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为什么要投降?
展开全部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早期追随曹操参加关东军,讨伐董卓。后来跻身为曹操五虎将之一,可谓忠心耿耿。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于樊城投降了关羽。之后,一直囚禁于蜀军荆州大牢,直到孙权向魏文帝曹丕称藩,才遣送于禁回魏国。
为什么像于禁这样拥有高资历的老将竟会在关键时刻弃节义不顾而做出投降于敌军的举动?要知道,曹操在早期参加“讨董军”时,手下将领为数不多,尤其是于禁这样的异姓将领极度匮乏。因而,曹操对待于禁不可谓不厚,所加赏赐不可谓不丰。再者经历十几年拼杀,有数次曹操险些一败涂地,但于禁并没有引起背叛之心,甚至流露一丝一毫的不敬。那么,于禁最后投降关羽就不是简单的对于曹魏集团的不满或者说是曹操故意地舍弃能解释得了的。
姑且不论他投降之后身系牢狱的那段时间,单说他投降之前的最后一战,也就是直接导致他投降的原因所在。
当时,刘备大将关羽进攻樊城,攻势凌厉。樊城是魏属荆州的门户,一旦攻陷,则至洛阳一马平川,甚而攻拔魏都许昌亦非难事,所以曹操必须派遣一员大将领兵前往支援。
他选的就是于禁。
这或许是曹操的又一个用人失误。按说关羽曾经暂投于曹操门下,曹操应该知道关羽最大的特点是武艺超群,武名之盛威震华夏。因而他所选将领需要在武力方面能够与关羽匹敌。徐晃可以,许诸可以,但于禁不行。纵观于禁之前的每一仗,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布阵安营之类,而非冲锋陷阵。所以,选他去对付“武圣”关羽,犹如以卵击石。
而曹操的第二个用人之误便是派遣庞德随同前往。事实上,庞德的武艺足可以与关羽抵挡,但曹操忽略了庞德是“新人”这一个事实。所谓“新人”即是新进加入曹军的将领,庞德便是其中之一。而指挥他的是曹操的老资格将领于禁,这就出现问题了。武力平庸的老将去指挥武力出众的新将,一定不希望新将立的功劳比自己多吧?也不会喜欢新将处处表现出英勇善战的样子,仿佛显示自己已经老朽,不堪战斗。
事实恰是如此。庞德每有机会战胜关羽,于禁便鸣金收兵。以至于在一次次错失良机后,关羽水淹曹军,一战得胜。这其中还有一个情况,说的是庞德在军队被水淹之后,仍然率领残部坚守高地,向蜀军射箭进攻。而于禁身旁压根没什么人了,也可能是他想召集些人再战,但无奈大家都“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去了。
那为什么在同样军队溃散的情况下,庞德仍能收拢残兵而于禁只有投降的份儿?这恐怕涉及到于禁平素的治军问题。前文已经说过,于禁之所以能跻身五大将领,除了他善于布阵结营,更在于他治军严厉。
早年曹操攻打张绣时,失败撤军。途中夏侯惇的部队趁势劫掠百姓,被于禁发觉。于是于禁自己率兵截击夏侯惇的部队,迫使其归还所劫财物。这一方面表明于禁的严厉治军风格,另一方面也为他在军中不甚得人心埋下伏笔。
另有一件事更足以证明于禁执法之严竟然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据《三国志》记载,于禁有一个名为昌豨的朋友,曾是山贼,后投降曹操。但不久,昌豨在此率领山贼反叛。曹操当即派遣大军讨伐昌豨,山贼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眼看就要失败,昌豨便跑去于禁那儿求情。按照常理而言,于禁应该会放了昌豨一马吧?至少是替他在曹操面前求求情。
但结果是,于禁以“不能失节”为由,斩了昌豨。而事后,曹操就此事“拜禁虎威将军”。这就多少有点踩着朋友往上爬的味道,也难怪陈寿会在《三国志》中说于禁“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而裴松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大意为于禁放纵他嗜好杀戮地心理来安定众人的议论,因而最终成为俘虏、死后被加封不良嗜好,也是罪有应得。
由此可见,于禁的投降多半是由于平时自己的残酷、战时的嫉妒所导致,纯属咎由自取罢了。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于禁失败投降就没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根据魏文帝曹丕后来接见从吴国放回的于禁时所说的一番话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于禁的投降也是被逼的。曹丕说:“樊城之役,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想想也是,当时于禁身陷大水中,因为缺少船只,身旁又没什么人帮忙,兵器也被水冲走,真可谓欲战不能、欲走不得、欲自尽又缺乏兵器,只有投降才是唯一出路。
况且俗语云:“不以成败论英雄。”一次的失败投降并不能盖过于禁此前的战功累累,再加上于禁不得已才投降,谁知他没有另一番打算?比如相机刺杀蜀军将领,或者纵火烧粮草等等。
既然这样那么,于禁之后的死则多半是“比”出来的,而他的死与他的投降又有莫大关系。
接着上文说魏文帝曹丕接见于禁后,官复原职。然后,令他去邺城拜见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就在那儿,于禁看到陵屋的墙上画满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画像,不禁羞惭万分,得病而亡,死后被追封为“厉侯”。
这段文字蕴涵着一个重大疑点,即魏文帝曹丕对于于禁的态度究竟如何。首先,曹丕给于禁官复原职,却不让他立即赴任,而是命他去拜见陵墓。其次,曹丕令画匠事先画好那些壁画,摆明了是为了给于禁看看,刺激刺激他。第三,于禁的谥号为“厉侯”。你说给个什么谥号不好,偏偏加了个“厉”字。厉者,危险、残暴、严厉之意。现在给于禁封了个“厉侯”,不就是影射他残酷、严厉的治军风格,暗含蔑视的态度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前一段曹丕安慰于禁的话不妨看作是掩饰之辞,而所谓的“官复原职”也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让曹丕在无形中杀死于禁却又不落下个“杀先帝老臣”的名声。
可是,正所谓“君无戏言”,曹丕所说的真只是一番托词吗?遥想当时,于禁回到故地,须发皆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怎能不令人动容?再加上曹丕刚登帝位,急于安抚先帝老臣,所以他对于于禁仍是有几分安抚之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曹丕一定不会再次重用于禁,他轻视的是于禁投降的事实。不论于禁有没有真心投降,但投降毕竟是事实,而他身旁又是不屈节而死的庞德,其形象自然一落千丈。于禁和庞德同为魏军将领,又同被俘虏,这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便是于禁的含糊不清的投降和庞德真真切切的就义,以普通的世俗眼光和“善恶二元论”来看,自然抑于褒庞,无可厚非。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于禁投降既有自身主观的一面,又受外部客观因素所逼;他的死则更多趋向于对比的结果,恶名蔓延至子孙后代而无法去除,岂不悲哉!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于樊城投降了关羽。之后,一直囚禁于蜀军荆州大牢,直到孙权向魏文帝曹丕称藩,才遣送于禁回魏国。
为什么像于禁这样拥有高资历的老将竟会在关键时刻弃节义不顾而做出投降于敌军的举动?要知道,曹操在早期参加“讨董军”时,手下将领为数不多,尤其是于禁这样的异姓将领极度匮乏。因而,曹操对待于禁不可谓不厚,所加赏赐不可谓不丰。再者经历十几年拼杀,有数次曹操险些一败涂地,但于禁并没有引起背叛之心,甚至流露一丝一毫的不敬。那么,于禁最后投降关羽就不是简单的对于曹魏集团的不满或者说是曹操故意地舍弃能解释得了的。
姑且不论他投降之后身系牢狱的那段时间,单说他投降之前的最后一战,也就是直接导致他投降的原因所在。
当时,刘备大将关羽进攻樊城,攻势凌厉。樊城是魏属荆州的门户,一旦攻陷,则至洛阳一马平川,甚而攻拔魏都许昌亦非难事,所以曹操必须派遣一员大将领兵前往支援。
他选的就是于禁。
这或许是曹操的又一个用人失误。按说关羽曾经暂投于曹操门下,曹操应该知道关羽最大的特点是武艺超群,武名之盛威震华夏。因而他所选将领需要在武力方面能够与关羽匹敌。徐晃可以,许诸可以,但于禁不行。纵观于禁之前的每一仗,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布阵安营之类,而非冲锋陷阵。所以,选他去对付“武圣”关羽,犹如以卵击石。
而曹操的第二个用人之误便是派遣庞德随同前往。事实上,庞德的武艺足可以与关羽抵挡,但曹操忽略了庞德是“新人”这一个事实。所谓“新人”即是新进加入曹军的将领,庞德便是其中之一。而指挥他的是曹操的老资格将领于禁,这就出现问题了。武力平庸的老将去指挥武力出众的新将,一定不希望新将立的功劳比自己多吧?也不会喜欢新将处处表现出英勇善战的样子,仿佛显示自己已经老朽,不堪战斗。
事实恰是如此。庞德每有机会战胜关羽,于禁便鸣金收兵。以至于在一次次错失良机后,关羽水淹曹军,一战得胜。这其中还有一个情况,说的是庞德在军队被水淹之后,仍然率领残部坚守高地,向蜀军射箭进攻。而于禁身旁压根没什么人了,也可能是他想召集些人再战,但无奈大家都“树倒猢狲散”,各自逃命去了。
那为什么在同样军队溃散的情况下,庞德仍能收拢残兵而于禁只有投降的份儿?这恐怕涉及到于禁平素的治军问题。前文已经说过,于禁之所以能跻身五大将领,除了他善于布阵结营,更在于他治军严厉。
早年曹操攻打张绣时,失败撤军。途中夏侯惇的部队趁势劫掠百姓,被于禁发觉。于是于禁自己率兵截击夏侯惇的部队,迫使其归还所劫财物。这一方面表明于禁的严厉治军风格,另一方面也为他在军中不甚得人心埋下伏笔。
另有一件事更足以证明于禁执法之严竟然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据《三国志》记载,于禁有一个名为昌豨的朋友,曾是山贼,后投降曹操。但不久,昌豨在此率领山贼反叛。曹操当即派遣大军讨伐昌豨,山贼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眼看就要失败,昌豨便跑去于禁那儿求情。按照常理而言,于禁应该会放了昌豨一马吧?至少是替他在曹操面前求求情。
但结果是,于禁以“不能失节”为由,斩了昌豨。而事后,曹操就此事“拜禁虎威将军”。这就多少有点踩着朋友往上爬的味道,也难怪陈寿会在《三国志》中说于禁“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而裴松之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他“肆其好杀之心,以戾众人之议,所以卒为降虏,死加恶谥,宜哉。”大意为于禁放纵他嗜好杀戮地心理来安定众人的议论,因而最终成为俘虏、死后被加封不良嗜好,也是罪有应得。
由此可见,于禁的投降多半是由于平时自己的残酷、战时的嫉妒所导致,纯属咎由自取罢了。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于禁失败投降就没有一定的客观因素。根据魏文帝曹丕后来接见从吴国放回的于禁时所说的一番话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于禁的投降也是被逼的。曹丕说:“樊城之役,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想想也是,当时于禁身陷大水中,因为缺少船只,身旁又没什么人帮忙,兵器也被水冲走,真可谓欲战不能、欲走不得、欲自尽又缺乏兵器,只有投降才是唯一出路。
况且俗语云:“不以成败论英雄。”一次的失败投降并不能盖过于禁此前的战功累累,再加上于禁不得已才投降,谁知他没有另一番打算?比如相机刺杀蜀军将领,或者纵火烧粮草等等。
既然这样那么,于禁之后的死则多半是“比”出来的,而他的死与他的投降又有莫大关系。
接着上文说魏文帝曹丕接见于禁后,官复原职。然后,令他去邺城拜见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就在那儿,于禁看到陵屋的墙上画满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的画像,不禁羞惭万分,得病而亡,死后被追封为“厉侯”。
这段文字蕴涵着一个重大疑点,即魏文帝曹丕对于于禁的态度究竟如何。首先,曹丕给于禁官复原职,却不让他立即赴任,而是命他去拜见陵墓。其次,曹丕令画匠事先画好那些壁画,摆明了是为了给于禁看看,刺激刺激他。第三,于禁的谥号为“厉侯”。你说给个什么谥号不好,偏偏加了个“厉”字。厉者,危险、残暴、严厉之意。现在给于禁封了个“厉侯”,不就是影射他残酷、严厉的治军风格,暗含蔑视的态度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前一段曹丕安慰于禁的话不妨看作是掩饰之辞,而所谓的“官复原职”也只不过是一种手段,为的是让曹丕在无形中杀死于禁却又不落下个“杀先帝老臣”的名声。
可是,正所谓“君无戏言”,曹丕所说的真只是一番托词吗?遥想当时,于禁回到故地,须发皆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怎能不令人动容?再加上曹丕刚登帝位,急于安抚先帝老臣,所以他对于于禁仍是有几分安抚之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曹丕一定不会再次重用于禁,他轻视的是于禁投降的事实。不论于禁有没有真心投降,但投降毕竟是事实,而他身旁又是不屈节而死的庞德,其形象自然一落千丈。于禁和庞德同为魏军将领,又同被俘虏,这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便是于禁的含糊不清的投降和庞德真真切切的就义,以普通的世俗眼光和“善恶二元论”来看,自然抑于褒庞,无可厚非。
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于禁投降既有自身主观的一面,又受外部客观因素所逼;他的死则更多趋向于对比的结果,恶名蔓延至子孙后代而无法去除,岂不悲哉!
展开全部
三个原因。第一于禁是被迫投降的。第二于禁可能会立功。第三于禁本身是人才。
首先,于禁不是主动投降和叛变,不是本来可战的局面下突然投降。他是力尽之后投降的。这种投降虽然不如庞德那么高尚,却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会这么做。所以这样算不得特别大的罪过。刘邦能原谅主动背叛自己的雍齿,曹操即使不能原谅主动背叛的马超,但是原谅一下于禁还是不难的。
其次,于禁也许还会用别的方式报效曹操呢,不必一下子就做绝。曹操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他当初也俘虏了关羽,结果关羽不忘刘备,又跑了回去。曹操还俘虏了沮授,结果沮授也密谋逃回袁绍阵营。这时候曹操还不知道于禁的心,如果随便杀他家,只会逼迫于禁死心塌地跟着关羽了。
最后,曹操是非常珍惜人才的。早年陈宫曾经在曹操为父报仇的时候带领整个兖州投降吕布,就这样曹操在白门楼还想重新收服陈宫。于禁的才能不在陈宫之下,犯的错误又远比陈宫的小,曹操难道没有爱才之心么?
首先,于禁不是主动投降和叛变,不是本来可战的局面下突然投降。他是力尽之后投降的。这种投降虽然不如庞德那么高尚,却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会这么做。所以这样算不得特别大的罪过。刘邦能原谅主动背叛自己的雍齿,曹操即使不能原谅主动背叛的马超,但是原谅一下于禁还是不难的。
其次,于禁也许还会用别的方式报效曹操呢,不必一下子就做绝。曹操自己也有类似的经验。他当初也俘虏了关羽,结果关羽不忘刘备,又跑了回去。曹操还俘虏了沮授,结果沮授也密谋逃回袁绍阵营。这时候曹操还不知道于禁的心,如果随便杀他家,只会逼迫于禁死心塌地跟着关羽了。
最后,曹操是非常珍惜人才的。早年陈宫曾经在曹操为父报仇的时候带领整个兖州投降吕布,就这样曹操在白门楼还想重新收服陈宫。于禁的才能不在陈宫之下,犯的错误又远比陈宫的小,曹操难道没有爱才之心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想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于禁不是主动投降和叛变,不是本来可战的局面下突然投降,他是力尽之后投降的,这种投降虽然不如庞德那么高尚,却是人之常情,一般人都会这么做。所以这样算不得特别大的罪过。刘邦能原谅主动背叛自己的雍齿,曹操即使不能原谅主动背叛的马超,但是原谅一下于禁还是不难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