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有哪些类型
2020-01-20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水土流失的形式包括水的损失(蒸发损失、径流损失、深层渗透损失)及土体损失(或称土壤侵蚀)。土体损失又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化学侵蚀等形式。
(一)水力侵蚀
由水力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蚀。因侵蚀作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面蚀、沟蚀及河沟侵蚀3种。①面蚀:包括溅蚀、片蚀及细沟侵蚀。面蚀的速度一般较缓慢,难以被人发觉。它使土层变薄,土地退化。面蚀又可分为耕地面蚀与非耕地面蚀(即鳞片状面蚀)。②沟蚀:又称线状侵蚀,包括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③河沟侵蚀(也叫荒溪侵蚀):在山区小河沟,由于山洪暴发而产生的侵蚀作用。河沟侵蚀作用并不一定每年发生,但河沟侵蚀的强度大,危害大。河沟侵蚀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流水对河沟底部的下切侵蚀、侧向侵蚀以及山洪、泥石流的破坏作用。
(二)重力侵蚀
土壤、成土母质或风化岩体在土体水(或入渗水)和重力作用影响下发生的侵蚀现象,例如,滑坡、崩塌、泻溜等。
(三)混合侵蚀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营力引起的土壤侵蚀作用。在水力与重力作用下引起的混合侵蚀形式有泥石流、崩塌等。
(四)风力侵蚀
以风力作用为侵蚀动力,破坏地表土壤、母质或其他组成物质,并使之转运和堆积的过程。
(五)冻融侵蚀
在水的冻结和解冻的物理变化作用下造成的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冰川地区。
根据外营力在某一区域作用的大小,可将中国划分为三大水土流失类型区。
1.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发生于气候干旱、雨量较少的沙漠地区。大部分年降水在200毫米以下,气候变化剧烈,蒸发量大,一般在1400~3000毫米,风力强劲,造成强大的风力侵蚀。中国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内蒙古、东北西部等地的风沙地区。
2.冻融为主的类型区
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有现代冰川的高原、高山地区。
3.水力侵蚀(包括重力侵蚀和泥石流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除以上两个类型外,所有山区、丘陵地区均为此类型区。中国水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有150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5.6%。大体分布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连成一条线的以东广大地区,包括有西北黄土高原、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区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其周围地区丘陵和云贵高原。其中的黄土高原区绝大部分处在黄河中游,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很广,以下述4个地区较为重要:①西北黄土地区:这个地区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陕北长城以南,秦岭以北,人们称为黄土高原。它的面积约有58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千米。黄土具有质地匀细,组织疏松,大孔隙构造和迅速分散等特性,加之地形破碎,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因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这不仅给黄土高原的农、林、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也给黄河的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每年流经三门峡的泥沙有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床每年淤高约10厘米。黄河下游的大堤每10年要加高1次。黄土高原按照水土流失类型和侵蚀地貌特征等因素,又可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阶地区、土石山区、风沙区等。②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南方12省、自治区,水系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即热带、亚热带地区。植被较好,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土壤主要为红黄壤。现有红黄壤坡地约1.8亿亩。这个地区由于人多、耕地少、山大坡陡,雨量充沛且多暴雨,植被一旦破坏,在高雨量的冲击下,就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大幅度减产。例如,湖南省每年大约要流失表土1.7亿吨,相当于冲走了80万亩耕地的耕作层。红黄壤丘陵山区又可按母质侵蚀程度分为花岗岩侵蚀区及紫色页岩侵蚀区。③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地区:分布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黑土土质肥沃,宜于作物生长。但是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黑土层年平均冲刷深,一般在0.3~1.0厘米,风蚀地区年吹蚀表土0.2~0.3厘米。黑土地区的漫岗,坡度多在10°以下,大部分为1°~5°,坡长300~500米。④华北土石山区:包括北方的土石山区,例如,太行山、五台山、燕山、沂濛山等,水系为海河及淮河流域。海河流域山区面积约占流域面积的53.2%,丘陵山区大都是光山秃岭,植被稀少,尤其以永定河流域植被为最少。加之山高坡陡,降雨集中,降雨强度大,水土流失较严重。海河水系每年平均总输沙量约1.6亿吨,年平均侵蚀模数1130吨/平方千米。官厅水库至今已淤积库容25%。据有关观测资料,永定河官厅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44千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