: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Schema):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② 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
③ 数据库模式以某一种数据模型为基础;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
② 外模式就是用户视图;
③ 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
理解:①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② 一个表可能由多个文件组成,如:数据文件、索引文件。
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其目的有:① 为了减少数据冗余,实现数据共享;
② 为了提高存取效率,改善性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