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中的翻译

 我来答
可可雾雾
2022-10-10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40
展开全部
我很小时就非常爱学习。因为家中穷,没法靠家人得到书来看,只能向藏书的人家借他们暂时不看的,自己动手抄然后慢慢看自己的抄本。我总按最快能抄完的时间还,免得人家担心借出久了损坏。即便到了大寒节气,砚中墨水冻成了冰,手指僵硬不能屈伸,我都不敢懈怠。抄完后,赶快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还期一点点。因此大多情况下我求借时人们愿意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遍各类书籍。二十岁后,更加仰慕圣贤学说中精妙细微的地方,又苦于不能与名气大的老师和学子交往,最远曾慕名走到百里外,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态度对所有求学者都很严厉。我站着学生中等待机会,一旦有机会 ,马上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提出不懂的地方,询问道理所在;有时遭到他的呵斥,我只能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回嘴解释;等到他心情好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不聪明,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为了体面好鞋子舍不得穿着走路挂到身上,穿着破袜子草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冬天快要结束时冷风最为强劲,大雪深达几尺,脚和手上皮肤受冻裂开小口子都没有注意。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最普通的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璎珞、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佩,左边佩戴着工具小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壁画上的神人;我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

如今我虽已步入老龄,学问却没有什么独家成就,但所幸还是可以和所谓的君子待在一起,接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下也开始有人不适当地称颂我的姓名作为贤达的代表,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伙食,父母每年给准备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坐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诵读经书,没有奔波的辛苦;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所有询问都有答案,所有求教都有收获了;但凡应该收集准备好的书目,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手工抄录,从别人处借来才能看。他们中如果学业有不精通的,品德有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这样的条件都学不出来难道可以埋怨别人吗?

东阳的年轻人马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挺多人都说他人挺好。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见面前的拜礼,我看文辞挺通顺;同他讨论辩难书中的章句,他言语温且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可以说我勉励同乡后辈努力学习,争取学业有成就是我的愿望;诋毁我夸耀自己运气好而在同乡前傲娇的,肯定不是我的朋友。
小溪趣谈电子数码
高粉答主

2022-09-25 · 专注解答各类电子数码疑问
小溪趣谈电子数码
采纳数:2103 获赞数:58488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翻译:他们学业没有精通,没有养成良好的品德,不是天赋或资质不好,就是用心没有我这样专一。

一、出处

出自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赏析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宋濂送给他的同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文章。文中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这种认识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送东阳马生序》创作于公元1378年,即明洪武十一年。宋濂在1377年告老还乡后,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他,于是宋濂写了这篇序,鼓励晚辈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作者简介

宋濂,生于公元1310年,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主要作品有你《宋学士全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送东阳马生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