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种子是指哪些方面?
人工种子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手段,育成具有完整个体结构的胚状体,然后在其表面包上一层有机化合物作为保护胚状体并提供营养物质的种皮,继而获得可代替种子的人工培养物。目前,已获得人工种子的植物有胡萝卜、芹菜、苜蓿、水稻、番茄、莴苣、花椰菜、玉米、西洋参、山茶等,现除人工种子的包囊材料及包囊方法外,还有苜蓿、芹菜、圆白菜和莴苣等培养分裂组织的方法在美国或日本获得了专利。
人工种子的生产一年四季皆可进行,需用的空间小,也无需占用很多土地,而且胚状体在培养过程中又具有繁殖速度快、数量多等特性,因此,人工种子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日本的麒麟公司和美国生物投资、植物遗传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他们利用人工种子大量繁殖了栽培芹菜、莴苣F-1代杂种和水稻新品种,1克愈伤组织培养6个月后,芹菜能形成1000万个胚状体、莴苣能形成10万个、水稻能形成250个。
人工种子的生产要达到全面实用化阶段,首先必须获得大量同步化的胚状体,其次必须掌握胚状体遗传变异的抑制技术,另外还必须改进胚状体的包囊材料和包埋方法,最后还必须研究提高人工种子成苗率的技术。袁隆平培育中国杂交水稻
中国科学家袁隆平1964年首先开始进行水稻杂交研究。为了培育不育系,袁隆平在水稻扬花季节,在稻田里寻找到一棵不育株,在短短几年之内先后用了上千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组合,但由于材料亲缘关系太近,因而未能把不育特性保持下来。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李必湖来到海南岛寻找野生稻。同年10月23日,李必湖在一片沼泽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梦寐以求的雄花败育的野生稻?简称“野败”)。他们把它栽在试验田里,精心培育,又进行人工授粉,终于获得了一些种子,为三系的选育成功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1971年春,中国农业部把杂交水稻列入重大科研项目,“野败”分送南方10省市20多个科研单位进行研究,组织科研攻关。先后使用上千个品种,做了上万个杂交组合,与“野败”进行回交转育。1972年,江西萍乡市农科所颜龙安等育成了第一批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解决了第二个难题。为了寻找“恢复系”,人们选用了国内外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和筛选,找到了100多个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等先后在东南亚品种里找到了一批优势强、花药发达、花粉量大、恢复率在90%以上的恢复系。三系终于配套成功,育成了首批具有强大的优势和独具特点的杂交水稻。由于袁隆平对中国杂交水稻的巨大贡献,1981年6月6日,袁隆平等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袁隆平被称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萤火虫的基因植入玉米
美国科学家用“基因枪”把基因子弹射入玉米细胞内,获得了改变了遗传性状的玉米植株,这种植物能够把它们新获得的基因传给下一代。
在美国农业部和孟山都公司的研究项目中,科学家们转移了两个基因:一个基因是可以让玉米细胞在存在生长抑制剂的情况下生长。另一个基因是从萤火虫基因中获得的,它使玉米细胞发出很微弱的、肉眼看不见的光。
迪卡尔希公司的科学家转移了一个使玉米细胞能抗某种农药的基因。这项基因转移技术将使得能够把遗传技术应用于玉米,使科学家们能够较快地培育出新的抗病虫害和抗农药的玉米新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