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说文》主要是一部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关於《说文》的内容、体例以及它在文字学史上的价值,一般文字学方面的著作都已谈到,因此我们这裹仅仅从语言学史的角度去阐述它的地位和价值。
首先,《说文》的出现,标志著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因此,《说文》是文字学上的开创性的著作,具有创学科的意义。
在《说文》以前,也曾出现过一些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它们是:(1)《史籀篇》;(2)《仓颉篇》;(3)《爰历篇》;(4)《博学篇》。《说文解字·叙》说,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西汉时,把这三部字书合称《三苍》,也统称《仓颉篇》。见於《漠书·艺文志》的字书还有下面四部:(5)《凡将篇》,司马相如作;(6)《急就篇》,史游作;(7)《元尚篇》,李长作;(8)《训纂篇》,扬雄作。以上八部字书,只有《急就篇》流传至今。这些字书,与其说是字典之类的书籍,毋宁说是学童的识字课本,它们只是为《说文》的撰写提供了一些文字材料,因此,只有《说文解字》才算得上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内容丰富而自成体系的字典。
《说文》是我国文字学、字典学的起点,许慎是我国文字学的创始人。在《说文》的直接影响下,曹魏张揖有《古今字诂》、晋吕忱作《字林》、梁顾野王撰《玉篇》、宋司马光等人编《类篇》,其部首体例与《说文》相似。明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仍然采用《说文》的部首体例,只是有所归并和省减而已。南唐徐钻撰《说文解字系传》,是一部研究《说文》的著作。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四大家,自“乾嘉以来,关於《说文》之著作品,不下二三百种之多”(《说文诂林评语》引于右任语),形成了专门研究《说文》的一门学科——《说文》学。
其次,《说文》在训诂学和词汇学上也有重要的价值。
由於《说文》分析每一个字的形体结构,造就使我们可以透过文字形体来考察字的本义,即造字时文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颜之推说:“大抵服其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颜氏家训·书证》)尤其对於那些本义早已隐晦的字,通过《说文》,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理解它们。例如:“自,鼻也,象鼻形。”在古代典籍中找不到这一意义的例证,但在卜辞中有这一意义。“而,须也,象形。《周礼》‘作其鳞之而’。”“而”的本义在古书中极少使用,一般用的是假借义。
对於古书中比较常用的字,我们也可以通过《说文》的解释知道本义,然後通过本义了解引申义。这是以简驭繁,彻底掌握词义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
向,北出牖也,从冖从口。《诗》曰:“塞向瑾户。”
习,数飞也,从羽白(自)声。
从“向”的“北出牖”这一本义出发,便可以得到“朝向、对着”,“方向、趋向”,“归向、敬仰”,“接近”这四个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据《辞源》,下同)。从“习”的“数飞”这一本义出发,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复习、练习”,“学习”,“通晓、熟悉”,“惯常、习惯”,“亲幸的人”,“重叠”,“因、相因”等七个引申意义。於此可见《说文》在训诂学和词汇学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首先,《说文》的出现,标志著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因此,《说文》是文字学上的开创性的著作,具有创学科的意义。
在《说文》以前,也曾出现过一些文字学方面的著作,它们是:(1)《史籀篇》;(2)《仓颉篇》;(3)《爰历篇》;(4)《博学篇》。《说文解字·叙》说,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西汉时,把这三部字书合称《三苍》,也统称《仓颉篇》。见於《漠书·艺文志》的字书还有下面四部:(5)《凡将篇》,司马相如作;(6)《急就篇》,史游作;(7)《元尚篇》,李长作;(8)《训纂篇》,扬雄作。以上八部字书,只有《急就篇》流传至今。这些字书,与其说是字典之类的书籍,毋宁说是学童的识字课本,它们只是为《说文》的撰写提供了一些文字材料,因此,只有《说文解字》才算得上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内容丰富而自成体系的字典。
《说文》是我国文字学、字典学的起点,许慎是我国文字学的创始人。在《说文》的直接影响下,曹魏张揖有《古今字诂》、晋吕忱作《字林》、梁顾野王撰《玉篇》、宋司马光等人编《类篇》,其部首体例与《说文》相似。明梅膺祚的《字汇》、张自烈的《正字通》,清代的《康熙字典》,仍然采用《说文》的部首体例,只是有所归并和省减而已。南唐徐钻撰《说文解字系传》,是一部研究《说文》的著作。清代是《说文》研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骏声四大家,自“乾嘉以来,关於《说文》之著作品,不下二三百种之多”(《说文诂林评语》引于右任语),形成了专门研究《说文》的一门学科——《说文》学。
其次,《说文》在训诂学和词汇学上也有重要的价值。
由於《说文》分析每一个字的形体结构,造就使我们可以透过文字形体来考察字的本义,即造字时文字所代表的词的意义。颜之推说:“大抵服其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郑玄注书往往引以为证。若不信其说,则冥冥不知一点一画,有何意焉。”(《颜氏家训·书证》)尤其对於那些本义早已隐晦的字,通过《说文》,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理解它们。例如:“自,鼻也,象鼻形。”在古代典籍中找不到这一意义的例证,但在卜辞中有这一意义。“而,须也,象形。《周礼》‘作其鳞之而’。”“而”的本义在古书中极少使用,一般用的是假借义。
对於古书中比较常用的字,我们也可以通过《说文》的解释知道本义,然後通过本义了解引申义。这是以简驭繁,彻底掌握词义的一个重要方法。例如:
向,北出牖也,从冖从口。《诗》曰:“塞向瑾户。”
习,数飞也,从羽白(自)声。
从“向”的“北出牖”这一本义出发,便可以得到“朝向、对着”,“方向、趋向”,“归向、敬仰”,“接近”这四个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据《辞源》,下同)。从“习”的“数飞”这一本义出发,可以很容易地掌握“复习、练习”,“学习”,“通晓、熟悉”,“惯常、习惯”,“亲幸的人”,“重叠”,“因、相因”等七个引申意义。於此可见《说文》在训诂学和词汇学上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