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森林》影评
讲什么?土著人和殖民者都有指代
不过这倒正是吉卜林原作的风格,吉卜林出生在印度,身为英国殖民者的后代,热情地讴歌着殖民主义的行径——他因此被誉为“大英帝国的诗人”,当然站在吉卜林的角度,他是代表“文明”的现代世界“启蒙者”,来到南亚次大陆(后来做过环球航行,还到过中国),正是为了“开化”那些蒙昧的“野蛮人”。
虽未明言,但我们在《奇幻森林》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个被“野兽”环伺的“文明人”的孤绝处境——这正是影片的核心故事设定,从逻辑上讲,一个在森林长大的狼孩不可能有人类的智商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但毛克利偏偏就有,而且IQ冠绝森林,最后还无师自通地看一眼就学会了用火,并借助火打败了邪恶的老虎,重新获得了在森林居住的权利。
篇三:奇幻森林电影影评
某种意义上,这些凶猛的南亚动物正是土著人的化身,普罗米修斯式的毛克利则象征着白人殖民者,出生在殖民地的吉卜林从小就身处在土著人的包围中,内心“高贵”的他想必会有这种不自觉的心理暗示。当然,南亚的风土人情也滋养了吉卜林的文学创作,那些流传在乡野的动物传说也成为吉卜林的重要取材来源。
泰戈尔在演讲时曾说,印度有着迥异于西方“城市文明”的“森林文明”,按照婆罗门的教义,每一个印度婆罗门在人生中都要有“林居期”,在森林中居住以寻求生命的真谛。《奇幻森林》显然也受到了印度“森林文明”的强烈影响,不过这是经由殖民者“帝国诗人”改头换面出来的森林童话——亚洲居民普遍敬重的老虎成为邪恶的反派(土著力量的人格化),高高在上的大象则成为凌驾在森林恩怨之上的超然统治者(隐喻着殖民者)。
当然,在变成电影时,《奇幻森林》还是做了些与时俱进的“政治正确”改编——巨蟒卡奥由男变女,还给毛克利的狼养母加上了台词,都是考虑到现时的性别政治和消费语境吧。
以上就是电影评论栏目为你带来的《奇幻森林》影评,希望对你写作影评有所启示,写出好的电影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