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中国”。
“中华”,即中国、华夏的意思。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相对于敌人而言。在当代中国,凡是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范围,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共和”一词的英语republic来自于拉丁语respublica(意为人民的公共事务)。
共和一般包含共同享有权力、共同治理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共和的权力主体包含的范围不同。现代意义上的共和,强调所有公民参与国家的法律制定,政策制定和执行,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比如公民表决、代议制等。
扩展资料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9月30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产生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其他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4-11-24 广告
“中国”二字,最早来自于对夏朝描述的文献记载,而目前出土的西周何尊青铜器,其铭文中有“宅兹中国”,是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考古实物及文字记录。 “中国”一词,最初并不是国家或者地理的概念。“中国”,最早是国家治理的概念。天子之国自居于天地之中,是以我为主,以我为尊,天大地大,天子最大,以天子为中,以天子国为中央之国。天子中央之国,群领其他华夏族后裔诸夏之国,威镇番外夷国。古代夏商周开始,就始称“中国”,是泱泱中央之国,王权国家,天子之国自居于天地之中,诸夏等诸侯藩国围守在外,四夷等外族国居于中国外围四边偏僻荒野之地,迁凶族于诸夏国与夷国之间,“以华变夷”,用文明同化野蛮,用先进统领落后。“裔不谋夏,夷不犯华”,这,就是最初的“中国”。而后,“中国”又特指天子所居之国,“首都”,“宅兹中国”。又特指中原国家,国家概念。又特指中原,洛阳为中央的地理概念。又特指中华彊域。又特指中华民国。又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有意思的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家也自称“中国”,接受了天子中央之国的国家治理概念,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北魏、前秦、辽国、金国、大理国等。现在来看“中国”,原来远不是当年的“华夷之辩”!“中国”,是最早的多民族国家治理概念!原来,我们的祖先,当年也曾遇到多民族问题,我们的祖先,是如此的聪明!“中国”,就是中央大一统的思想原型,代表以文明为核心的广域认同。先有思想,统一了思想,后才有夏朝的大一统,秦朝的大一统,甚至是少数民族匈奴的大一统。“中国”,对于我们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就是繁荣稳定,就是国家自信,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都有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何尊”尊内底部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段铭文是讲周成王继承周武王的遗志,在中原地区建造东都雒邑的故事。
“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禀(逢)王礼福,自(躬亲)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勋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咸诰。何赐贝卅朋,用作庾公宝尊彝。唯王五祀”
“宅兹中国”其中的“宅”是居住的意思,“兹”是这里的意思。大意便是武王在攻克商朝首都后表明“我现在占有了中国,准备把它当做自己的家,并且统治那里的民众”。
铭文中的“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国之中央,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便把自己居住的区域所视为“天下之中”,而称他族居住的区域称为东、南、西、北四方。这里“中国”二字虽然不是具体的国名,但其中蕴含的气度与威仪让人荡气回肠。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中”本来是一面特殊的大旗,是商朝人为召集他的部队和民众集合用的标志。由于集合时这面旗帜总是处于中间,以后就衍生出中心、中央、最重要的等意义。
“国”(繁体写成国)也是一个象形文字。中间的口表示人,有几个口就是几个人,所以称为人口。口下面的一横杠表示一片土地,无论生活或生产都离不开自己的土地,所以还得有人拿着戈守卫。为了更安全,需要在四周筑上一道城墙。所以国实际上是有围墙围起来的,有人守卫一个居民点,一个聚落,一座城,古代又称国。
商与西周的国都很多,春秋初期还有1000多个。“中国”的含义就是在很多国里,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这就是中国只有最高的统治者,比如说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他们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中国”是天子所在的国。
这里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泛指的国家政体不同。这里所谓的“中国”,是“天下的中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中央”不单单指地理意义上的中央,也是指文明意义的中央。也就是说,文明与野蛮是不一样的,人类共同体追求的是文明的最高水准。而这文明最高水准的地方,古人称之为“中国”。
西周早期就定义了古代对于“中国”的理解,他们认为的“文明最高水准”之地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应该是指现今中原地区、河南一带。
后来成王建都、平王东迁,将此地区逐渐拉大,直至秦始皇秦政横扫山东六国,之后的强汉再次征伐,将此“文明最高水准”扩展到一个“东方帝国”。之后历朝历代,都以“文明最高水准”自居。
但到了东周时天子的地位名存实亡,各诸侯国间相互吞并,国的数量越来越少,国土却越来越大。到战国后期,只剩下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和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也自称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