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何在曹丕篡汉后,便立即规劝刘备称帝?
诸葛亮在罗贯中《三国演义》里边,已经被神化成为了神一般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但是,事实上的他并没有这么大的本领,然而他在内政上的本事自然是不能小觑的,他的性格也十分沉稳,博学多识,可是,有一件事他却不似原先的谨慎,那就是,在劝刘备称帝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猜想,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在公元220年,曹丕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径自废黜了汉献帝,自立为帝,改汉为魏,要知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年,虽然想要称帝,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曹操还是留住了汉献帝,自己没有称帝,没有改朝换代。也因此,后人在评价曹操时,虽说他是一代枭雄,但也是一位汉朝的忠臣。然而,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竟然与他父亲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废帝后取而代之。
自此,汉朝灭亡。可是,远在四川的诸葛亮等一众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就立刻向刘备进言,让他也自立为帝,重整汉室。刘备自然是百般推辞的。诸葛亮没办法,在这件事上他感觉不能拖下去。于是先是称自己生病,然后又借耿纯游说光武帝刘秀称帝的先例,如此才使得刘备勉强答应称帝。我们都清楚,诸葛亮是一个很沉着谨慎的人,可是却偏偏在称帝这件事上,毫不退让,频频规劝,原因何在呢?
自从荆州丢失,关羽死去,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刘备阵营接连失将、失城、失兵,在这种时候,是应该休养生息,绝对不应该也没有可能再发动战争了。然而,他们三人义结金兰,刘备对关羽的死去伤心欲绝,第一时间表示,一定要荡平东吴,为关羽报仇。
这可让诸葛亮在内的一众大臣着急了。偏偏天赐良机,曹丕这个时候称帝了,诸葛亮审时度势,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机遇,立刻陈说厉害,让刘备为大局着想,顺应民心,称帝反魏。变相的提醒刘备明确目前的对手是曹魏而不是东吴。现在最好的做法法还是东和孙权,北击曹丕,适宜养精蓄锐,而不是去攻打孙权。
于是在刘备称帝后,一直整顿军务,发展国内生产,最后虽然终于起兵伐吴,却已经不单是为关羽报仇,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所做出来的不理智决定,他已经逐渐变成了一个真正雄才大略的帝王。他伐吴的目的是为了一统天下,他在这个方面与诸葛亮的想法是有所出入,他始终觉得曹魏势大,而东吴在吕蒙之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才,于是想荡平东吴,然后与曹魏平分天下,最后一统中原。
可是事与愿违,伐吴之战,耗尽了蜀汉所有的实力,几十年的辛苦,一朝成空,刘备也因此含恨而终,只剩下一个“乐不思蜀”的阿斗,徒使后人一声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