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产生距今大约有多少年的历史???

 我来答
天天影谈
高粉答主

2019-10-29 · 享受电影魅力,分享好看电影
天天影谈
采纳数:39 获赞数:2239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汉字产生距今大约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扩展资料:

仓颉造字的传说:

仓颉,原来是姓侯冈,名颉,历史记载是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他天生双瞳(四个眼睛),天生聪颖。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看见地上有很多牛羊马的脚印。受到启发有了灵感。

于是他到处观察,研究天上星星,地上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模样,飞禽走兽的痕迹。根据这些不同的形象,找出各种相应的符号,并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成功的那一天,举国欢庆,同时也发生了怪事,天上竟然不下雨而是下起了粟米。而鬼怪们纷纷哭泣,因为有了文字,人民就能传播更多的知识,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海烟人
高粉答主

2016-11-2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2458万
展开全部
根据现在发掘的记录卜辞的汉字,只有三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
因此,只能讲三千多年的发展变化。
1·甲骨文字
1899年发现了记录卜辞的汉字,这些汉字刻在龟壳和兽骨上,出土的地点是河南省安阳县西北五里的小屯村,这儿被证明为殷商的首都。所以这种文字叫“卜辞”、“甲骨文字”、“契文”、“殷墟文字”。奴隶制的殷商王朝是十分迷信的,每事必卜。凡祭祀、战争、田猎、风雨、天象、农业丰歌、分娩男女以及病疫等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帝请命。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自发掘出这种文字资料始,经过七十余年的搜集研究,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统计有四千左右不同字形的汉字,研究的结果,确定了一千五百左右字形的结构和音义,尚有两千余字不能辨识。殷商文字当然不限于卜辞上的文字,例如《尚书》里的《盘庚》、《高宗日》是可信的殷商作品,今年只有从“汉隶”记载下来的东西,还没有发现殷商文字记录下来的典册。
2·钟鼎文字
记录铭文的汉字叫“铭识”,这种文字是铸在青铜器的鼎彝上面的,所以叫“钟鼎文字”。古代称铜为金,所以又叫“金文”。青铜是铜加锡铸成的,青铜的鼎彝先用陶土做成模子,在模上雕刻花纹、款识(款:刻),然后把青铜的熔液倾注在模子里,制成鼎彝。殷商已有青铜器,但很少有铭识的文字。西周初年开始有长篇大作的铭识文字。如成王时代的《令彝》有一百八十七字;康王时代的《大孟鼎》有二百九十字;西周末年周宣王的《毛公鼎》竟长达四百九十九字。西周的青铜器主要是王室器皿,诸侯和王臣铸器的很少。东周以后,王室之器绝迹,差不多都是诸侯和王臣的器皿。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据此,许慎已参考“钟鼎文字”。有人以为许书从无一字注明见于某彝器的,因而谓《说文解字》竟无“钟鼎文字”,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案“ ”(王)实根据铭文,仅注“古文”,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汉代出土的鼎彝很少,见于史书的,只有《美阳》、《仲山父》二鼎,当时拓墨的方法尚未发明,许慎未必能遇见,所以《说文解字》没有注出某彝器。其二,《说文解字》采用鼎彝必与“古文”相类似者,既与“古文”为主,则鼎彝可以略而不言。
3·籀文
籀文是春秋时代的西方文字,也就是秦始皇前的秦国文字。旧传为周宣王时代太史籀所指定的文字,清代龚孝拱已辨其非(见《说文董理后编》)。汉代存有《史籀》十五篇,其体式大约与汉代的《仓颉篇》相同。这类书由章句组成,为学童识字的课本,皆为韵语,以便背诵。内容是叙述历史(《说文解字》“奭”字下说,“此燕召公名,史篇名丑。”),也有借字(《说文解字》“鼎”字下说,“籀文以为贞字。”)。全书十五篇,刘秀时亡佚六篇,许慎所见仅九篇,收入《说文解字》中。另外有《石鼓文》,唐初在大兴(今陕西省凤翔县)三畤原出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分刻十首为一组的四言诗。近人考证为秦刻石,不过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献公等不同时代的说法。还有《诅楚文》,也是籀文刻石;大约为秦惠文王诅咒楚怀王的文辞,也是用籀文写的。唐代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出土。原本和拓本已不存,只有后来的翻刻本,其中以《绛帖》所收者为最全,约有三百四十八字。
4·古文
春秋时代的东方文字,也有说古文是“六国文字”的。这种文字是文献上的文字。其中以孔子的《六经》为主,所以又名孔氏古文。秦始皇所焚的书籍,大部分是孔经,西汉王朝利用孔子思想巩固他的政治统治,首先是搜求孔经。惠帝时废除“挟书之律”以后,景帝时就开始搜求孔经。当时孔经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凭记忆靠背诵,口耳相传,汉初用汉隶记录成书,称为“今文”,如伏生能背诵《书经》,景帝派晁错记录成书;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口授了五世,才用汉隶写成专书。另一种是从孔壁发掘的或私人隐藏的,这类书是用春秋时代的文字书写的叫古文孔经。据前后汉书的记载,共有五处:鲁恭王坏孔子壁发掘一大批古文经书;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河间献王发掘的古文经书;鲁淹中出土的《礼古经》,鲁三老所献的《古孝经》。许慎以“古文”的字体做标准,他所收集的“古文”并不限于孔经,据全书所引有《山海经》、《伊尹》、《逸周书》、《老子》、《墨子》、《管子》、《春秋·国语》、《韩非子》、《吕不韦》、《师旷》、《楚辞》、《司马迁》等先秦书籍,许慎皆谓之“古文”。实际“古文”就是秦始皇以前,除籀文外的东方文字,即由春秋沿袭下来的六国文字。
5·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首先把秦国籀文稍加省改,称为“小篆”。以这种文字为全国文字的规范,统一了表达语言的工具,使方言最复杂的中国,在书面语言上能够交流思想,对于发展文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说文解字叙》说: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篆’是也。”
小篆是以籀文为依据的。所谓“或颇省改”是有的字稍加省和改。省是简化,改是改变笔画。秦始皇所规定的小篆大部分是沿袭籀文,因此称籀文为大篆,始皇规定的叫小篆。汉代初年闾里书师把《仓颉》、《爰历》、《博学》并为《仓颉篇》,去其重复字,以六十字为一章,共五十五章,是小篆共有三千三百字。从《说文解字叙》引“幼子承诏”,《尔雅》郭注引“考妣延年”,可知其书为四字为句。又从《周礼》郑注引《仓颉·鞄 篇》,又引《柯 篇》,可知其书是每章有子目。
总其来说,甲骨文字至钟鼎文字以及化分为籀文、古文,其形体结构虽有不同,究属是同一系统的文字。秦始皇又根据籀文制定小篆,也属于这一体系的汉字(秦并天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见六国文字有与秦文合者,既言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也可知保留了与秦文合者)。
6·隶书
隶书始于秦始皇时,而通行于两汉。隶书的产生和形成,在汉字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秦代的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简率的写法,今传世的《秦二世诏权》,与小篆差异不很大。到了汉代,经过书家的改变,脱离了籀篆体的写法,成为一种有艺术价值的字体。隶书是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于是点横撇捺形态多姿,不但打破了甲金篆籀的结构形式,而且奠定了楷书的基础,这对中国的书写艺术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推求隶书的产生,盖有二因:首先,秦始皇统一中国,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生产与百业俱兴,政治和文化并进,事务綦繁。庶业萌生,这必然要求记录语言的工具适应社会的需要,在书写上能够急速简易。晋卫恒的《四体书势》上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胥吏)佐书,曰隶书。”其次,书写工具的发展也促使书法发生变化。笔墨在秦以前就有了,《说文解字》:“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又说,:“笔,秦谓之笔。”《诗经》有“女史彤管”(彤管,说者认为就是笔,笔可以佩,后世因有“簪笔”的事实)。《说文解字》:“墨,书墨也”。到秦以后笔墨大有改进(汉有“居延笔”,其形制如今天的紫毫笔),因此字体必要变化。正如羊毫笔始于五代,而宋人书法也与 不同。隶书形成以后,又发展了草、楷、行书,都是隶书体系的衍进和发展。
7·草书
《说文解字叙》:“汉兴有草书。”草书有两种:汉兴的草书叫“章草”。章草是汉隶的草写,是由汉隶发展形成的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汉字。笔画仍有隶书的波磔。每字独立不联写。汉人史游作《急就篇》,间以三言、四言、七言成句,就用的是章草字体,更使书写便捷。章草盛行于东汉,而后来的书家亦极爱之,所以流传到现代。临摹章草的人很多。最著名的,魏有钟繇,吴有皇象,晋有索靖。汉末的张芝又创造一种“大草”,又叫“狂草”,是草书中最豪放的一种体制。唐代张旭又有近一步发展,而怀素成为写狂草的名家,其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为书法艺术创造了独特的风格。
8·楷书
本名“今隶”,又名“真书”,汉以后以这种文字为书写的楷范,故叫“楷书”。楷书是由汉隶和章草形成的。笔画平直,形体方正。开端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一直通行到现在。
9·行书
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行书有两种,一种是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一种是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始于楷书产生之后,魏晋南北朝书写家多用行楷:宋人书札多用行草。这种字体最切实用,书家亦爱写之,所以一直流行到现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邬智美召暖
2019-02-07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570万
展开全部
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000年商代甲骨文就已经成熟,到现代汉字大约四千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祈平闻人半蕾
2020-05-07 · TA获得超过359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40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425万
展开全部
古和文献记载说明,汉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大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开始进入字符积累阶段,商代时期已形成相当系统的文字体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郭DA亮
2016-11-19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69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2564万
展开全部
理论上商朝的甲骨文可算是汉字的始祖。距今3600多年左右。而秦朝统一文字可算是汉字的发展走入正轨。
追答
另外那位百度君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不能加他好友也看不到他任何信息,而他回答问题的内容有时却很奇怪,怀疑是不是机器人程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