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少云的故事200字

不要简介,也不要废话,一定要200字到300字... 不要简介,也不要废话,一定要200字到300字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10-13
展开全部
  少云(1926-1952)出年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穷
  人当炮灰。邱少云就是在老板的出卖、被强迫捆邦拉去当了壮丁。
  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火烧邱少云)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
  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要使几百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确实任务是艰巨的,困难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刻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代表着祖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
  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主动机敏,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邱少云怀着对敌人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人党申请书。他写着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
  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邱少云看到还在准备顽抗的敌人,心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他瞪
  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和他的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
  邱少云和战友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他们继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地里。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年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
  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机密就会暴露,情况就会很严重。这一切,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灭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了内心的高兴。
  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想到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伏在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
  在邱少云的后边,有一条小水沟,此时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还是可以把火扑灭的。但是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象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同志们眼看着烈火在吞噬着自己的战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几次想站起来,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邱少云和战友们深深懂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将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牢记着部队首长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还是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牲。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同志们怀着满腔复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云同志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邱少云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我国已故的著名女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烈士,乃大英雄。”他那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50年代起就广为传扬,威振四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层出不穷、雷锋、王杰……,特别是在98年的抗洪救灾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的财产,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为党和人民又立了新功。
  邱少云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邱少云烈士永垂不朽!
wycwsjs
2010-09-24 · TA获得超过1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书摘 凌云梦 1931年的铜梁邱家湾,秋色正浓。因为邱少云的降生,这个不算大的山村比平时增添了不少喜气。街坊四邻出出进进在邱家的小院,或提一篮鸡蛋;或端一筐红枣,向孩子的父亲邱炳荣道着喜;向孩子的母亲阿美给予美好的语言抚慰。 初为人母的阿美,将孱弱的身子斜依在迭起的被褥上,虽然周身还没有隐退去因生产而遭受到的那种撕心揪肠的痛苦,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甜笑。初为人父的邱炳荣,虽然是连夜从百里之外的江边赶来,一夜未曾合眼,但周身却充满了兴奋。不断向来贺喜的父老乡亲递烟、点火、端茶;等众人慢慢地散去,邱炳荣望着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他的内心涌起一股爱怜和敬意。 邱炳荣不会忘记爷爷邱长顺,老人死去后,邱家是怎样的一副衰败的景象:土地被霸占,全村人竞全都在自己亲手开垦的土地上,做了人家的佃户。他的母亲早丧,父亲为了给邱家留下一根弱苗,只好忍气吞声在土地上默默地劳作。 这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家中遭受了如此的变故后,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他多愁善感而又头脑清楚,他看清楚了周围世界的无边黑暗,但也由此断定,自己一生也难以走出茫茫苦海;于是他像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农民一样,将自己甚至家人都无奈地付之于命运这条飘渺不定的船上。他是一个孝子,可是每当想起自己父亲邱长顺老人的义烈之死,在泣血锥心之际,很少有豪侠悲壮之气荡漾于胸,反而更多的却是悲哀凄凉永无宁日的压抑和凄惶。他唯一能够坚定不移做到的就是呵护好自己的儿子;能够
使邱家香烟得以延续的邱少云。 当然,他这样做的目的并没有时下父母望子成龙的奢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后代繁衍的义务;他不会忘记父亲临行时,让乡亲们把自己说成是孤寡老人的深刻含义。他要完成老人交给自己的任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更何况,这也应是临危授命啊!尽管这种努力充其量也就是让这个乌烟瘴气的社会,再增添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受苦人。朝好的一方面来想,那也就是完成:放羊、盖房、种地、娶媳妇、过日月,生孩子……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无限轮回罢了。 也许是应了“隔代遗传”的说法吧?邱少云的父亲邱炳荣虽然自幼几乎完全笼罩在忧郁、悲伤、封闭的家庭氛围里,但他却并没有被修剪掉作为邱家之后的凛然之气,20多岁就成了一条钢骨铮铮的汉子了。他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很快就在方圆左右有了点小小的名气。 儿大不由爷,小苗长成了大树。邱少云的爷爷无可奈何了。望着高大伟岸的儿子,他更多了些担忧、害怕。因为,昨天父亲的鲜血一直没有在他的记忆里干涸。他想:也许就在哪一天的那一个突然的时刻;历史的悲剧就会重演。邱家就会一蹶不振,从此跌入万劫不复之境。 其实,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老人的这种想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庸人自扰:官、匪、兵、贼,有哪一样不是害人的东西。 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他忧郁着、沉闷着。终于,他
想起一个能使儿子收心的办法:娶媳妇。男人要是没有女人管着,就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于是,在邱家湾一个晴朗的日子,邱少云的母亲像山里其他所有出嫁的女孩一样,被蒙上红红的盖头,一顶花轿,几件简单的嫁妆被邱炳荣娶回了邱家。 可是,结婚的喜庆并没有抵挡住如狼的灾荒。就在这一年,一连数月的春旱,夏季颗粒无收。接着,正当种秋的时候又是大旱,整个暑天烈日蒸腾,赤地千里。老天似乎要刻意灭绝人类,这里是山地,受灾更甚。农民的日子是土里刨食的营生;官剥、贼偷、匪抢。就是在正常年景也只能是勉强糊口,每到春荒不接也要吃糠咽菜才能对付。这可是一年没收啊!望着才娶过门来的儿媳妇,瘦的皮包骨头的样子,老人的目光呆滞了。看一看缸底几乎可以按颗粒计数的粮食,老人的行为异常了。他有时跑到祖坟前一口气待上半天;有时又在家里,东张西望却又毫无目的无端的寻觅。终于,他在祖坟前的树权上栓上打好活扣的绳子…… 邱少云的爷爷走了,像一棵被风霜雨雪肆虐蹂躏枯萎的小草,终于回归了泥土。 对于老人作出这样的选择时的想法,我们已无从知晓;这位在生活的重压下性情懦弱的老人,是想要快点投入父亲那山岳一样的怀抱?是要快点给过世的妻子倾诉自己一生太多的苦难?还是要以此来省下几口有限的粮食,让儿媳枯黄的小脸增添几丝红韵……可是有一点应该是很清楚的,那就是穷苦、已经穷苦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邱炳荣恨透了自己,堂堂七尺男儿竟然挣不了养家的粮食。爹的死无疑在他的心里划下了一道带血的伤痕。他要挣扎,要为妻子和即将出生的孩子找出一条能活下去的路来。于是,他痛下决心,抛下怀有身孕的妻子,毅然离家出走,到江上当了一名船工。 当时在四川境内,江河纵横,长江、岷江、嘉陵江、青衣江、渠江、沱江、赤水河、大渡河等,交通闭塞,人们运送物资就靠这些天然的水道。但是,这些水道大都是山高岭峻,险象环生的复杂地带,而从事这样工作的船工的苦累自不必说,且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有人把船工叫成是:“死了没埋”的人。对于这样的形容猛一听,好像还有夸张之嫌。可是你只要稍一琢磨,就能品出其所包含的苦辣酸辛来。实际上,那时候的船工随时都在面临着死亡。好好的一条壮汉,转瞬间就可能被无情的浪头所吞没,往往连尸体都无法找到,岂不是死了没埋怎地?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gxl_123
2010-09-24 · TA获得超过86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5万
展开全部
到百科查一下吧,免得侵犯了别人版权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