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年轻人越来越“社恐”?
年轻人越来越"社恐"(社交恐惧症)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社交媒体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更多地依赖于在线交流而不是面对面的社交。这种虚拟社交模式可能导致年轻人缺乏与他人直接交流的机会和经验,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不安和不自在。
竞争压力:现代社会对于年轻人的期望和竞争压力很大,他们可能感到需要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色才能获得认可和成功。这种过高的期望可能导致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
过度依赖技术:年轻人对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可能导致他们对于面对面交流的能力和信心下降。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文字或网络聊天来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对话。
缺乏社交技巧培养:一些年轻人可能缺乏在社交场合中建立关系和沟通的技巧。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指导,或者由于他们在过去的经历中遭受了社交上的负面体验。
忧虑和自尊问题:年轻人可能对他人的评价和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感到担忧。他们可能害怕被拒绝、被嘲笑或被忽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社交活动感到恐惧。
需要指出的是,"社恐"并不一定是所有年轻人的普遍情况,而是一部分人的经历。同时,个人的社交焦虑程度也可能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人的社交恐惧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建议他们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以获得适当的支持和治疗。
聚集、交往是人类活动的常态现象,与人的本能天性、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在科技进步、信息发达的当今社会,年轻人也同样没有泯灭“交往”的欲望,只不过是将这种诉求倾注在了网上、借助于社交软件。一个“加为好友”就可将陌生人拉入朋友圈,能发微信讲的小事就不打电话,能打字说清就不发语音,该参加的婚宴以红包贺喜代替等等,正是这种手机依赖症,让该交际的现实往来变为虚拟。
年轻人热衷线上社交的热闹,非但不能消解“社恐”焦虑,反而会拉大与他人的心理距离。社会心理学家描绘出的“群体性孤独”现象,就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家人在一起不是彼此交心,而是各自在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畅谈,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发言,听众在看新闻头条。
剖析导致年轻人“社恐”心理的成因,或不乏对单调生活经历和简单生活阅历的习惯成自然。比如囿于“自我轴心”式的溺爱成长环境,缺乏对亲戚、邻里关系等传统社会交往的体验,但归根结底却是与对线下社交的自信缺失、胆量缺乏和实践缺位不无关联。
纾解年轻人的“社恐”症,关键还是要靠“自我疗法”。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矫正年轻人的“社恐”心理,还是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社交自信、社交勇气和社交本领。
首先,要消除“恐惧症”。社交不是不敢染指的洪水猛兽,而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常态。回避、抗拒不过是自欺欺人,唯有直面现实和积极参与,才能在社交实践中学会社交,这就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掘自身优势,铭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在人际交往中扬长避短。
其次,要保持平常心。社交是平等交往、诚意交流和坦白做事。要友善地对待别人,多些乐善好施,在帮助他人时忘却自己烦恼、证明自身价值;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一定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