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有哪些?

 我来答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01-01 · 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毁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在公共场所应注意保护含有自己私人信息的载体(书信、电脑、手机等),不要将其放置在显眼的地方。如果有人偷看了你的私人信息,你可以警告他不要泄露,对造成泄露并对你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可以根据法律让对方消除影响。同样的,无论何时何地,对无意间看到的他人的私人信息都不要随意宣扬。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3153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昆明彩云之南5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福州梦中仙子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苏州天空之城3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还有疑问? 马上咨询31180位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解答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