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历史题目,急!!!!!

材料一此次战事,实为李鸿章因循急驰所酿成。当日若从汪凤藻、袁世凯、叶志超益师之请,豫先进兵,何至险要为倭所据、韩王为倭所虏,使敌人看着占先而我兵无可进之路?……获敌奸细,... 材料一 此次战事,实为李鸿章因循急驰所酿成。当日若从汪凤藻、袁世凯、叶志超益师之请,豫先进兵,何至险要为倭所据、韩王为倭所虏,使敌人看着占先而我兵无可进之路?……

获敌奸细,不加穷究,且欲纵之。知敌装煤米,不复过问。……平壤顿兵(顿兵,屯驻军队。),该督(指李鸿章)不令攻打,显违诏旨,无复人心。

当来奉战谕旨之先,欲请俄人打倭(倭,指日本。),计不遂,又欲请英人打倭,计又不遂。……该督挟有欲和之意,以奉旨严切,未敢公然出口,而其心实无战志,故借口兵轮少,又增买舟舰,以缓我师。……平壤业已逾万余人,何至不可一战?乃计不出此,该督胸有欲和之见存也。

——余联沅《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材料二 方倭事初起,中外论者,皆轻视东洋小国,以为不足深忧……。倭人于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制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至陆路交锋,任人专用新式快枪快炮,精而且多,较中国数年前所购旧式者尤能灵捷及远。此次平壤各军,倭以数倍之众,布满前后,分道猛扑,遂至不支,固由众寡之不敌,亦由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战败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

(2)你赞成哪种分析?你能否运用学过的史实批判你不赞成的那种分析?
展开
 我来答
锻造疯子
2010-09-24 · TA获得超过109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94万
展开全部
1。材料一,对于战败的原因,归结于李鸿章避战求和,明明有很好的机会,却丢失战机,在朝鲜的时候,占据优势,却避而不战,导致失败。
材料二,战败的原因在于敌人太过于强大。敌人战斗力强,武器先进,倾全国之力,备战,而我们一方以兵力又少,在这些不利因素下战败情有可原,并不是战阵不力。
2。赞成材料一的分析。
李鸿章的说法把原因都归结于日 本人的强大。诚然,日本强归强,但因知当时的中国海军在亚洲的第一的,武器虽落后于日本。但是战斗力还是不错的。李鸿章为了本集团的利益,为保存实力,以敌人强大而不战的原因是不合理的。虽说李鸿章是迎和上意,避战求和,但不免有私心在其中。打都不大就知道一定会输,未免太过于懦弱。
清心雪吟
2010-09-24 · TA获得超过14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5万
展开全部
材料一说失败是因为李鸿章的闭门不出,材料二认为是器物不如西洋所导致的.
你赞成哪种?看楼主吧.不过一般来说应当赞同第一种,批判第二种以洋务运动的失败标志作为批判史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