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国人重农抑商政策?

 我来答
八桂十四城
2023-01-24 · TA获得超过12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45
展开全部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当中,四民制度贯穿始终。所谓四民,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四种公民,即士、农、工、商,除此以外,还存在许多“贱民”,他们比四民阶层更低,归为“贱籍”阶层。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于平民职业的基本划分,同时它亦是国家百姓的总称,可以说,四民就是国家的基石。不过职业的种类极多,为何中国古代社会阶层专门将平民们划分为士农工商呢?

古代所谓四民,经指做官的、从农的、百工、经商的。“四民”一词最早出现在《管子》,其文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士农工商谓之四民,其说始於管子。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把人民分为四等,分别为“士农工商”,封建社会中,商人的地位一直是处于最末端的。

士:指的就是读书人,士大夫。读书人是有机会当官,成为统治阶级的,因此,士被排在了第一位。

农: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平民大多是农民,而统治阶级的财富大都来自于农民的赋税,所以统治者会鼓励平民务农,农民的地位自然会更高。

工:指的是百工,也就是干技术活的。这些人不直接参与粮食生产,但很多地方却离不开他们。比如制作衣物,陶瓷等等。

商:指的就是商人了。在古代士大夫眼里,商人就是投机者,并不能给社会带来实际价值,因此地位低下。


四者地位的排位究其原因,应该有三个:

一、经济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即便到现在也是如此。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能够自给自足,商人却不能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被人认为是投机取巧的人,不被人待见。

二、政治原因

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制,拥有极大财富的只能是统治阶级,而商人却利用特有的手段,聚集到更多的财富,与统治阶级同样享受,自然不被统治阶级认可。同时,商业发达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从事商品经济活动,会大大减少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使田地荒芜,因而会被统治阶级打压。

三、文化原因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讲究血缘与宗法制度的民族,有着严苛的伦理文化秩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要求“均平”的伦理文化,而商业经济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时刻威胁着小农社会均平、宁静、停滞的生活伦理。只有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才能保持平静,这与统治阶级的要求和社会要求相符。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