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区别是什么?

 我来答
鱼仔儿卡卡
2023-01-21 · TA获得超过169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12
采纳率:22%
帮助的人:201万
展开全部
尚书省:今天的各个部,如公安部,财政部等等,只是主管一个部门的。
中书省: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及副总理,总理办公会议,中央决策的。
门下省:相当于国务院的办公厅,发文,上传下达的作用。
中书省除为决策机构外,还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
在腹里地区以外,在全国各地设置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初为中书省派出机构,掌管所辖地区内的军政事务,"行中书省"概念其后发展成为省级地方政府。
另外,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书这个概念,大概在汉朝或者以前就有了。开始是类似于黄门的宦官官职,后来渐渐才有士人担任,是负责把皇帝的旨意传达出来的人。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出现了三省六部,即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由于霍光专政,在汉朝,必须加录尚书事,才是真丞相。隋唐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控制相权,所以开始淡化尚书省的作用,力推中书和门下两省。唐朝最为典型,自东汉以来,只有乱世和元朝,以及明初的时候短暂有“丞相”这一称号,剩下的时候只有真丞相,而没有丞相(宰相)的官位。唐朝的真丞相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见唐朝推中书、门下,削弱尚书的决心。
中书省每个朝代的作用不太相同,大概就是发布政令,传达圣旨这么个作用。
到了元朝,一度恢复尚书省而废中书省。元朝已经并非三省了,实际行使权力的只有中书(尚书)和门下两省。尚书省时废时立,即使存在,也干的是中书省应该干的事情,只是名字不同。
行中书省,也叫做行省,是元朝的首创,也是今天省的雏形。也就是说,行省是地方机构。元朝有6-10个行省,还有隶属于中样的中书省,相当于后来的直隶或者直辖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