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魏延怎么死的
魏延追随刘备的时间比较晚,在公元211年时,刘备受刘璋之邀带着庞统等,开启争夺西川。几乎同时,魏延带着自己的曲部投奔刘备而来。也就是说,魏延属于带资入股,有一股属于自己的人马,虽没有确切的数字,不过应该不太多,否则魏延的待遇早就起来了。
但不论怎样,魏延的到来让刘备非常高兴。因为刘备入川时,为了打消刘璋的顾虑,根本就没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这四位名震江湖的人物,这就使得刘备入川实力大打折扣了,而魏延在此刻,还属于无名小卒,故而此刻魏延的加盟,对加强刘备入川队伍的实力,大有裨益的。
恐怕也正是在入川这一时期,魏延展现出来了自己超强的军事才能,被刘备非常看好,甚至可以说是开始重点培养。否认没法解释,为何夺了汉中后,刘备舍掉张飞,而选定魏延镇守蜀汉命门的汉中。而魏延跟随刘备的这一阶段,同时也让魏延受益匪浅。因为历史上真实的刘备,军事才能是相当强悍的。且魏延的性格等,也让刘备非常欣赏。因此可以肯定,当拿下西川后,魏延已经被刘备视为后起之秀中的翘楚人物。
在刘备选定魏延为汉中太守时,两人曾发生过一段对话。刘备问:委任你这么重要的任务,你不打算说两句啥吗?
魏延朗声答道:若曹操自己亲统大军前来,我就为老大你把他挡住!若是其他魏国将领前来,我就替老大你灭掉他!
这就是魏延!同时也是为何会被刘备喜爱和重用的原因——这性格像不像关羽?自信到了狂傲地步!而刘备就最喜欢这类棱角分明的人。因而魏延得以在刘备手下大放异彩!但可惜随着刘备去世,诸葛亮虽依然重用魏延,却也对魏延的这种狂傲性格很是头大。《三国演义》说,诸葛亮讨厌魏延。但真实的历史却是,若无诸葛亮的偏袒和保护,魏延都不可能被重用。因为魏延就是把双刃剑,刘备驾驭起来,能发挥出恐怖威力,诸葛亮驾驭起来,会降低一个层次,但别人想驾驭魏延?根本没这可能!
这其实就是魏延真实死因。《三国志》记载说,诸葛亮死后,魏延由于堵住杨仪撤军的道路,被王平一嗓子喝散手下。随后魏延逃离,杨仪命马岱追杀,最终是马岱杀掉了魏延,并诛灭魏延三族。并被扣上一个谋反的帽子。
但主流历史观却都对此事表示怀疑,说魏延不知死活,胆大妄为等都没问题,但说他谋反却没人相信!因此陈寿给魏延的定义是:魏延以勇略任,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即,魏延由于性格原因,导致作死!
笔者认为,这个定位是相当公正的。但笔者却要加一条,魏延还是被时代抛弃的悲剧人物。因为自诸葛亮去世后,三国时期就暂时告别了金戈铁马,进入到了“休养生息”的时刻,那么如魏延这类人还需要吗?不需要了!可惜,魏延却未能看清,故而才遭此横祸!
在说魏延的死因之前,咱们先来看看魏延其人。魏延是蜀汉的名将,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刘备派魏延戍守汉中,他没有辜负刘备的希望,将其打造成为了牢不可破的堡垒。他建立的这套防御体系让姜维等继任者受益匪浅。 了解完魏延的生平,咱们再来看看他的死因。
|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诸葛亮在死前颁布密令,让蜀军退兵,同时让魏延断后。诸葛亮非常了解魏延,他知道魏延可能会拒绝,所以他给出的方案是如果魏延拒绝,那么杨仪就直接带着军队离开。
|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
果不其然,魏延在得知这件事之后非常的生气。他觉得北伐是国策,不应该因为某个人的死亡就在此中止。面对当下的情况,魏延的选择并不是和杨仪他们理论,而是作了个大死,直接带兵将大军撤退的栈道给烧了。
杨仪是遵照诸葛亮生前的指示行事,他本就是占理的那一方。魏延这时候作死把栈道给烧了,那么他在这件事上就更加理亏了。魏延当时应该只是一时冲动,但他不知道就是这一时冲动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杨仪和魏延同时向刘禅告发对方谋反。面对这种情况,刘禅是一脸懵逼,于是请教蒋琬和董允。
有趣的是,面对这种扑朔迷离的情况,蒋琬和董允的回答非常一致,他们同时怀疑魏延是说谎的那一方。
其实这不难理解,毕竟魏延是武将,杨仪是文臣,历史上谋反的文臣屈指可数,大多都是武将乱政。而且魏延为人非常的骄横,不会为人处世之道,自然没有愿意帮他说话。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王平遵照刘禅的指令赶到前线,详细了解完这件事之后,怒斥魏延,说他在诸葛亮没有去世多久就搞事情,胆子实在是太大了。魏延的手下因为他理亏,所以四散逃跑。
而面对这种情况,魏延选择逃跑,而杨仪则是派马岱追杀。马岱在追到魏延后后果断结果了他的性命。
王平的这句话点明了魏延之死的核心原因。魏延的行为胆大妄为,但念在他之前的功劳和他对蜀汉并无歹心的份上,他其实可以不死。
但当时魏延搞事的时间点非常敏感,在诸葛亮死后军中本就人心惶惶,魏延的行为更是助长了这种风气,所以魏延必死。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国演义》当中,魏延曾经有投奔曹魏的想法,但是在更注重史实的《三国志》一书当中,魏延哪怕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都没有想要舍弃蜀汉。
魏延的行为虽然有错,但蜀汉一代名将陨落在了内斗当中,这不免让人唏嘘感叹。魏延的死也是让本就风雨飘摇的蜀汉变得摇摇欲坠。
推荐于2018-01-05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梦到自己头上生角,问占梦人赵直,赵直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退后却对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后来诸葛亮于五丈原病危时,与杨仪、费祎、姜维商讨退军事宜,决议由魏延断后,但同时也担心魏延抗命,所以也决议如果魏延抗命的话,就自行引军撤退,让形势上等同强迫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掌握军权,秘不发丧,并命费祎去试探魏延。魏延既不满北伐又告中断,更愤恨竟然要听命于政敌杨仪作断后将,所以强留费祎共谋夺取兵权。费祎佯装附和,并骗魏延要回营押解杨仪为首的一干文吏过来,遂得逃出回报。魏延派人查探大营,发现大军正在做撤退准备。魏延发觉自己被强迫断后后勃然大怒,抢先领军急退,并烧毁沿途阁道。此时杨魏两人皆飞檄告状,指控对方谋反。后主刘禅问留守的蒋琬和董允该信何人,蒋董两人都怀疑魏延。魏延先抵达南谷口,准备回击随后而来的杨仪。杨仪命王平在前防御,王平对魏延大骂:“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兵士认为魏延理亏,不愿为其效力,军队溃败,魏延于是带着儿子数人逃往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杀魏延,带回其首级,并夷其三族。杨仪踏着魏延的断头羞辱,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
《三国志》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以上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本传的记载,不过据裴注引《魏略》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比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