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组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与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三篇课文及习作4、练习4。
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夜晚的实验》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还是比较难找的;同时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学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会使语文课走样,成为科学课。那么这篇课文如何来教?依我的拙见,就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工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只是起引导、组织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主要以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正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会合作》我认为教学本文可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时可遵循作者的思路,从审题质疑导入,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自读探究。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怎样与他人合作”这一块上。教学的难点我认为是放在如何让学生明理后践行。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逐步学会合作,真正体现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对如何合作有切身的体会。
本次的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因为他们在科学课上做过好多试验,关键在于怎样指导学生把整个实验的过程写具体上下功夫。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感。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4.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5.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一说,并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6.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课文教学点滴建议:
12 夜晚的实验
课前思考: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有关科学实验的小故事。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多次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指出了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界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启示我们科学发现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斯帕拉捷在科学实验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变化,是本文的一条隐线,也是学生情感与认识实现升华的前提。
语文教学在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时,我们要明确两点:一、什么是学生在该阶段语文学习发展所需要的;二、这篇课文所呈现出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是这篇课文教学的的关键所在。那么,这篇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陈述这个事实时,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疑问后,紧接着就在第2自然段里,介绍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实验的全部事实。两段文字之间,恰巧少了进一步提出假设的文字,而这部分文字,作者却用补白的方式放在第三自然段里作了说明。后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假设,作者干脆作了省略处理。作为科学实验,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语言文字的描述,这样的跳跃却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切入点:
《夜晚的实验》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采取了两步走,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训练。在熟读了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完成表格。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
2
3
4
学生了解了斯帕拉捷的实验过程,抓住了几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就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复述引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既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又帮助学生积累范文的语言材料。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在指导过程中,结合课文插图,大胆想象斯帕拉捷实验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特别是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气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那股韧劲。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雷达的广泛用途充实到复述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大胆实验,努力钻研,不断利用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材文本的切入点:当我寻找时,目光停留在课文的几个问句上。全篇的五个问句,三个与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动有关,是斯帕拉捷好奇、奇怪、猜想时出现的问题。一句是设问句,解释斯帕拉捷把蝙蝠眼睛蒙上的理由。还有一句是斯帕拉捷实验成功后引起的人们进一步的思考。这几句问句,与全文中心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本课语文知识点——引号的用法中的两个句子也都可涵盖在内。“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训练点:
1、《夜晚的实验》起因是:
经过是:
根据实验经过,完成下表: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
2
3
4
结果是:
2、斯帕拉捷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疑问,从这些疑问中,我能感受到斯帕拉捷是个 的人。
【拓展·延伸】
1、斯帕拉捷是(国家),他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超声波”;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英国(国家)牛顿,他主要贡献发现了万有引力。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美国(国家)爱迪生,他主要贡献发明了灯泡,在留声机、电报、电影等众多发明。
2仿生学举例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人口的剧增,能源危机,潮汐发电,海水发电站,多种元素的相关资料,海洋的水产等。
题解: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的方法: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就 非常密切”展开教学。课文的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部分{4----8}自然段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我们着重从课文中的这几个句子入手,分析、体会课文的内容。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3)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让学生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然后让他们体会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时让学生知道写说明文时,要注意用上适当的表达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创新与实践
1、请你谈谈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的理解。
附:课后习题5提示:
联系课文第二部分来回答,从海洋为人类提供矿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具体说。
课外拓展:你想象一下,以后的海洋会是怎样的?请用一段话来写清楚。
14 《学会合作》-------课前教学思考
本课是六年级(下)第四主题单元“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参后,形成以下一些粗浅的课前思考:
一、教学的切入口,可让学生抓住第六自然段展开教学。
1、抓住关联词 “不仅……而且……”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2、“不仅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在第一个事例中是乐师共同把乐曲演奏好,各人利用自己的乐器为乐曲的完美呈现尽自己的力。同样的结论在第二个事例中也照样适用。全部安全的逃离房子是他们的“统一目标”;按照安排的位置顺势而出便是“分内之事”。因此一定要讲透第一个事例,让学生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为学生理解作者所举第二个事例的巧妙打好基础。
3、 “要心中想着别人,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在第二个事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这句不只引起下文还富含着另一层内涵: “还”字“也”字清晰地告诉我们第二个事例的功效是双重的。它既是对第一个事例所得结论的有效补充,同时也能自然地生发出第二个事例的结论。并非仅仅是对第四、五自然段的回顾和总结——“不仅”部分是对第一事例的回照,“而且”部分是对第二事例的回照,而是对第二事例两层内涵的完全概括。
第二个实验说的是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实验,来证明他们是否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是否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我设想在课堂上同样也做这个实验。因为我觉得我们教师的目的应该都是一样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那么,又为何不使我们的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二、在学习课文中的例子后,可让学生们谈谈同学之间合作的事例。
三、课后拓展,可先由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的故事、名言,然后回顾《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引入课后第四题,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互助互练,营造氛围,学生展示。演讲结束后,可让学生在欣赏名言中结束本课。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2
2、与他人合作制定本单元复习计划。
五、补充资料:
1、伟人之间的合作: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
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2、动物世界中的合作
文章中关于合作的两点也是我们所应该要具有的。同样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个骆驼刺和蚂蚁的故事。在沙漠地区,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树,它的身上长满刺,因此没有什么动物敢吃它,而骆驼却最喜欢吃了。一天,一群蚂蚁来到这里,它们在骆驼刺身上找到了它们吃的食物。所以,蚂蚁便在它身上栖息了。过了几天,骆驼也来寻食吃,骆驼刚咬了一口,蚂蚁们便发觉了,它们不约而同的爬到了骆驼身上,把它狠狠的咬了几口,骆驼被吓的再也不敢来了。骆驼刺边上什么杂草也没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噢,原来只要杂草一冒出来,就被蚂蚁们咬断了。从此以后,它们还是相互合作,共同繁衍了很多代。
3、请欣赏合作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卢瑟福
习作四的建议:
对高年级阶段写作训练的一些理解:
1、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教材中的第四次写作训练(写一次实验)。按照课前指导的,让学生利用双休日都回家做了实验,然后把过程具体写下来。
2本单元的习作目的:新课标降低写作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重在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3、本单元的习作思考:备课时我们看了教师的用书,然后我们年级组老师思考,感觉到这篇作文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就说实验吧,孩子们虽然做过,可没有记录,也没有写下来。怎么办,没有实践的经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一篇优秀习作的。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介绍了两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去,一个是“纸锅烧水”,另一个是“苏打加醋”的实验,并且要求边观察边作好了记录。观察是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于这一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学生动手写这一篇习作应该不难。至于习作中介绍的蚂蚁实验,学生们有的已经做过。这样一来,我想我们就能够在实验中找到乐趣。
教学这篇习作之前,我们要让学生好好回顾《夜晚的实验》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几个问题:1、实验的原因。你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实验的?(好奇、有趣) 2、实验的过程。分几次实验?(4次)每一次实验你是怎么做的?要抓住实验时蚂蚁的反映(动作)、你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写好(不解、纳闷……)。 3、实验的结果。得出了什么结论。
我想要提高习作的质量关键还是在实验的操作和观察上,为了使实践更富实效得设计一表格,我让学生进行记录:
实验地点:
实验用品:
实验目的:
实验经过:
第一次 目的(怎样想) 过程(怎样做 ) 结论(蚂蚁反应、动作,你怎样想)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结论,感言
4、这次习作的建议:写作源自生活、亲自实践,肯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再说本单元有写作的范例,如《夜晚的实验》、《学会合作》里的小实验的学习,怎样写、写什么,应该不成问题。只有把实验的过程表达清楚,对已经具备较强表达能力的孩子,我们只有指导他们把过程写具体些就行了。
5、指导写这次习作我觉得还有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写清楚实验地点、环境、准备材料、配合伙伴、实验目的要交待清楚。
②写清楚好表示动作的词,力求准确,相同动词不要出现太多。
③写清楚每一步骤都要细细观察,留意颜色、气味、形状等等实验对象或现象的变化,写出来。
④写时适当地穿插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动,伙伴的神态,如一些猜测等。
给同学 :
不管是晴天、阴天、雨天,能见到你的一天,就是晴朗的一天;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六年的感情我无法忘记,因为再我们的周围发生过太多太多,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把它留在记忆的脑海里,永远,永远,不要望记.
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不管未来有多长久,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我们即将步入新的生活,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青春和友谊,用真情去浇灌友谊的花蕾。
几年的同窗,我与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愿你我心灵间的交流,直到永远。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保存着感激,感谢你曾给我那一份深厚的情谊.
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毕业考试过后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而结束了毕业考试也结束了我们美好的初中生活,告别了老师,告别了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同学,真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
放眼望去,此时的校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似乎总是默默地睡着,也许是它也不想与相处了四年的小伙伴分离吧!平日总是坐在树下乘凉,大家在一起畅谈心声,而再次坐到这里的我却显得那样的孤寂与安静,我喜欢这个校园,喜欢它的生机与活力,喜欢它的温馨与和睦,喜欢它的一切一切……
如今我已将要迈出了母校,告别那一切的感动与自豪,我满怀希望地向母校挥手告别,向它郑重地说了一声:珍重,再见!
徐徐的轻风带去了我无尽的思念,温暖的阳光捎去了我无数的祝福。春光可以融化冰雪;冰雪可以带走秋天,但这颗为母校默默祈祷的心,永远驻足在这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一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 .
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 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
. 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从此以后要各奔西东。
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 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追问:
额。。。偶问的是口语交际。。。。。。
追问:
。。。。凑合着过吧。。。。
回答:
未来的书
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男女老少都喜欢读书,未来的书又是怎样的呢?
未来的书只要一本就可以让你读一辈子,上面有童话、作文、漫画、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字典、历史、名著……总之书多得读也读不完。
当你买到一本书的时侯,这本书里有神秘的一页和一枝神秘的笔,神秘的一页是目录,神秘的笔是点击目录用的。
当你想看小学的书时,用神秘的笔在神秘的那页目录上一点,立即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书。
如果你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想听故事你用神秘的笔点一下目录,书就会自己读起故事来,让我们听.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要读下一本书,你点击下一本书的目录就行了。
讲到这里你会问这本书肯定很贵,其实这本书非常便宜,并且它的质量还很好,这本书撕不烂,碰到脏东西它也不会脏。它还会自动变小,可以装到口袋里。
未来的书真是好极了!
小学六年级组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的主题为“探索与发现”,安排了《夜晚的实验》《海洋——21世纪的希望》《学会合作》三篇课文及习作4、练习4。
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夜晚的实验》这样的文章,语言平实,学生一读就懂,在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上还是比较难找的;同时它又是一篇有着科学性的文章,如果上不好,就会使语文课走样,成为科学课。那么这篇课文如何来教?依我的拙见,就是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下工夫。
《海洋——21世纪的希望》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觉,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教师只是起引导、组织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文主要以朗读与感悟相结合,正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学会合作》我认为教学本文可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时可遵循作者的思路,从审题质疑导入,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自读探究。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怎样与他人合作”这一块上。教学的难点我认为是放在如何让学生明理后践行。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逐步学会合作,真正体现生活中处处需要合作,对如何合作有切身的体会。
本次的习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因为他们在科学课上做过好多试验,关键在于怎样指导学生把整个实验的过程写具体上下功夫。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复述等一系列语言训练,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大胆实验、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2.初步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海洋的情感。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4.能按照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5.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一说,并在写作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6.诵读《古今贤文(真理篇)》,帮助学生诵读、感悟并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课文教学点滴建议:
12 夜晚的实验
课前思考:
《夜晚的实验》是一篇有关科学实验的小故事。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夜晚的多次实验,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经过,指出了正是这次实验,引起了科学界对超声波的研究,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享受超声波技术带来的恩惠,启示我们科学发现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斯帕拉捷在科学实验中的情感体验及其变化,是本文的一条隐线,也是学生情感与认识实现升华的前提。
语文教学在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时,我们要明确两点:一、什么是学生在该阶段语文学习发展所需要的;二、这篇课文所呈现出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出的特点”是这篇课文教学的的关键所在。那么,这篇课文在表达这个故事时所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作者在陈述这个事实时,语言组织具有极大的跳跃性和想象空间。如作者第1自然段末引出“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呢”这个疑问后,紧接着就在第2自然段里,介绍了斯帕拉捷第一次实验的全部事实。两段文字之间,恰巧少了进一步提出假设的文字,而这部分文字,作者却用补白的方式放在第三自然段里作了说明。后面的第二次和第四次的实验假设,作者干脆作了省略处理。作为科学实验,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作为语言文字的描述,这样的跳跃却给学生的质疑、思考、探究、创新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语言环境,懂得课后作业中“瞎子”、“穿透”、“听|”等词的意思及其所带引号的用法。
3、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复述课文,感受并学习科学家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大胆实验、潜心研究、遭受失败不气馁、善于反思。不断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切入点:
《夜晚的实验》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将此作为教学的重点。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训练,采取了两步走,就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训练。在熟读了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完成表格。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
2
3
4
学生了解了斯帕拉捷的实验过程,抓住了几次实验的做法和结果,就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把握。复述引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既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又帮助学生积累范文的语言材料。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在指导过程中,结合课文插图,大胆想象斯帕拉捷实验过程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特别是面对一次次失败,不气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那股韧劲。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雷达的广泛用途充实到复述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家大胆实验,努力钻研,不断利用科学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材文本的切入点:当我寻找时,目光停留在课文的几个问句上。全篇的五个问句,三个与斯帕拉捷的心理活动有关,是斯帕拉捷好奇、奇怪、猜想时出现的问题。一句是设问句,解释斯帕拉捷把蝙蝠眼睛蒙上的理由。还有一句是斯帕拉捷实验成功后引起的人们进一步的思考。这几句问句,与全文中心有着极大的关系,而且本课语文知识点——引号的用法中的两个句子也都可涵盖在内。“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训练点:
1、《夜晚的实验》起因是:
经过是:
根据实验经过,完成下表: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1
2
3
4
结果是:
2、斯帕拉捷揭开蝙蝠飞行秘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疑问,从这些疑问中,我能感受到斯帕拉捷是个 的人。
【拓展·延伸】
1、斯帕拉捷是(国家),他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超声波”;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英国(国家)牛顿,他主要贡献发现了万有引力。我们还知道的科学家有美国(国家)爱迪生,他主要贡献发明了灯泡,在留声机、电报、电影等众多发明。
2仿生学举例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人口的剧增,能源危机,潮汐发电,海水发电站,多种元素的相关资料,海洋的水产等。
题解:本文是介绍海洋与人类生活的一篇说明文。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与海洋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的方法: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就 非常密切”展开教学。课文的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部分{4----8}自然段应该成为我们阅读的重点,从中我们将知道人类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使海洋造福于人类。
我们着重从课文中的这几个句子入手,分析、体会课文的内容。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
(2)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3)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作出它的奉献。
让学生发现了这些句子的特点了,然后让他们体会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表达效果,同时让学生知道写说明文时,要注意用上适当的表达方法,使你的文章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创新与实践
1、请你谈谈对"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这句话的理解。
附:课后习题5提示:
联系课文第二部分来回答,从海洋为人类提供矿藏、食品、能量、淡水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具体说。
课外拓展:你想象一下,以后的海洋会是怎样的?请用一段话来写清楚。
14 《学会合作》-------课前教学思考
本课是六年级(下)第四主题单元“探索与发现”中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演讲稿,在认真研读课标和教参后,形成以下一些粗浅的课前思考:
一、教学的切入口,可让学生抓住第六自然段展开教学。
1、抓住关联词 “不仅……而且……”读懂这句话的含义。
2、“不仅有统一的目标,要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在第一个事例中是乐师共同把乐曲演奏好,各人利用自己的乐器为乐曲的完美呈现尽自己的力。同样的结论在第二个事例中也照样适用。全部安全的逃离房子是他们的“统一目标”;按照安排的位置顺势而出便是“分内之事”。因此一定要讲透第一个事例,让学生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为学生理解作者所举第二个事例的巧妙打好基础。
3、 “要心中想着别人,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在第二个事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五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也能说明这个问题。这句不只引起下文还富含着另一层内涵: “还”字“也”字清晰地告诉我们第二个事例的功效是双重的。它既是对第一个事例所得结论的有效补充,同时也能自然地生发出第二个事例的结论。并非仅仅是对第四、五自然段的回顾和总结——“不仅”部分是对第一事例的回照,“而且”部分是对第二事例的回照,而是对第二事例两层内涵的完全概括。
第二个实验说的是一位外国的教育家邀请中国的几个小学生做实验,来证明他们是否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是否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我设想在课堂上同样也做这个实验。因为我觉得我们教师的目的应该都是一样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果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那么,又为何不使我们的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二、在学习课文中的例子后,可让学生们谈谈同学之间合作的事例。
三、课后拓展,可先由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合作的故事、名言,然后回顾《陶校长的演讲》一文,引入课后第四题,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合作的作用,互助互练,营造氛围,学生展示。演讲结束后,可让学生在欣赏名言中结束本课。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2
2、与他人合作制定本单元复习计划。
五、补充资料:
1、伟人之间的合作: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
《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
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2、动物世界中的合作
文章中关于合作的两点也是我们所应该要具有的。同样动物世界中也有一个骆驼刺和蚂蚁的故事。在沙漠地区,长着一种叫骆驼刺的树,它的身上长满刺,因此没有什么动物敢吃它,而骆驼却最喜欢吃了。一天,一群蚂蚁来到这里,它们在骆驼刺身上找到了它们吃的食物。所以,蚂蚁便在它身上栖息了。过了几天,骆驼也来寻食吃,骆驼刚咬了一口,蚂蚁们便发觉了,它们不约而同的爬到了骆驼身上,把它狠狠的咬了几口,骆驼被吓的再也不敢来了。骆驼刺边上什么杂草也没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噢,原来只要杂草一冒出来,就被蚂蚁们咬断了。从此以后,它们还是相互合作,共同繁衍了很多代。
3、请欣赏合作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王杰
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 ——毛泽东
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 ——歌德
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马克思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卢瑟福
习作四的建议:
对高年级阶段写作训练的一些理解:
1、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教材中的第四次写作训练(写一次实验)。按照课前指导的,让学生利用双休日都回家做了实验,然后把过程具体写下来。
2本单元的习作目的:新课标降低写作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重在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3、本单元的习作思考:备课时我们看了教师的用书,然后我们年级组老师思考,感觉到这篇作文并不是那么的简单。就说实验吧,孩子们虽然做过,可没有记录,也没有写下来。怎么办,没有实践的经验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一篇优秀习作的。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介绍了两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去,一个是“纸锅烧水”,另一个是“苏打加醋”的实验,并且要求边观察边作好了记录。观察是我们获取作文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对于这一实验,学生非常感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学生动手写这一篇习作应该不难。至于习作中介绍的蚂蚁实验,学生们有的已经做过。这样一来,我想我们就能够在实验中找到乐趣。
教学这篇习作之前,我们要让学生好好回顾《夜晚的实验》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几个问题:1、实验的原因。你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实验的?(好奇、有趣) 2、实验的过程。分几次实验?(4次)每一次实验你是怎么做的?要抓住实验时蚂蚁的反映(动作)、你自己的心理活动来写好(不解、纳闷……)。 3、实验的结果。得出了什么结论。
我想要提高习作的质量关键还是在实验的操作和观察上,为了使实践更富实效得设计一表格,我让学生进行记录:
实验地点:
实验用品:
实验目的:
实验经过:
第一次 目的(怎样想) 过程(怎样做 ) 结论(蚂蚁反应、动作,你怎样想)
第二次
第三次
实验结论,感言
4、这次习作的建议:写作源自生活、亲自实践,肯定深受学生的喜爱。再说本单元有写作的范例,如《夜晚的实验》、《学会合作》里的小实验的学习,怎样写、写什么,应该不成问题。只有把实验的过程表达清楚,对已经具备较强表达能力的孩子,我们只有指导他们把过程写具体些就行了。
5、指导写这次习作我觉得还有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写清楚实验地点、环境、准备材料、配合伙伴、实验目的要交待清楚。
②写清楚好表示动作的词,力求准确,相同动词不要出现太多。
③写清楚每一步骤都要细细观察,留意颜色、气味、形状等等实验对象或现象的变化,写出来。
④写时适当地穿插一些自己的心理活动,伙伴的神态,如一些猜测等。
给同学 :
不管是晴天、阴天、雨天,能见到你的一天,就是晴朗的一天;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和你在一起的一天,就是美好的一天。
六年的感情我无法忘记,因为再我们的周围发生过太多太多,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把它留在记忆的脑海里,永远,永远,不要望记.
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不管未来有多长久,请珍惜相聚的每一刻;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远的朋友。
我们即将步入新的生活,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所拥有的青春和友谊,用真情去浇灌友谊的花蕾。
几年的同窗,我与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愿你我心灵间的交流,直到永远。
我们不得不分离,轻声地说声再见,心里保存着感激,感谢你曾给我那一份深厚的情谊.
我们匆匆告别,走向各自的远方,没有言语,更没有眼泪,只有永恒的思念和祝福,在彼此的心中发出深沉的共鸣。
毕业考试过后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了,而结束了毕业考试也结束了我们美好的初中生活,告别了老师,告别了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同学,真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
放眼望去,此时的校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笑,似乎总是默默地睡着,也许是它也不想与相处了四年的小伙伴分离吧!平日总是坐在树下乘凉,大家在一起畅谈心声,而再次坐到这里的我却显得那样的孤寂与安静,我喜欢这个校园,喜欢它的生机与活力,喜欢它的温馨与和睦,喜欢它的一切一切……
如今我已将要迈出了母校,告别那一切的感动与自豪,我满怀希望地向母校挥手告别,向它郑重地说了一声:珍重,再见!
徐徐的轻风带去了我无尽的思念,温暖的阳光捎去了我无数的祝福。春光可以融化冰雪;冰雪可以带走秋天,但这颗为母校默默祈祷的心,永远驻足在这里……
我不知道\有多少个星辰醉心其间\挥一挥手\又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人生告别寻常事\真告别时\却又难说再见, .
南风又轻轻地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
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
. 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
. 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从此以后要各奔西东。
柳阴下别百般惆怅,同窗数载少年情长,望征程千种思绪,愿友情化为奋进的力量!
. 我的朋友们,我们要暂时分别了;“珍重珍重”的话,我也不再说了。在这欲去未去的夜色里,努力铸造几颗小晨星;虽然没有多大光明,但也能使那早行的人高兴。
追问:
额。。。偶问的是口语交际。。。。。。
追问:
。。。。凑合着过吧。。。。
回答:
未来的书
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男女老少都喜欢读书,未来的书又是怎样的呢?
未来的书只要一本就可以让你读一辈子,上面有童话、作文、漫画、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字典、历史、名著……总之书多得读也读不完。
当你买到一本书的时侯,这本书里有神秘的一页和一枝神秘的笔,神秘的一页是目录,神秘的笔是点击目录用的。
当你想看小学的书时,用神秘的笔在神秘的那页目录上一点,立即就能找到你想要的书。
如果你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想听故事你用神秘的笔点一下目录,书就会自己读起故事来,让我们听.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要读下一本书,你点击下一本书的目录就行了。
讲到这里你会问这本书肯定很贵,其实这本书非常便宜,并且它的质量还很好,这本书撕不烂,碰到脏东西它也不会脏。它还会自动变小,可以装到口袋里。
未来的书真是好极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