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碘量法测铜时的原理,加入过量的ki的作用.为什么临近终点还需要加入kscn
碘量法测定铜是基于弱酸性介质中,Cu²⁺与过量KI作用,定量析出I₂,然后用Na₂S₂O₃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₂,从而求出铜的含量。反应式为:2Cu²⁺+ 4I⁻= 2CuI + I₂(1);I₂ + 2S₂O₃²⁻= 2I⁻ + S₄O₆²⁻(2)
在反应式(1)中,加入过量的KI,使反应迅速完成,起着还原剂、沉淀剂、配位剂的作用。在反应式(2)中,由于CuI表面会吸附一些I₂,使得测定的结果偏低。
为此在接近终点时,加入KSCN,使CuI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uSCN,CuSCN吸附I₂的倾向较小,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但KSCN不能加入过早,因为它会还原I₂,使结果偏低。SCN⁻+ 4I₂ + 4H₂O = SO₄²⁻ + 7I⁻+ ICN + 8H⁺
扩展资料
碘量法的影响因素
(1)适用 pH2~9:淀粉指示剂在弱酸介质中最灵敏,pH>9时,I₂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O、IO₃, 而IO、IO₃不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当pH<2时,淀粉易水解成糊精,糊精遇I₂显红色,该显色反应可逆性差。
(2)使用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必须有碘一价负离子的存在,才能遇碘变蓝色;支链淀粉遇碘显紫色,且颜色变化不敏锐。
(3)50%乙醇存在时不变色:醇类的存在降低指示剂的灵敏度,在50%以上的乙醇中,淀粉甚至不与碘发生显色反应。
(4)随着温度的升高,淀粉指示剂变色的灵敏度降低。
(5)大量电解质存在的情况下,也会使其灵敏度降低甚至失效。
(6) 淀粉指示剂最好在用前配制,不宜久存,若在淀粉指示剂中加入少量碘化汞或氯化锌,甘油、甲酰胺等防腐剂,可延长贮存时间。配制时将淀粉混悬液煮至半透明,且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并应迅速冷却至室温。
推荐于2017-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