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古代称为什么

 我来答
慎铁鸥
2022-10-19 · TA获得超过5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8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58.4万
展开全部

1、学童

年幼的学生。《汉书·艺文志》:“ 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鲁迅《呐喊·白光》:“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宋代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有诗云:“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弟子对于老师,学生就是弟子。《论语·雍也》中有“ 弟子孰为好学?”宋代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2、小子

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也可用作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论语·阳货》有名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清代刘大櫆的《赠大夫闵公传:“其于后生小子,直言训诲之无隐。”仁弟“仁弟”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其中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器重与爱护。另外,老师通常叫学生为“同学“。

3、桃李

指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学生。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意思是说,春种桃李,收获的将是绿萌的凉爽和丰硕的果实;春种蒺藜,不能采其叶,得到的只能是伤人的蒺藜刺。后来,人们就用“桃李”来比喻栽培的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

4、高足、上足

对别人学生的敬称。据说汉代将马分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就是上等快马,又名“上足”。人们遂将“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5、门下晚生

清代时门生对老师的老师、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父亲称为“太老师”,而自称为“门下晚生”以示恭敬。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等是学子们在前辈、老师面前表现谦虚谨慎的自称。

6、同舍生、同砚席、同笔砚、同学、同窗、同门、同席、同门生、同门友、书友、学友、砚友都是指在同一老师门下学习的学生。《古诗十九首》中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题”。“同舍生”,舍意为学舍。宋陶谷《清异录·五窟》:“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同砚席”,意为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论诗文或同学。刘禹锡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群离。”“同笔砚”,也作“同笔研”,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即同学。宋代陈亮《与勾熙载提举书》:“今之君子,或少同笔砚,或二十年游从之旧,一旦贵贱少异,便如路人。”

7、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学姐、学兄、学长、年兄等同窗之间彼此的称呼。对那些年长才高者,敬称为“大师兄”。通常大师兄的地位仅次于老师。“年兄”,原是那些科举考试同榜登科的人相互之间的称呼,后来逐渐成了同学之间的尊称。

圣诞岛与树
2023-04-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75
展开全部

学生在古代有许多的称呼:学子、弟子、学童、桃李、高足、小子等等。

  • 学子 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 弟子

    对于老师,学生就是弟子。《论语·雍也》中有“ 弟子孰为好学?”宋代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 学童

    年幼的学生。《汉书·艺文志》:“ 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鲁迅《呐喊·白光》:“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
  • 桃李

    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学生。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意思是说,春种桃李,收获的将是绿萌的凉爽和丰硕的果实;春种蒺藜,不能采其叶,得到的只能是伤人的蒺藜刺。后来,人们就用“桃李”来比喻栽培的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




  • 高足、上足

    对别人学生的敬称。据说汉代将马分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就是上等快马,又名“上足”。人们遂将“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 小子

    “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也可用作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论语·阳货》有名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清代刘大櫆的《赠大夫闵公传:“其于后生小子,直言训诲之无隐。”
  • 仁弟

    “仁弟”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其中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器重与爱护。另外,老师通常叫学生为“同学“。

除过上述这些称呼,清代时门生对老师的老师、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父亲称为“太老师”,而自称为“门下晚生”以示恭敬。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等是学子们在前辈、老师面前表现谦虚谨慎的自称;对于同窗之间,对那些年长才高者,敬称为“大师兄”。通常大师兄的地位仅次于老师。“年兄”,原是那些科举考试同榜登科的人相互之间的称呼,后来逐渐成了同学之间的尊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萌萌爱娱乐VC
2022-12-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50
展开全部
弟子:两汉时期对太学生称博士弟子。经封建私学老师登记姓名、承认师生关系的称著录弟子。著录弟子中直接接受教育的称受业弟子;未能亲自受教,但信仰教师的思想的学生称私淑弟子。对造诣高的学生称入室弟子;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称高足弟子。

童子:唐代规定十岁以下能通经文的。宋代规定十五岁以下能诵经文作诗赋的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考生称童子。

生员:唐代学校规定学生。

童生:明清考秀才,不论年岁大小都称童生。

监生:明清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监生。

学士:古代在国学上学的学生称学士。

门生:古代称学生和学生又教出来的弟子为门生。隋唐时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称“座主”;参考者称座主的“门生”。

在太学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印鸿宝SN
2023-04-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18
展开全部
学生在古代称为弟子,或者也称为门生,在古代类似于老子,孔子这样的大文学家他们的学生非常的多,所以他们的学生都是被称为其弟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