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为什么还是听不清楚?
2、没有双耳选配助听器。很多人担心,戴一个助听器已经很吵了,戴两个不是更吵吗?这是许多听损患者的误区。听觉系统是一个很好的降噪系统,两只耳朵在接收同一信号时,会有微小的时间差及相位差,大脑可以利用这些差异,辨别出想听到的声音而忽略噪声,也就说双耳比单耳更有效地减少噪声。研究表明,双耳听觉比单耳听觉可多获得5dB的增益,能让人在同等环境下比单耳更容易听到想要听的声音。
3.当初次配戴助听器时,大脑必须学习如何重新理解这些声音,特别是听复杂的语言。如果马上听不懂别人说话、偶尔听不到有些较轻的谈话,请别着急。注意与别人交谈时一定要结合视觉提示,要观察谈话人的面部表情或体态来帮助理解他的谈话。初次配戴助听器时,还会感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古怪,要与熟悉你声音的朋友多练习听说。
对于轻中度听力损失者来说,由于听力损失不大, 在安静的状态下确实可以获得有效的聆听,因在安静状态下一般的言语声都能达到60-70dB左右,大于听力损失的程度,故未用助听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言语可懂度,只是在人多的时候与嘈杂的环境下有听力困难。一般言语情况下对其的帮助就不为明显了,毕竟在一般的生活环境中人们的交流声都可以在聆听范围之上。因此,助听器对听力损失相对重的与对聆听要求比较高的用户就帮助大,对听力损失轻的用户相对帮助就小。
对于老年性耳聋者而言首先应该理解听到、听懂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听到只要助听器功率合适经过有效放大就可以达到,但是听懂则是大脑对声音信息做出的一个正确分析与判断。所以不同老年助听器用户的大脑反应与功能的不同,就会出现使用相同的助听器也会产生不同的助听效果。
对于陡降型听力损失患者而言,由于高频听力损失严重,而人们的言语清晰度又和高频听力息息相关,现在的研究发现还存在耳蜗高频死区的问题,因此佩戴助听器虽然改善了听力,但是仍不能解决听清并达到理解、听懂语言的目的。利用移频达到可听度扩展或者采用ADRO(自适应动态调整)技术也是新的尝试,可见相同的耳聋程度,不同的耳聋性质也是影响助听器效果的重要因素。
初戴助听器,首先应该对助听器要有个合理的期望值,很多人助听器用得好,是他(她)已用了很多年了,而新配者不是戴上助听器就能和正常人一样的,戴助听器是需要一个适应及学习的过程,建议先从安静环境开始,慢慢适应了再过度到嘈杂及复杂的环境之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好掌握好每次佩带的时间从起初的一天佩戴几小时到整天佩戴;一段时间后再找验配师把不足的地方再作调整,这样你的助听器也一定会与其他人一样,成为你生活中的好帮手。
经常看到一些患者在佩戴助听器后,安静环境下助听器的效果还比较满意,当多人谈话时,就会听不清楚,尤其周围有噪声时,比如到公园里、在饭店里、商场和马路上就会听不清楚。限于篇幅,只能就部分问题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以便帮助大家理解和解决佩戴助听器后,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在丰富的声音环境下的言语清晰度。
佩戴助听器后人多或者嘈杂环境下听不清楚,这是个普遍现象。但是实际上每个人的原因是不一样的,千差万别。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以科学、专业的态度,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听力测试、助听器验配调试、助听器效果验证和评估方面,以患者为中心,寻找和解决问题。
很多患者在购买助听器时,会根据朋友、验配师推荐、或者网上的介绍,挑选某个品牌、某个型号的助听器,认为技术好,能听清楚。实际上,助听器是非常个性化的产品,同一款助听器,不同的调试状态,音质千变万化,而且,每位患者在佩戴助听器的不同时期对助听器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感受进行定期的调试,才能达到戴上助听器听得清楚的效果。
初戴助听器的患者,不能急于求成,马上到各种复杂的声音环境下聆听,这样往往不但听不清楚,反而耳朵承受不了,会很累,听不清楚,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要求验配师根据佩戴后的助听听阈、真耳分析、根据嘈杂环境下的模拟试听设定多个聆听程序,患者会逐步改善各个环境下聆听清晰度问题。在此强调的是一定要有客观的仪器测试结果作为依据,而不能仅仅根据患者的描述听得清还是听不清楚来调试。
在嘈杂环境下,助听器的方向性麦克风技术可以改善聆听清晰度。但是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要把环境中的主要噪音源放在身后,面对要聆听的言语声,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噪音环境下的言语清晰度。
患者本人要有意地锻炼在嘈杂环境下选择性聆听的能力。很多神经性耳聋患者,一方面听力下降,另一方面,排除干扰信号、选择性聆听目标信号的能力也下降了。尤其是长期耳聋患者、高龄耳聋患者,这种能力退化的更加明显,对信噪比的要求更高。如果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排除干扰声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戴上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下的言语清晰度会明显提高。
助听器的保养不及时、不到位,效果越来越差,导致 听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