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用生物农药防治草原蝗虫?
2019-02-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关注

展开全部
蝗虫属直翅目蝗总科的害虫。它的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草原蝗虫主要分布在我国十大牧区,多发生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草原、草甸草原、盆地和滨湖洼地、沼泽草甸等生境内。由于各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蝗虫的种类及发生规律也不同,一般为多种混合发生。为害草原的主要蝗虫有十几种,主要有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大垫尖翅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朱腿痂蝗、西伯利亚蝗、亚洲小车蝗等。
当平均气温为8.33~8.60℃,5cm深的土壤地表温度达到14.54℃,10cm深的土壤地表温度达到13.68℃时,草地蝗虫在阳坡、沟谷、凹地等处孵化。但常因地势、温度、光照等不同而孵化时间不同,历时长达1个月,造成各种蝗蝻龄期的不整齐现象。越冬卵孵化率与土壤湿度有关。一定范围内,土壤湿度大,孵化率高。初孵化的蝗蝻有避光的习性,多栖息在禾本科、莎草科等牧草的根部和杂草丛中。蝗蝻一龄至二龄群集就地觅食为害牧草,三龄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迁移扩散能力逐渐增强。成虫多善跳跃和近距离迁飞,在无风晴朗天气,多趴在禾本科牧草、花苜蓿植株上栖息;在天气炎热的中午或低温时,多栖息在禾本科牧草根部和杂草丛中。
防治草原蝗虫的生物农药主要是印楝素以及类产碱假单胞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混合制剂。
(1)印楝素0.3%印楝素乳油登记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9~13.5克,即每亩200~300克,对水喷雾。(2)类·苏类·苏200亿个活菌/毫升悬乳剂登记制剂使用剂量为每公顷2250~3000毫升,即每亩150~200毫升,对水喷雾。
当平均气温为8.33~8.60℃,5cm深的土壤地表温度达到14.54℃,10cm深的土壤地表温度达到13.68℃时,草地蝗虫在阳坡、沟谷、凹地等处孵化。但常因地势、温度、光照等不同而孵化时间不同,历时长达1个月,造成各种蝗蝻龄期的不整齐现象。越冬卵孵化率与土壤湿度有关。一定范围内,土壤湿度大,孵化率高。初孵化的蝗蝻有避光的习性,多栖息在禾本科、莎草科等牧草的根部和杂草丛中。蝗蝻一龄至二龄群集就地觅食为害牧草,三龄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迁移扩散能力逐渐增强。成虫多善跳跃和近距离迁飞,在无风晴朗天气,多趴在禾本科牧草、花苜蓿植株上栖息;在天气炎热的中午或低温时,多栖息在禾本科牧草根部和杂草丛中。
防治草原蝗虫的生物农药主要是印楝素以及类产碱假单胞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混合制剂。
(1)印楝素0.3%印楝素乳油登记使用剂量为每公顷有效成分9~13.5克,即每亩200~300克,对水喷雾。(2)类·苏类·苏200亿个活菌/毫升悬乳剂登记制剂使用剂量为每公顷2250~3000毫升,即每亩150~200毫升,对水喷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