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维教育四年级下册数学第23页答案

华维教育四年级下册数学第23页答案... 华维教育四年级下册数学第23页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6-04-02
展开全部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描述 有以下方案供你参考

(四)年级数学第( 八 )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49 错误率 20% 采集者 马建平 采集
学校 绍兴县华舍蜀阜小学
错题来源 第5单元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题目出处 过关检测 综合 √ 单元 √ 练习课 √
相关知识 三角形的特性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例3)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简述 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相关知识后的一次学习检测中出现的问题
◆典型错题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是10厘米,第二条边长是5厘米,第三条为( )厘米。
错误答案:5厘米。
◆原因分析
1.学生对于双重或多重条件的限制的题目时,他的注意力(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往往只能照顾到一个,思考分析问题缺乏全面性。这里讲等腰三角形,学生往往只注重了等腰,即三角形的两条边要相等,而忽略了“三角形”——即构成三角形的必要条件: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也是小学生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思维不够严谨所致。
2.但令人费解的是,既然注重了等腰这个条件,这些学生为什么不选10厘米呢?我经过访谈后得知:其实学生对于构成三角形的必要条件因为题目中没有明确的提示,是一个隐含条件,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10厘米和5厘米只是任选其一而已。
◆教学建议
1.加强多重条件限制情况下,学生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全面性的训练。
2.教师多设计条件开放题,如条件不足、条件多余、条件隐含,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对是否能构成三角形的必要条件在新授课时,要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使之形成良好的数感。
◆资源链接
一根17厘米长的绳子把它截成三段,可以拼成三角形的,有几种截法,你能写出多少种?(每条边长都是整厘米数)

(四)年级数学第(八)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32 错误率 75% 采集者 韩洪刚 采集
学校 上虞华维文澜小学
错题来源 第5单元 三角形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题目出处 网络作业 综合 √ 单元 √ 练习课
相关知识 三角形的分类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简述 这是第五单元“三角形”网络作业中的一道题。学生之前已掌握了三角形的认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相关知识,已经会用量角器度量“角”。
◆典型错题
题目:判断: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最长边所对的角最大。( )
学生错解:×
◆原因分析
笔者访谈了出现上述错误的几位学生,大部分孩子受“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的负迁移,干扰了对此题的判断,他们误以为“边的长短”与“边所对应角的大小”没有关系,所以想当然地认为此题“错误”。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有:一是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缺乏让孩子对“边的长短”与“所对角的大小”之间关系的感悟,致使大部分学生对此关系理解模糊;二是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缺失,当学生对此题把握不定的时候,缺乏用“作图”的方法帮助理解的习惯。三是教师缺少让孩子对此题与“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的比较和思辨。
◆教学建议
1.加强对比感悟。在三角形分类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对“边”与“所对角”之间的关系对比感悟。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体会到“在同一三角形中,长的边所对的角比较大,短的边所对的角比较小,相同的边所对的角是相等的”这一规律。
2.培养作图习惯。教师指导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当理解此类问题有困难时,要养成先作图,再判断的习惯。
3.重视比较思辨。教师可以将“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与“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最长边所对的角最大”这题放一起,让孩子进行比较思辨,从而使学生对此题的理解走向深入。
◆资源链接
1. 观察发现,下列每个三角形中,哪条边所对的角最大?哪条边所对的角最小?你发现了什么?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相同边所对的角是相同的。对吗?(请画图说明)
( 四 )年级数学第( 八 )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31 错误率 19% 采集者 丁云江
韩洪刚 采集
学校 上虞华维文澜小学
错题来源 第五单元三角形
(人教版)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题目出处 人教版教与学43页 综合 √ 单元 练习课 √
相关知识 三角形的内角和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简述 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个知识后的一个综合性练习,在这题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将两个三角形靠在一起进行求内角度数并进行转换的练习。
◆典型错题
题目: 已知:∠1=37°,∠2=55°,∠3=58°
求:∠4=( ),∠5=( )

学生错解:∠4=67°, ∠5=76°
◆原因分析
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也会做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度数的题目,但是由于这道题的信息比较复杂,不少孩子不知道要求角4和角5的度数,必须先求出一个中间量——角4旁边的一个钝角,从而导致解题的障碍。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平时缺乏对孩子找中间量的训练;二是教材中缺少类似的题目。
◆教学建议
1.弄清解题思路。本题的纠错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解题的思路,要想知道∠4的度数,必须先求出左边三角形中的未知角的大小,而这个角是180°—55°—58°=67°,再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4=180°—67°=113°,而当得到∠4的大小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出35=180°—37°—113°=30°。
2.加强先求中间量问题的训练。可以出示类似的题目,然后让学生根据题目说说,“题目中告诉你什么信息?你还能想到什么?”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孩子根据已有信息解决未知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求“中间量”的能力。
◆资源链接
http://www.ntxsw.cn/article/show.asp?id=782 巧用错误,成就精彩

( 四 )年级数学第( 八 )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44 错误率 26.7% 采集者 朱瑛 采集
学校 东浦镇鲁东完全小学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 题
型 基本 √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题目出处
综合 单元 练习课 √
相关知识 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简述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
◆典型错题: 9.8+6.28=7.26    0.704-0.25=0.679
◆原因分析
教师方面: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都能自己理解并概括出计算小数加减法是时要小数点对齐,且第一课时的练习设计中小数点对齐与末尾对齐基本是一个样,错误很少,老师误认为学生已经真正明白了小数点对齐与末尾对齐的异同。
学生方面:
1.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由于从入学到现在,学生在计算加减法时都是末尾对齐,学生会在计算是习惯性地做成末尾对齐,没有考虑到小数加减法时由于小数位数的不同,末尾对齐反而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了。
2.学习习惯不好,首先缺少好的审题习惯,拿到习题,不认真分析,动笔就做,草草了事。其次缺少估算的验算意识。
教材方面:这题是巩固提升学生的计算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导致了学生看到题目就匆匆去做,以完事为目的。
◆教学建议
1.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小数点对齐”这一算理理解的专题训练,如把小数位数相同与不同的横式改写成竖式,评一评议一议,为什么有的习题是末尾对齐有的就不是了。
2.培养先认真审题,再动笔做题的习惯。
3.加强估算教学,养成用估算来初步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
◆资源链接
( 四 )年级数学第( 八 )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44 错误率 72.7% 采集者 朱瑛 采集
学校 东浦鲁东完小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 题
型 基本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
题目出处 作业本P42每2题 综合 √ 单元 练习课
相关知识 单位名数的转化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简述 这一习题的解答在生活中运用普遍,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及第四单元的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的。习题以填空的方式设计,对这类题的解题策略与解题步骤的掌握有所帮助。对下一节练习课中课本练习十六习题6有铺垫作用。
◆典型错题
2吨35千克+600千克=(2.35)吨+(0.6)吨=(2.95)吨
36千米-8千米564米=(36)千米-(8.564)千米=(28.564)千米
◆原因分析(可以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维度分析)
老师方面:
平时上课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时间短,同伴及与老师互动的评议时间很少,养成学生草草赶作业的坏习惯。对前一单元的单位名数的转化没有达到使每个同学都能正确转化。作业前不加指导。
学生方面:
作业习惯不良,对习题的分析思考不到位,如千克与吨的转化,同一题中前半部分进率是100,后半部分是1000,发下去订正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自己很快找到错误原因,计算马虎,没要求竖式计算很少有同学在竖式计算;缺少自觉验算的意识,有一部分同学发下去订正时还找不到方向,认为自己是对的。在提醒验算与竖式计算的情况下学生才反应过来。
教材方面:
单位名数的转化在第四单元学过,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一知识点较难,既要考虑进率,又要考虑小数点的位置移动方向与位数,还是复名数到单名数,而且又隔了一段时间,今天又是小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建议
1.尽可能地留给学生课堂作业时间,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在作业前稍作指导,特别是单位转化的进率。
3.作为第一课时,可以要求学生竖式计算。
◆资源链接
( 四 )年级数学第( 八 )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44 错误率 43.1% 采集者 朱瑛 采集
学校 东浦镇鲁东完全小学
错题来源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 题
型 基本 √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
题目出处
综合 单元 练习课
相关知识 小数的简便运算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 策略性知识( )
教学简述 以解决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经历交流评判,通过多个有限的简算实例,帮助学生合情推出并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接着选择课本做一做进行基本练习,再通过作业本1的凑数专项练习培养学生的数感与口算能力。最后让学生根据数据特点独立完成作业本3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典型错题
15.49-5.49+4.51   
=15.49-(5.49+4.51)
=15.49-10
=5.49
◆原因分析
1.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看到怎样简便就样算,认为是一定可以简算的,而简算的运算顺序肯定有所变化。况5.49与4.51相加是能凑成10的.
2.学生没有真正透彻地理解运算定律,以凑整为主要目标,不管什么状况,以能凑整了就达到了简算的目的。
3.审题不全面,对加法的凑整比减法敏感等。
◆教学建议
1.加强审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动笔前对习题进行较全面地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的分析。通
过让学生看题说一说议一议怎样计算更简便。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内部的碰撞,培养学生的数感与符号感。
2.分层教学,在计算前先让学生判断,哪些题运用运算规律简便,哪些题按原运算顺序计算合理。
◆资源链接
( 四 )年级数学第( 八 )册学生错例
采集样本 37 错误率 54.05% 采集者 刘云娟 采集
学校 绍兴市昌安实验学校
错题来源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题
型 基本 √ 时
机 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
题目出处 书本 综合 单元 练习课
相关知识 两端都不植树问题 拓展 总复习 复习课
知识属性 陈述性知识( ) 程序性知识( ) 策略性知识( √ )
教学简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是关于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这道题目是课本中的例2是关于不封闭图形中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学生在前面学习中不封闭图形中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而且对于间隔和棵数之间的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这道题目是采用了新课教学前让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所出现的错误。
◆典型错题: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同学们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错解①60÷3+1=21(棵),21×2=42(棵)
错解②60÷3-1=19(棵)
◆原因分析
1. 从学生的角度看:
①学生对于审题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如对于理解两馆间栽树,两端是不能种的,没有考虑到跟前面学过的不封闭图形中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对于小路两旁栽树是要求出一边植树的棵数后还要乘上2也忽视了。
②对于植树问题解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有些孩子对于独立的尝试练习就无从下手,不会思考,也不会借助一定的帮助的方法:如画图等。
2. 从教师的角度看:
对于独立尝试练习的形式是造成学生错误率高的一个原因,同时也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不会用自己的思维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上加强启迪,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也欠加强指导。
◆教学建议
1.对于学生出现的种种错误,教师可以一一罗列在黑板上,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和辨析,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判断。
2.运用画图法,理解和研究根据生活实际确定两端的植树情况、判断间隔数和棵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在一段直路上植树,如果两端都不种,植树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的现象。从而掌握这类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3.通过一些针对性练习,掌握和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资源链接
练习:
①两座楼房之间相距56米,每隔4米栽雪松一棵,一直行能栽多少棵?
②植树节到了,少先队员要在相距72米的两幢楼房之间种8棵杨树。如果两头都不栽,平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米?
③甲、乙两人在长300米的公路两旁栽树,每隔20米栽一棵柳树,在每相邻两棵柳树之间又栽上两棵梧桐树.已知甲比乙多栽树12棵,问甲、乙各栽树多少棵?
附1
四年级下册典型错例大样本调查结果汇总表
不懂追问,望采纳,你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