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越亲近的人就越容易生气?

为什么和普通同学的关系融洽,面对家人却很容易生气?... 为什么和普通同学的关系融洽,面对家人却很容易生气? 展开
 我来答
瀚疆科技
高粉答主

2019-06-09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14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08万
展开全部

因为到家了,不需要再装。

有时候我也在反思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家人面前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外边笑容可掬,回家变的沾火就炸,这确实不应该。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在家的时候我们把面具摘下来了,不需要再演戏,也不需要太过压抑情感,所以真实的情感就会好不掩饰的流露出来。

小的时候笑容是一种心情,长大以后笑容是一个表情,在别人的面前我们要隐藏自己的情绪,想要在这样复杂的社会当中立足脚跟,演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善于交际的人,让你看到他的表情是他想让你看到的,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戴上一个面具。

假如说这个面具一旦戴上就摘不下来,那人生简直太可悲了,还好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我们把面具摘下来歇一歇,这就是家,是心灵的港湾,是爱的源泉,家人不会因为我们的发脾气就像别人那样疏远我们,家人看到我们发脾气的时候会报以理解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我们是一个家,你的伤心就是我的伤心。

尽管如此,还是希望那些喜欢把坏脾气带回家的人改掉这个毛病,家是一个温暖的地方,但这种温暖并没有一个永不枯竭的能源来燃烧,而是需要家人一起的贡献热量,如果你总是消耗热量而不贡献热量的话,那么这种温度迟早会降下来的,到了那个时候家将不再是避风的港湾和人生的加油站。

love彩乐
2019-07-22 · TA获得超过944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758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96万
展开全部
一、相对亲人来说,往往对“他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假设“他人”是不了解自己的,要取得“他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面对家人耐心就很有限,因为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自己的。-益西企业培训
一般来说,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其实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自己达成充分的理解,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自觉不自觉的就会想:“他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他人不懂得配合,不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这样越想就会越生气,这都是因为对家人期望过高,自身并没有意识到的。
二、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面对亲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所感受到的压力更大。这是因为自己心里更在乎他们,不希望他们不开心。所以当自己意识到亲人期望的时候,如果做不到就产生了让他不开心的风险。如果他不开心,自己也会不开心,就好像在事情一开始发生时,预想了结果。要奋不顾身的投入进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成功的愿望就更加迫切,由此产生的压力自然就更大。
这些压力往往是一件接着一件渐渐增长慢慢积累的。单凭其中的某一件事看,并不是那么要死要活的。但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上去的时候,可能一下就爆发出来了,这是压力的瞬间过度现象。在家人看来,好像就是对当前的一件事情发火,这样家人就更加不理自己的行为了。家人的不理解会让他们无法与自己更加深入的沟通,所以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越积越深,自己就越加频繁的爆发,恶性循环。-益西心理咨询
三、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有些时候,自己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了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只好带到家中进行宣泄。这是自己对待家人时存在的放肆性。
令人担忧的是,往往这种宣泄是通过非秩序沟通实现的。在压力下的自己,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自己在宣泄过程中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语言,自己的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但是确实给家人却带来了伤害,甚至是巨大的伤害。如果家人对自己的伤害进行反弹,家庭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毁在了自己的放肆性上。
四、单级思维,是自己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不顾一切的要去实现,不实现就不罢休,死死的纠缠于这个目标,把自己陷入没实现就不能快乐的死巷子中走不出来。
单级思维使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这样的思维模式,往往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极大的伤害。比如恋爱中的一方会要求另一方说“我爱你!”另一方说“说什么呀,怪肉麻的”。然后前者就拼命要求后者表达,然后自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就不能说声爱我呢?他是不是不爱我?”越想越伤心,就出现自伤的现象了,严重的还可能向对方发脾气、使用暴力。
事实可能是后者非常爱他(她),只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善于这样表达爱的方式。其实自己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自己明明知道伴侣不善于这种表达方式,但自己还要逼着他说这句话,让他做不善于、不喜欢做的事。自己是不是真的爱他?如果自己真的爱他,那么会尊重他的表达方式,而自己的行为,恰恰证明了自己不够爱他!
改善的方法:
1、与亲人沟通过程中,注意避免省略式沟通,如果遇到了郁闷的事情,把前因后果说出来,哪怕家人没有办法帮到忙,但是长远来看,增加了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自己的郁闷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认真的跟家人一起讨论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法,如果可行,接受家人的建议并努力去做,同时将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目标和愿望筛选掉。
3、发生冲突时,先深呼吸一下,让自己停下来,静心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又陷入单级思维,钻了牛角尖了呢?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主观了呢?自己有没有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和客观实际情况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霆0830
2019-07-22 · TA获得超过10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3万
展开全部

我也是会有这样子的感受,有时候明明想要克制住自己的脾气不对家人生气,可是往往却控制不来。或许是因为家人是你这辈子最亲近的人,你的每一面他们或许都已经见识过了,所以并不需要伪装成最好的自己来跟他们交流,所以你一想发脾气的时候就会直接发出来,容易伤害到他们。


同学在你眼里可能还是那种“外人”的存在,并不想让他们认识到最真实的你,还有就是同学可能不会像家人那样纵容你,让你不敢对他们乱发脾气。


在每个人的心里面,家都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是我们的避难所,所以一发生什么事情,你可能就会想要跟家里人诉说,如果这时候他们不理解你的话,那么你就会更加生气,因为你觉得他们应该是非常了解你的,也会赞同你的想法,就是因为这种亲近,所以很难容的下猜忌和辩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52df557
2019-07-22 · TA获得超过20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70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46.5万
展开全部
原因一:面对亲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更大。
相对于不相干的人来说,面对亲人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感受到的压力更大。这是因为我们心里更在乎他们,我们不希望他们不开心。所以当我们意识到亲人期望的时候,我们如果做不到就产生了让他不开心的风险。
如果他不开心,我们也不会开心,这就好像在事情一开始发生时,就预订了结果。我们要奋不顾身的投入进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我们成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由此产生的压力也更大。而且这些压力往往是一件一件事情渐渐增长慢慢积累的。单拿其中的某一件事情看,可能都不是那么要死要活的。但是当最后一根稻草压上去的时候,我们可能一下就爆发出来,这是压力的瞬间过度现象。
但在家人看来,我们好像就是对当前的一件事情发火,这样家人就更加不理解我们的行为了。家人的不理解会让他们无法与我们更加深入的沟通,所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反而越积越深,我们就越加频繁的爆发,恶性循环。
原因二:我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亲人的期望过高。
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面对家人,我们的耐心就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
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实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
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我们常常会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别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这样越想就会越生气。这都是因为我们对家人期望过高,而有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原因三: 面对亲人,我们有时会陷入单级思维。
单级思维就是我们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且不顾一切的要去实现,不实现就不罢休,死死的纠缠于这个目的,把自己陷入没实现就不能快乐的死巷子中走不出来。单级思维使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自己或别人的身上。
这种思维往往给我们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就比如,恋爱中一方会要求另一方说“我爱你!”另一方说,说什么呀,怪肉麻的。然后前者就拼命要后者说,然后自己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就不能说声爱我呢?他是不是不爱我?最后越想越伤心,这就出现自伤现象了。
严重的还可能向对方发脾气,闹矛盾,这就是他伤了。而可能事实是后者是非常爱他的,只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喜欢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其实我们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明明知道伴侣不喜欢这种表达,但我们还逼着他一定说这句话,让他做不喜欢做的事。
原因四:面对亲人,我们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有些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到家中进行宣泄。
这是我们对待家人的时候存在着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对母亲,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担忧的是,往往这种宣泄是通过非秩序沟通实现的。在压力下的我们,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
我们在宣泄过程中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的语言。最后我们的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给家人却带来了伤害。如果家人对我们的伤害进行反弹,家庭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毁在了我们的放肆性上。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37f3195
2019-07-22 · TA获得超过23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81
采纳率:61%
帮助的人:18.3万
展开全部
原因一:面对亲人,我们往往存在放肆性。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有些时候,我们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到家中进行宣泄。这是我们对待家人的时候存在着放肆性,就像孩子面对母亲,这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令人担忧的是,往往这种宣泄是通过非秩序沟通实现的。在压力下的我们,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我们在宣泄过程中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的语言。最后我们的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给家人却带来了伤害。如果家人对我们的伤害进行反弹,家庭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毁在了我们的放肆性上。
原因二:面对亲人,我们有时会陷入单级思维。
单级思维就是我们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状态下,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并且不顾一切的要去实现,不实现就不罢休,死死的纠缠于这个目的,把自己陷入没实现就不能快乐的死巷子中走不出来。单级思维使我们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自己或别人的身上。这种思维往往给我们自己和家人都带来极大的伤害。就比如,恋爱中一方会要求另一方说“我爱你!”另一方说,说什么呀,怪肉麻的。然后前者就拼命要后者说,然后自己就开始虚拟,他为什么就不能说声爱我呢?他是不是不爱我?最后越想越伤心,这就出现自伤现象了。严重的还可能向对方发脾气,闹矛盾,这就是他伤了。而可能事实是后者是非常爱他的,只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原因,不喜欢这种表达爱的方式。其实我们也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我们明明知道伴侣不喜欢这种表达,但我们还逼着他一定说这句话,让他做不喜欢做的事。那我们是不是真的爱他?如果我们真的爱他我们会尊重他的表达方式,而我们的这种行为其实恰恰证明了我们不够爱他!
原因三:我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对亲人的期望过高。
相对亲人来说,我们往往对“别人”更有耐心,更不容易发火。因为我们假设“别人”是不了解我们的,要取得“别人”的了解和配合是需要充分沟通的。但面对家人,我们的耐心就很有限,因为我们认为家人应该是最了解最支持我们的。一般来说,确实是越亲近的人会越相互理解和支持。但其实家人并不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能点对点的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自己也并不能够时时理解和支持亲人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顺利,我们常常会想:“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了解我呢?别人不懂得配合我支持我就罢了,怎么你也不懂得呢?”这样越想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2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