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铃薯病毒病?
2019-06-24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potato virus diseases
杨莉莉
由病毒侵染引致马铃薯植株矮化、卷叶和花叶等症状的一类系统性侵染病害。是造成种薯退化、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国际上已报道有20种以上的病毒能侵染马铃薯,国内主要流行病毒经鉴定与国际上一致,在主要栽培品种上均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并普遍存在着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各种病毒均能通过块茎传给下一代。根据症状表现分为马铃薯卷叶病和马铃薯花叶病两大类。
马铃薯卷叶病
是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的主要病害,也是最早发现的马铃薯病毒病。
分布和为害
世界性分布,在中国广泛发生,尤其是东北、西北等北方地区,产量损失一般为30%~40%,严重时可达80%~90%。初次症状(植株当年在田间受侵染产生的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幼叶直立向上,轻微卷叶和褪色,某些品种叶片边缘发红;生长后期受侵染可无症状但病毒能进入薯块;二次症状(由病薯长成植株产生的症状)严重,植株明显矮化,僵直,下部叶片纵向上卷,上部叶片退色发黄,由于碳水化合物积累,加厚干硬成革质、易破碎,有的叶片边缘发红或严重坏死;维管束变色,薯块变小,病薯切面可见网状坏死。
病因
病原物为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PLRV),属大麦黄矮病毒组(Luteoviruses)成员。病毒粒子球形,直径23~25纳米,致死温度为70~80℃,稀释终点10-3,在蚜虫抽提物中体外保毒期在2℃时为3~5天,25℃时为12~24小时,感染局限于韧皮部。接种三周后病毒浓度上升,四周达高峰期。提纯病毒A260/280为1.78,E值为8.6。汁液磨擦不能传毒,10种以上蚜虫可以传播病毒,以桃蚜为最有效的介体,是唯一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马铃薯病毒。饲毒期和接毒期均为1~3天,可终身带毒但不传给子代。寄主范围窄,主要为茄科植物,没有局部斑寄主;常用鉴定寄主和繁殖寄主为洋酸浆(Phvsalis flovidana)和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病毒株系划分没有明确的鉴定方法,各分离物在血清学、理化特性或介体传播能力等方面均无差别,但可根据在洋酸浆上的症状而加以区分。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种薯是主要的侵染源,田间自生苗也是毒源,在马铃薯上定居的蚜虫可作有效传播,有翅蚜可进行长距离传播,无翅蚜作植株间传播,凉爽和干燥气候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病害控制
以培育和应用脱毒种薯,并结合治蚜为主的防治方法。和其他病毒相比,PLRV最易从病薯中脱毒,在37~38℃下热处理20天或31℃和35℃下各4小时变温处理,经一个月即可脱毒。留种地可采用药剂治蚜防止病毒传播,后期可应用药剂催枯以防止晚期侵染和病毒进入种薯。
另有报道甜菜西方黄化病毒(Beet western yel-low virus,BWYV)和番茄黄顶病毒(Tomato yellow top virus,TYTV)也可引起马铃薯卷叶症状,但中国分离检测未发现此两类病毒。
马铃薯花叶病毒病
Potato mosaic virus,PMV
由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一类病害。
分布和为害
普遍发生于世界马铃薯种植区,在中国也广为分布,但由于高温降低植株对花叶病毒的抵抗力,因此以南方严重。引起花叶病的病毒种类,常见的有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PVS)、马铃薯M病毒(Potato virus M,PVM)、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PVA)和烟草脆裂病毒(Tobacco ratile virus,TRV)等,以前三种为普遍,其中以PVY最重要。不同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在不同品种上可引起不同症状和产量损失,轻花叶由PVX、PVS、PVA或PVM单独侵染时植株生长较正常,仅出现轻微花叶、斑驳或症状潜隐,除个别情况外,产量损失在15%以下;重花叶由PVY侵染产生,初次症状为叶片斑驳、坏死或黄化,叶脉、叶柄或茎上可产生褐色条斑而被称为条斑花叶,后期植株可因叶片坏死脱落或干枯下垂而提前死亡,二次症状中坏死现象略轻而矮化、叶片皱缩和花叶严重,减产可达50%以上;皱缩花叶,常有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形成,植株明显矮化,叶片皱缩、花叶并有坏死斑,重者不能开花而提前枯死,减产50%~80%;黄斑花叶,常由TRV侵染引起,除产生斑驳、黄斑外,病薯切面可见弧线形和环形坏死。
病因
上述几种病毒仅由症状不能辨认,须经鉴定才能区分,常用酶联检测法(ELISA)结合生物学鉴定进行鉴别。PVX为马铃薯X病毒组(Potex-viruses)成员,病毒粒子线状,大小为5.5×13(纳米)。致死温度为68~76℃,稀释终点为10-5~10-6,体外保毒期为数周。提纯病毒的A260/280为1.20,E值为2.97。病毒浓度高,稳定性强,易通过接触传播,不经介体昆虫传毒。寄主范围广,主要为茄科及少数藜科、苋科植物,在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上产生灰白色带红圈的局部枯斑可用于鉴定和检测,在普通烟上产生斑驳症状,可用作繁殖寄主;PVY为马铃薯Y病毒组(Potyviruses)成员,病毒粒子线状,大小为730×11(纳米),寄主组织超薄切片在电镜下可见到风轮状内含体。致死温度为52~62℃,稀释终点为10-2~10-3,体外保毒期为2~3天。提纯病毒A260/280为1.28,E值为2.8。病毒可以汁液磨擦接种,15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桃蚜是最有效的介体。寄主范围广,至少60种植物可被侵染,主要为茄科、藜科和豆科植物,野生马铃薯Solanum demis-sum及野生马铃薯和马铃薯的杂交种A6上产生黑色小坏死斑,可用作鉴定和检测寄主,普通烟上产生斑驳症状,可用作繁殖寄主。根据症状及介体特点分为三个株系。普通株系PVY°世界范围分布,也是中国主要流行株系。坏死株系PVYn在烟草上引起叶脉坏死,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部分地区和南美洲。中国曾在1985年和1989年从种薯材料中检测到此株系,所占比例小。PVYc不能蚜传,中国仅在个别引进品种上发现。PVS为香石竹潜隐病毒组(Carlaviruses)成员,病毒粒子线状,大小为650×12(纳米)。致死温度为55~60℃,稀释终点为10-3,体外保毒期为2~3天,提纯病毒的E值为3.0。病毒易于汁液摩擦接种,自然条件下多为接触传染,个别株系由桃蚜作非持久性传播。寄主范围窄,不能侵染普通烟、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番茄,在苋色藜(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和昆藜(Chenopodium quinoa)上可产生局部斑,用作检测寄主,在德氏烟(Nicotiana debneyi)上形成系统明脉,可用作鉴别寄主,马铃薯植株可作繁殖寄主;PVM和PVS同组,粒子类似,经常同时存在并有血清学相关性,但不如PVS分布广泛。致死温度为65~70℃,稀释终点和体外保毒期与PVS相同。病毒可以汁液摩擦接种,自然条件下有桃蚜(Myzus persicae)、马铃薯蚜(Macrosiphum euphoribiae)、鼠李马铃薯蚜(Aphis nastutii)和药鼠灰李蚜(Aphis fuangulae)等4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桃蚜为最有效的介体。寄主范围窄,主要为茄科植物,在曼陀罗、千日红和菜豆上产生局部斑可用作鉴定和检测寄主;PVA与PVY为同组成员,病毒粒子相似并有血清学相关性。PVA稳定性低,致死温度为44~52℃,稀释终点为1∶50,体外保毒期12~24小时。病毒可以汁液摩擦接种,桃蚜、马铃薯蚜、药鼠灰李蚜等7种蚜虫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病毒,主要介体为鼠李蚜和桃蚜。寄主范围限于茄科植物,在许多植物上产生的症状类似PVY,但PVA可在野生马铃薯S.demissum A上产生局部斑,可根据症状轻重分株系;TRV为烟草脆裂病毒组(Tobraviruses)成员,双分体病毒,粒体杆状,长粒体为180×25纳米,短粒体为75×25纳米。致死温度为75~80℃,稀释终点10-4,体外保毒期为4周。汁液摩擦接种较困难,自然条件下由多种短根线虫(Stubby root nematode)传播。寄主范围很广,但许多不表现症状。在苋色藜、黄瓜上产生局部斑,可用于鉴定和检测,克利夫兰烟(Nicotiana clevelandii)用作繁殖寄主。在马铃薯上根据症状可分为茎斑驳株系及块茎坏死株系。其它能侵染马铃薯的病毒还有烟草坏死病毒(TNV)、苜蓿花叶病毒(A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
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种薯为最主要的初侵染源,其它茄科等寄主也提供病毒源。多数病毒由介体传播扩散蔓延,蚜传病毒则受蚜虫种类、数量和发生的影响。一般早春播、夏播和秋播发病较轻。TRV易发生于轻沙质土壤和多雨季节。
病害控制
培育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种薯基地,应用脱毒种薯和采取各种栽培措施避开蚜虫迁飞高峰,生产健康种薯供大田应用。无病种薯生产包括脱毒原原种和不同级别的原种生产。花叶病毒比卷叶病毒难脱毒,应采取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进行,茎尖培养以带一个叶原基的顶芽脱毒效果最好。脱毒难度顺序为PVA、PVY、PVM、PWX和PVS,以PVS为最困难。复合侵染会影响消除病毒,如PVX和PVY同时侵染时,浓度大为增加,难于脱去。由于田间再侵染和组培苗抗病力差,对原原种要多次严格检测,拔除病株和保护性栽培,对各级种薯生产要选择合适的冷凉生态环境和隔离措施,采用早熟栽培结合治蚜并定期检测病毒,将植株带毒率控制在标准以内,以保证种薯质量。
此外还有马铃薯扫顶病毒(PMTV)分布于南美、北欧、中欧和日本,由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传播;马铃薯黄矮病毒(PYDV)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由叶蝉传播。这两种病毒在中国尚未发现,已列为对外检疫对象。
参考书目
Hooker,W.J.Compendium of Potato Disease,The America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1981.
马铃薯病害
potato diseases
黄河
全世界已报道的近百种,在中国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约15种,一般减产10%~30%,严重达70%以上。
种类和分布
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大致可分为四类,各种植区病害的种类和分布有所不同。①一季作区。包括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主要病害有晚疫病、花叶病毒病、卷叶病毒病、黑胫病、环腐病、丝核菌病等。②两季作区。包括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细菌性青枯病、疮痂病、早疫病等。③冬作区。包括华南诸省。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细菌性青枯病,晚疫病偶有发生。④多种种植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西南诸省。主要病害为晚疫病、病毒病、青枯病及癌肿病和粉痂病等。
重要病害
主要有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软腐病,马铃薯病毒病,马铃薯纤块茎病,马铃薯线虫病等。
马铃薯晚疫病
是一种毁灭性最大的真菌病害。能侵染除花以外的所有部位,使叶片产生坏死斑,短期内导致整田植株死亡并引起块茎腐烂。干旱炎热年份不严重。其它重要的真菌病还有马铃薯早疫病,在华中地区和土地瘠薄地块尤为严重。病原物为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属半知菌,丝孢目。1885年美国首先报道,1933年由古森斯(Goosems)命名。叶片上产生黑褐色带同心轮纹的病斑。马铃薯块茎干腐病,1916年佩西布里奇(Pethybridge)发现多种镰孢引起干腐病。病原物主要为茄类镰孢(Fusarium solani)与粉红镰孢(F.roseum),属半知菌,瘤座孢目,是窖藏腐烂的主要病害,中国各地都有发生。运输和贮藏中管理不善时发病严重。马铃薯丝核菌病病原物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半知菌,无孢目。1858年Kühn命名。1891年由普里利欧(Prillieux)和德拉克罗依(Delacroix)发现茎基有担子菌孢子。1904年罗尔夫斯(Rolfs)证实这些孢子是该菌的有性阶段。现定名为瓜亡革菌,属担子菌,胶膜菌目。侵染芽尖,造成缺苗或出土迟缓,薯块上长有暗褐色菌核,中国东北地区比较普遍。马铃薯癌肿病,块茎与匍匐枝上形成表皮波浪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似花椰菜的肿瘤。颜色由白变深褐色,腐败后产生臭味。严重的不能食用。病菌在土中能存活16年以上,是对外检疫对象。过去中国无此病,现已在四川、云南、贵州的一些地区发生。马铃薯粉痂病最早于1842年由沃尔罗思(Wallroth)报道,但病原物的正确名称在1886年由布伦乔斯特(Brunchorst)所定,属鞭毛菌壶菌目。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在块茎上形成浅的凹陷斑,内充满暗褐色孢囊球粉末。该病在福建、广东、湖北一些省份发生。
马铃薯青枯病
1896年史密斯(Smith)最先报道病菌能侵染多种茄科植物。主要在中国南方温暖湿润的省份发生,有上升为这些地区主要病害的趋势。受害后维管束变褐堵塞,造成整株枝叶青枯而死。马铃薯黑胫病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引起,1879年莱因克(Reinke)和伯索德(Berthold)报道过此病,1899年弗兰克(Frank)把黑胫与块茎腐烂联系起来,受病植株矮小直立,早期变黄叶柄向上,小叶沿主脉上卷。茎基靠地面部分变黑变软,并能轻易被拔出。通过种薯和切薯刀而传染。马铃薯环腐病1904年先在德国发现,后在美国、加拿大普遍发生。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各产区蔓延成灾。植株茎叶由下而上萎蔫,叶片变黄,边缘向内卷,病薯的维管束受侵形成一圈奶黄或浅褐色的环腐。
马铃薯软腐病
1901年琼斯(Jones)确定由细菌引起为害。经块茎的伤口、窒息造成的皮孔扩大及其它病害如晚疫病形成的病斑侵入,是水淹地块茎腐烂与窖藏运输腐烂的主要病害。普通疮痂病病原物为疮痂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cabies)。1825年就有文字记载,1890年由撒克斯特(Thaxter)鉴定了病原菌。在块茎上形成木栓化的疮痂,一般不深入到薯肉,但造成商品价值下降。中国江苏、安徽、山东较普遍,东北也有发生。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生产中主要问题之一是种薯退化,可减产30%~50%,甚至更严重,常迫使农民换用种薯。早在1775年就有退化现象的描述,到1910年才开展探索原因的研究。1913~1920年奎杰(Quanjer)确定由病毒引起。对病毒的主要作用已明确。常见的花叶型症状由马铃薯病毒X、Y、A、S、M等单独或混合侵染引起。重花叶病由马铃薯病毒Y引起,为线状病毒,如有马铃薯病毒X则症状更严重,引起皱缩花叶,叶片变小有坏死斑,下部叶片死亡,植株矮小甚至全株死亡,能通过汁液传染,由蚜虫作持久性传播。卷叶病先由奎杰命名证明在田间传染。1920年博杰斯(Botjes)证明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蚜虫为传播媒介。带卷叶病毒的块茎长出的植株矮小,老叶僵硬革质,沿主脉向上卷,顶叶色淡,韧皮部有坏死斑,当年侵染的则在上部叶片直立卷起,色淡边缘带紫色。卷叶病毒颗粒状,不能汁传,由蚜虫作持久性传播。上述所有病毒病都能靠块茎传到后代。
马铃薯纤块茎病
由只有核糖核酸没有外壳蛋白的类病毒PSTV引起,1967年由迪纳(Dienner)和雷默(Raymer)发现并证实。症状主要是块茎变小变长,两端渐尖呈纺锤形。芽眼和眼眉突出,表皮光滑。靠汁液和昆虫媒介传播,并能通过实生种子传到后代。
马铃薯线虫病
主要有金线虫病、根结线虫病。金线虫病造成田间植株成片死亡,而雌虫体附着于根部膨大成胞囊,内含大量虫卵能存活10年,很难根除。在中国尚未发现,是严格的对外检疫对象。
病害控制
马铃薯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窖藏和运输管理等综合措施。①严格检疫,控制危险性病害如马铃薯癌肿病、粉痂病、青枯病等的蔓延;②选用无病种薯,茎尖脱毒或热处理,建立无病良种繁育基地,可预防马铃薯黑胫病、环腐病、疮痂病、病毒病等的发生和为害;③选用抗病品种;④轮作并施用不带菌的净肥;⑤在马铃薯收获、贮藏和运输中应尽量减少伤口,防止病菌的侵入;⑥发病后及时喷药保护。
参考书目
Hooker,W J.Compendium of potato diseases,Amer.Potato Soc.US,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