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初中英语课堂冷场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6-12-16
展开全部
在日常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口若悬河,提问不断,而学生却无动于衷,一脸茫然.老师提出问题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好长时间都没有同学发言.教师自以为趣味正浓的教学在学生心中却荡不起“涟漪”.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课堂中的“冷场”现象.这里列举两种常见的对待冷场现象的做法:1.教室里静得可怕,教师在讲台前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虽然面带笑容,却满腹愁云,当有一位同学举手时,教者便如释重负,立即喊这位“勇敢”的同学回答问题,缓解了尴尬的僵局;2.课堂冷场了,教师干脆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加上后缀“是吗?”“对不对?”“请同学再说一遍!”……前者忽略了教师要面向全体,后者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都有“包办”之嫌,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处理冷场现象,将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师生双方对整堂课丧失信心;相反,如果处理恰当,这一环节将会成为课堂中的“精华”,甚至会带来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那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冷场”现象?我认为,在分析冷场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做:【讨论探究】 这是一种常见的处理课堂冷场的方法.即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来发现、解决问题.课堂冷场可能是由于学生思维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造成的.有的同学的思维钻入了“死胡同”;有的同学思路清晰,但遇到些障碍,只需稍加点拨,便能如梦初醒.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学生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群体的智慧(即小组讨论探究),才能较完善地解决问题.小组讨论的优点是:将个体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可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在有限时间内加以辨析、取舍、评价、知识重组乃至创新,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同时,有助于缓解课堂气氛和师生焦虑心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开路架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时,课堂出现冷场现象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或太笼统,学生百思难得其解,即使跳一跳,也摘不到“桃子”,教师可以给他一张凳子,或设法降低“桃子”高度.【语言调节】 课堂中出现冷场现象,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影响,有的会因为紧张而使思维停滞,只要给他们换一种环境或让他们调节一下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教师可采用激励或激将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我班的同学学习真积极,个个眉头紧锁,真像一个个思想家!”这种调侃的语言会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是有些难度,但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呀!”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于是,积极开动大脑,争取最早地给老师惊喜.教无定法,处理课堂中的“冷场”现象是一种教育艺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一句话,教师不能被“冷场”冻僵了,要有教育机智,想方设法改变冷场的尴尬局面,力求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