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媒体
1个回答
2016-03-28
展开全部
一、正确认识媒体、记者及其作用
所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社会的良知或喉舌,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新闻媒体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具有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社会属性,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按产生时间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分为报刊记者、广播电视记者、网络记者。媒体、记者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们表面上应对的是媒体,而媒体背后是公众。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就能引领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树立政府勤政、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有可能推波助澜,使小危机演化为大灾难。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
二、正确认识“应付”与“应对”的不同作用
所谓“应付”就是敷衍了事,将就,凑合。是被动的,是舆情出现后被动的对付;而“应对”是采取措施、对策主动应付出现的一些事情。领导干部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一定要“应对”,绝不能“应付”。应付只能应来危机,应来麻烦;应对则会带来转机,带来机遇,带来民众的理解支持,带来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
三、积极主动,掌握“第一时间发言的艺术”
要努力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提高工作敏锐性,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当地第一媒体传达第一声音。
——对于重要工作安排部署,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可能参与此项工作,应作好舆情风险评估,写好评估方案,做好应对预案。
——对于已明知记者要采访时,最好想尽各种办法提前了解来访媒体、记者的基本情况,关注点、记者采访的兴奋点,做好心理准备,想好应对之策,避免被动接访。
——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应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班子,落实应对方案,明确网络发言人,通过网络发言人第一时间开通官方微博。公布事件真象、已采取措施和即将采取的办法,并且对于事件处理中关节点、网民关注的热点及处理结果即时发布。网络发言人在适当时机应利用网络逐渐转移网民视线,推荐本地特色产业,以达到化解危机,为我所用的目的。
四、摆正位置,坦诚面对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如实向人民讲清发生所经历的事情,报告所采取的措施,反馈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领导干部不能把媒体当成自己的对立面,当成执政党的对立面,当成挑错、添错、找麻烦的对象。错把庸俗的歌功颂德当成“正面报道”,把健康的舆论监督当成“负面报道”,把提出敏感问题的记者当成“敌人”。坦诚相待媒体一定会得到同情、凉解、包容和道义上的支持。
五、个人要襟怀坦白,知无不言,做到口径前后一致
作为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理由害怕群众、隐瞒群众、欺骗群众,除个别涉及法定隐私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要保密外,一般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在应对中特别应注意前后口径的一致,不能今天一种说法,明天一种表述,让记者觉得你是在编故事戏弄他,从而带来危机。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是天底下最通情达理的、最善良的,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天底下最顾全大局的。不能简单地以“顾全大局”为借口,“瞒”、“骗”、“捂”、“拖”,争取主动权是最明智的。
六、勤练内功,积累知识,提高应对艺术
大多数领导干部上任前没有经过应对新闻媒体的专业培训,缺乏面对新闻媒体的启码经验,要么紧张不已,不知所措,要么讳莫如深,惜墨如金,要么三缄其口。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应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信心,掌握应对技巧,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应对艺术。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在媒体眼中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对媒体的影响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和应对艺术,说话才有底气,讲话才有分寸、有分量,媒体和公众才能信服,才能推动实际工作。初次应对记者力求做到:多讲实话,少讲大道理,少来“长、空、假”,多来“短、实、新”。
七、把握“五个度”杜绝“八不要”
领导干部应对记者应把握好“五个度”:(1)把握说话的度,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实事求是;(2)把握职责的度。自己有什么职责,就说什么职责内的话,不能跨越职责乱说话;(3)把握时间和内容的度。什么时间说什么内容,不能越时说内容不相符的话;(4)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要牢记“记者不是上级,也不是下级,不是领导也不是朋友,记者永远是你的挑战者”这句话,保持合适距离;(5)把握自身形象的度。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应得体。得体的打扮能留下很好的印象,生动活泼的语言最容易引起共鸣。
领导干部应杜绝“八不要”:(1)不要说无可奉告。无可奉告等于傲慢、冷漠、胆怯,无可奉告更能引起记者揭秘的心态;(2)不要有对抗心理。阻拦记者摄像拍照,惧接电话,惧回短信(特别是中央媒体记者);(3)不要作报告,念稿子,长篇大论,过多引用单纯数据。要懂得“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美”;(4)不要居高临下,假装幽默。应做到有礼貌而不油滑;(5)不要与记者作无谓的争论。无谓的争论等于虚假的狡辩,体现领导者没有水平没有底气;(6)不要提供你不能够确定的信息;(7)不要上专业课,要深入浅出;(8)不要吹捧上级。
八、把握处理突发事件的“四原则”
(1)明确新闻发言人的原则。危机发生后,各个单位应第一时间指定新闻发言人,并紧紧围绕新闻发言人的周围为他们服好务;(2)“第一时间发言艺术”的原则。做到:快讲早讲,被动讲不如主动讲;别人讲,不如自己讲;外行讲,不如内行讲;(3)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4)权威信息不能缺失,主流媒体不能失语原则。
参考资料:http://lbxld.lsz.gov.cn/show.aspx?cid=8&id=4184
所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社会的良知或喉舌,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新闻媒体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具有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社会属性,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按产生时间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分为报刊记者、广播电视记者、网络记者。媒体、记者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们表面上应对的是媒体,而媒体背后是公众。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就能引领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树立政府勤政、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有可能推波助澜,使小危机演化为大灾难。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
二、正确认识“应付”与“应对”的不同作用
所谓“应付”就是敷衍了事,将就,凑合。是被动的,是舆情出现后被动的对付;而“应对”是采取措施、对策主动应付出现的一些事情。领导干部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一定要“应对”,绝不能“应付”。应付只能应来危机,应来麻烦;应对则会带来转机,带来机遇,带来民众的理解支持,带来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
三、积极主动,掌握“第一时间发言的艺术”
要努力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提高工作敏锐性,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当地第一媒体传达第一声音。
——对于重要工作安排部署,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可能参与此项工作,应作好舆情风险评估,写好评估方案,做好应对预案。
——对于已明知记者要采访时,最好想尽各种办法提前了解来访媒体、记者的基本情况,关注点、记者采访的兴奋点,做好心理准备,想好应对之策,避免被动接访。
——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应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班子,落实应对方案,明确网络发言人,通过网络发言人第一时间开通官方微博。公布事件真象、已采取措施和即将采取的办法,并且对于事件处理中关节点、网民关注的热点及处理结果即时发布。网络发言人在适当时机应利用网络逐渐转移网民视线,推荐本地特色产业,以达到化解危机,为我所用的目的。
四、摆正位置,坦诚面对
领导干部是人民公仆,如实向人民讲清发生所经历的事情,报告所采取的措施,反馈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领导干部不能把媒体当成自己的对立面,当成执政党的对立面,当成挑错、添错、找麻烦的对象。错把庸俗的歌功颂德当成“正面报道”,把健康的舆论监督当成“负面报道”,把提出敏感问题的记者当成“敌人”。坦诚相待媒体一定会得到同情、凉解、包容和道义上的支持。
五、个人要襟怀坦白,知无不言,做到口径前后一致
作为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理由害怕群众、隐瞒群众、欺骗群众,除个别涉及法定隐私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要保密外,一般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在应对中特别应注意前后口径的一致,不能今天一种说法,明天一种表述,让记者觉得你是在编故事戏弄他,从而带来危机。其实,中国的老百姓是天底下最通情达理的、最善良的,中国的新闻媒体是天底下最顾全大局的。不能简单地以“顾全大局”为借口,“瞒”、“骗”、“捂”、“拖”,争取主动权是最明智的。
六、勤练内功,积累知识,提高应对艺术
大多数领导干部上任前没有经过应对新闻媒体的专业培训,缺乏面对新闻媒体的启码经验,要么紧张不已,不知所措,要么讳莫如深,惜墨如金,要么三缄其口。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应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习,积累知识,提高自信心,掌握应对技巧,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应对艺术。政治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在媒体眼中的形象,也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对媒体的影响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政治理论和应对艺术,说话才有底气,讲话才有分寸、有分量,媒体和公众才能信服,才能推动实际工作。初次应对记者力求做到:多讲实话,少讲大道理,少来“长、空、假”,多来“短、实、新”。
七、把握“五个度”杜绝“八不要”
领导干部应对记者应把握好“五个度”:(1)把握说话的度,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实事求是;(2)把握职责的度。自己有什么职责,就说什么职责内的话,不能跨越职责乱说话;(3)把握时间和内容的度。什么时间说什么内容,不能越时说内容不相符的话;(4)把握与媒体距离上的度。要牢记“记者不是上级,也不是下级,不是领导也不是朋友,记者永远是你的挑战者”这句话,保持合适距离;(5)把握自身形象的度。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应得体。得体的打扮能留下很好的印象,生动活泼的语言最容易引起共鸣。
领导干部应杜绝“八不要”:(1)不要说无可奉告。无可奉告等于傲慢、冷漠、胆怯,无可奉告更能引起记者揭秘的心态;(2)不要有对抗心理。阻拦记者摄像拍照,惧接电话,惧回短信(特别是中央媒体记者);(3)不要作报告,念稿子,长篇大论,过多引用单纯数据。要懂得“简洁的语言是智慧的美”;(4)不要居高临下,假装幽默。应做到有礼貌而不油滑;(5)不要与记者作无谓的争论。无谓的争论等于虚假的狡辩,体现领导者没有水平没有底气;(6)不要提供你不能够确定的信息;(7)不要上专业课,要深入浅出;(8)不要吹捧上级。
八、把握处理突发事件的“四原则”
(1)明确新闻发言人的原则。危机发生后,各个单位应第一时间指定新闻发言人,并紧紧围绕新闻发言人的周围为他们服好务;(2)“第一时间发言艺术”的原则。做到:快讲早讲,被动讲不如主动讲;别人讲,不如自己讲;外行讲,不如内行讲;(3)快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4)权威信息不能缺失,主流媒体不能失语原则。
参考资料:http://lbxld.lsz.gov.cn/show.aspx?cid=8&id=4184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朝闻通
2024-09-24 广告
2024-09-24 广告
尊敬的媒体同仁:您好!广州朝闻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我们即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本次活动将发布有关我们最新项目的重要信息,我们相信这一消息对您的读者或观众具有重大意义。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希望您能在活动前向我们提供您所代...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朝闻通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