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一共有几章

 我来答
金融思维17
2022-11-06 · TA获得超过121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7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0.5万
展开全部

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一共有几章

第一章 资产
第二章 负债
第三章 所有者权益
第四章 收入
第五章 费用
第六章 利润
第七章 财务报告
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基础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分几章是

2010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分11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产品成本核算、产品成本计算与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管理基础
敏学远端教育网

2011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共有多少章啊?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资产
第三章 负债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六章 财务报表
第七章 成本核算
你可以去百度文库下载电子书,,搜寻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就有了
补充回答:要看你哪个省份的,你可以带省份的名字搜寻书籍。其实也差不多的,重在做题

2010初级会计实务教材中的一道例题!!!

1、教材第17页例1-23,为什么题目中的单位都是用“万元”,而答案的单位都是用“元”,是不是应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答:在题目中进行文字叙述时,为了简化就采用“万元”。在具体做分录时,统一使用“元”。当然,也可以统一题目与答案中的单位。
2、教材第29页例1-42中的第1批发货的存货成本=10500*10.75=112875(元),其中10500这个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10500这个数字是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3、教材第32页例1-50 中的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正负号是否有误?
答:没有错误。
4、教材第32页例1-50中的月初计划成本1000000元、成本差异超支30740元、入库计划成本3200000元和成本差异节约200000元,请问这4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这4个数字是举例时给的已知条件,不是计算出来的。
5、教材第39页例1-62中的商品进销差价率=(10+15)/(110+90)*100%=12.5% ,请问这道计算题中的(10+15)这两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答:这两个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期初库存商品进价=110-100=10(万元)
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价=90-75=15(万元)
6、教材第52页例1-79中购入工程物资500000元,支付增值税85000元,所做分录为:借:工程物资 585000 贷:银行存款 585000 请问这个分录包含增值税了吗?
答:包含增值税。
7、教材第74页例2-1(3)中的财务费用如何计算?
答:(3)中的财务费用=120000×4%÷12=400(元)。
8、教材第134页例4-18编制的会计分录(4)中的累计折旧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每月折旧40 000元,自20X1年2月1日购入装置起至20X9年2月1日出售为止,共12×8=96个月,累计折旧40 000×96=3840000(元)。
9、教材第134页例4-18和第152页例6-2中的最终递延收益的账务处理怎么不同呢,如果按例6-2中的处理,那么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在期终时是有余额的,尚末分配的递延收益是否应为3000000-1800000=1200000(元)?
答:应该按例4-18的方法处理,例6-2中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应该是3000000-1800000=1200000(元)。
10、教材第137页例4-23会计分录里的数字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答:每季度收到的的财政贴息=20000000×6%÷4=300000(元)
分配到每月=300000÷3=100000(元)。
11、教材第323页第4行的等式右边第1项A(1+i)是否有误?
答:确实有误,等号右边第一项应为A。
12、材料成本差异如何计算?
答:请参阅教材第32页有关内容。
13、当“现金”和“银行存款”同时在会计分录中体现时,为什么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答:对于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如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取现金,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或者借记“现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因此,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对07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1)

你好。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络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题中提到的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并非是会计向税务处理靠拢的结果,不是因为税务作视同销售处理而会计也随之按销售处理,而是因为该业务已完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所以应当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将会计处理方法理解为是跟随税务处理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同时,将该业务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认定为虚增收入、成本的想法,也是片面的。恰恰是这样的会计处理,更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这也是新旧准则的差异之一。另外,既然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就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
至于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由于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第1、2条),因此,不应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
关于补充问题。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对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付职工薪酬,仍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对于职工福利费(修订后的、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已取消了强制提取职工福利费的做法)等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资料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需要指出的是,该些应付职工薪酬,在新准则下,全部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以全面反映出企业发生的、所有的职工薪酬总额。
关于再次的补充问题。
既然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需要确认销售收入,则必须同时满足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规定的5个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
至于新旧准则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自有其自身的道理,如有兴趣,可系统地学习相关的新准则。可以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实务需要不断地完善,而其中必然的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偏激的“猴论”等类似的想法,无助于对新准则的理解与掌握,也无助于向非专业人士进行会计专业知识及实务工作的介绍与解释。你说呢?
关于补充问题3。
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对于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的这一业务,并不是认为是一种“赠送”行为,也不单纯认为是一种“销售”行为,而是认为是一种“公平交易”或者说“公平购销”业务。在事实上,这种认定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注意,这里的用词是“发给”,而不是“赠送”)职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偿,恰恰相反是有偿的。职工就业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了职业劳务,理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而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也是劳动报酬的有机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如果某个自然人不是企业的职工(比如,一般的自然人顾客),没有为企业提供任何职业劳务,试问,作为独立经营并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在一般情况下,是否愿意向该自然人无偿“赠送”自产的产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应当被认定为是一种劳动报酬的支付,是一种有偿的交易行为。
既然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被认定为是一种劳动报酬的支付,那么,从职工角度来说,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职业劳务的供应者),其获得的实物价值理应以市场上购买同样的产品的价格来衡量,否则,其付出的劳动与其获得的报酬就是不等价的。由此,企业获得的职工的职业劳务而需付出的该部分成本,也就是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所以说,企业将自产产品发给职工作为职工薪酬的这一业务,应当理解为“公平交易”业务,一方面,企业向职工“销售”企业自产的产品。另一方面,企业等价“采购”职工的职业劳务。这种交易与一般交易相比,只是没有现金的参与,但实质上还是“销售”与“采购”业务。
另外,即使依照你的“赠送”理解,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下,“赠送”自产产品,也一样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之后再做赠送的会计处理。
需要提醒的是,新准则与原准则(制度)相比较,新准则已经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指导会计实务工作的体系,是一个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下的准则体系,在会计理念等方面较之以往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会计人员系统地学习新准则,熟悉掌握其根本性的会计处理理念,从而应对、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过去的那种每出现一个新业务,由 *** 主管部门释出一个专门的会计处理规定,再由企业或会计人员“依葫芦画瓢”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要求企业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会计人员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初级会计实务教材思考题答案

好像没有啊!

对07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3)

你好。
所谓的“计算现金折扣时需考虑增值税”是指在计算实际享受到的现金折扣时,相关的增值税额也一并享受现金折扣。并非是指在享受现金折扣时需进行进项转出处理。
至于为什么要注明此句话,原因在于我国的增值税实行的是价外税,严格地讲,增值税税款属于国家所有,是不参与现金折扣计算的(现行税法中相关税务处理亦是)。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物价体系仍然采用的是价内税模式,或者说日常所说的货款均是包括增值税的,因此,在计算现金折扣时,通常是以含税价格为基础计算(税款的折扣部分,由销售方自行承担)。因此,也就导致教材中必须注明现金折扣计算的基础,即“计算现金折扣时需考虑增值税”。

对07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2)

你好。
关于养老保险费的性质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属于企业因雇用劳动力而需按国家规定支付的“统筹”性质的费用,究其实质来讲,属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属于职工薪酬范围。而该些费用并未支付职工,并不能否定该些费用属于劳动报酬、职工薪酬的性质。因此,新准则下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不存在题中“不符合事情客观情况”的说法。
关于职工无偿使用企业租赁房屋的问题。企业之所以愿意租赁房屋供职工无偿使用,其根本原因在于职工为企业提供了劳务,也就是说,企业为此租赁房屋所支付的租金,属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属于职工薪酬范围,因此,也应当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至于会计处理方面,较原准则(制度)比,确实增加了一笔分录,但分录编制思路依然是清晰的,即:
1、预付数月的房租
借:预付账款(或:待摊费用,下同)
贷:银行存款 等科目
2、确认当月应承担的房租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预付账款
编制该分录时,无需考虑使用房屋的职工的部门(车间)隶属,即无需考虑租金费用应当记入何种成本费用,只需根据该房租属于职工薪酬这一事实,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即可。
3、确认当月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按照职工薪酬(包括上述房租)的受益物件,将其分别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中。
另外,“今年的教材做了如此的变动”,其原因在于06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原企业会计准则(制度)(2005前)为准,而07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为准,新准则是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性趋同下的一个准则,与原准则(制度)相比,是有较大差异的。今后,除小企业以外,全面执行新准则体系是必然的趋势,因此,财政部决定,07年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为准。

对07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怀疑(5)

你好。
以题中提供的相关资讯来看,题中:
1、教材之所以将加工完成收回用于连续生产的商品计入“库存商品”科目,其原因在于原材料包含的半成品指的是外购半成品,而委托加工收回的半成品相对于外购半成品而言属于自制半成品,因此以计入“库存商品”科目为妥。当然,实务中,根据具体情况,题中情形确实也能够计入“原材料”科目,但这并不能说明教材的会计处理是完全错误的。
2、至于计划成本(非销售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确有不妥,但联络到存货计入了“库存商品”科目,该差额也不应当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而应当记入“产品成本差异”科目。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参加考试的人员,应试时,如果出现类似题目,建议还是按照教材上的处理方法(即使是错误的)进行解答为妥。另外,对于教材上出现的争议问题,根据惯例,一般在考试出题时会有意回避,或者在考试前通过适当形式对教材进行勘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