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德字是什么意思

 我来答
科技新一17
2022-11-16 · TA获得超过18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5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4万
展开全部
问题一:道德一词的来源及含义? 道德一词中的“道”字晚出于“德”字,最早见于《尚书??虞书??大禹谟》,文中出现了四个“道”字,一见于“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虬傩找炯褐欲。”意思是:“不要违背规律来求得民众的赞誉,不要违背民众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二见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人的心是危险的,规律是幽微的,必须一心一意精研幽微的规律,诚心诚意执行其中庸之道,(才能使社会安定,天下太平)。”三见于“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意思是“愚蠢的三苗部族,已经昏迷于心,很不恭敬,对我们侮辱轻慢,狂妄自大,违反规律,败坏德行。”四见于“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自满招致损害,谦虚接受裨益,这是上天的规律。”学者们一般都把以上这几个“道”字都解释为现代汉语的“规律”的意思。  《尚书??虞书??大禹谟》中“反道败德”一语,已有将道、德二字连用的苗头。后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则多处将道、德二字并提,如“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二字正式的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定义:分析道德一词的来源,可知道德一词的德是源于道之德, 道具有必然性,德只有应然性。道德就是根据必然的善恶标准而获得的正当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人们的个体行为,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 。

问题二:文言文“道德”二字的含义 文言文中道与德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词语。
按照《道德经》的解释。“道”是万物万法之源,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也是道的体现,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
后来,道德这个词才有了现在的含义。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问题三:“德”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它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德”字最初意义是对祖先神的祭祀。在甲骨文中形如一个人瞪着敬畏的眼睛。当周革殷命,德移鼎迁,周人在“天命靡常”的忧患中反思,于是“德”的形义产生变化:金文在甲骨文的形符上增加了一个表意的“心”符。这样,“德”就不单单是一个外在的行为,更是行为所依据的内心准则。或者说,值得敬畏的,除了祖先、天地、神灵,还有心中之德。诚如德国哲人康德所言:“有两种事物,我们愈是沉思,愈感到它们的崇高与神圣,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中国人自古尚德。儒家传统,一个“君子”,必须具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种修养。《左传》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文章千古事,功业万年长,然与“立德”相较,皆为其次。孔子半生困厄,周游奔走,道不见用,志不得伸,然其精神已化作巍巍泰山,浩浩黄河,寿比天地,辉映日月。孔子何能?孔子立德!
《说文解字》如此释“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清代学者朱骏声说:“外得于人者,恩惠之德;内得于己者,道德之德。”可见“德”有内外,对己为内,对人为外。内者,修身养性,自我提升,此乃“道德之德”;外者,受他人道德力量影响,见贤思齐,或者以道德力量去影响他人,春风化雨,此乃“恩惠之德”。为师之人,当以“道德之德”完善自己,以“恩惠之德”施以学生。不但传授经验知识,更要将其化作学生内在德性。
《诗经・小雅》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司马迁借此以赞孔子之德。这是为师的最高境界。正所谓: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为师以德,山高水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