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喝水就有尿和喝水没尿的人,哪个更健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几类人。有的人只要一喝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想上厕所;还有的人喝很多水也不会产生尿意。那么这两种人相比较的话,到底哪种人会更加健康呢?其实答案很简单。
根据营养膳食宝塔要求,每个人一天要摄入1500毫升左右的水,而且正常人每天大概需要排尿4-7次,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人体内的水液平衡。但是我们每个人对于水分的吸收和代谢的速率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喝水之后代谢速度会很快,过不了多久,就会排出体外。但是有些人喝很多水,却能长时间不排尿。
这和我们每个人的生理结构有关,因为每个人膀胱的大小都是不同的。有的人膀胱比较大,就能储存较多的尿液,有的人膀胱比较小,只要有少量的尿液就会刺激到膀胱,想要上厕所。另一方面,每个人的括约肌松弛程度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的膀胱都可以收缩,有的人收缩程度大,就能很长时间不去厕所。而有的人括约肌比较松弛,一有尿就忍不住想去厕所。
其实这也和我们平时的习惯有关系。拿起夜来打比方,有的人从来不起夜,没有晚上上厕所的习惯,但是有的人每天晚上睡着之后都会被尿憋醒,起来去厕所,回来才能继续睡觉。这就是习惯,有些人习惯了起夜就很难改掉这个习惯。
至于这两种人哪一种会更健康,其实没有标准,这只是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而已。膀胱大、收缩能力强的人往往比膀胱小、括约肌松弛的人能储存更多的尿,膀胱小的人尿意当然会更加强烈一些,多长时间排一次尿其实和健康与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排尿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些人喝一点水就会有尿意,而有些人喝了许多水也不会产生尿意。有人说这是跟我们身体的肾脏有关系,那究竟是哪种情况的人身体比较健康呢?排除身体肾脏功能不好的情况下,人们喝水决定排尿的多少主要是我们身体当时的水合状态和膀胱贮存尿液容量的大小,以及膀胱的敏感度来决定的。
一、与身体的水合状态有关水合状态很好理解,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缺水的程度。有些人一天要喝很多杯水,这时人体就会保持非常好的水合状态。如果水合状态达到饱和,这时我们再饮用大量的水,尤其是不爱喝一些带有盐分的水时,平时的水就会将我们身体的血液稀释而造成血浆的渗透压下降,导致尿液的产生,所以就会一喝水就有尿的情况发生;而一个人如果不喜欢喝水,身体就会经常处在缺水的情况,这时如果饮用了水,水分产生要平衡血浆渗透压,然后才会将血液稀释引起尿液,所以喝了水后也不会立刻有尿的情情况产生。
二、与膀胱容量大小和敏感度有关当我们饮用的水进入身体的肾脏里面会形成尿液,这时并不会直接的排出体外,这些尿液会暂时的贮存在我们身体的膀胱里面,等到达一定的量时才会排出我们的体外。有一些人的膀胱天生敏感,这时只要有一点点尿液膀胱就会产生尿意,从而导致身体无法控制而频繁的排出尿液,所以这些人一喝水就会有尿意的原因。还有些人天生的膀胱的容量就比较大,肾脏产生的尿液进入膀胱不会很快的到达排尿的临界点,要经过多次的产生尿液才会到达排尿的位置而将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这类人喝了水也不会立刻排尿。
从以上的情况看出,排尿的情况要看我们身体里面当下的水合状态度和身体膀胱的敏感程度和膀胱的容量来决定的。而一喝水就会产生尿意和喝了很多的水也没有尿意的现象,并不代表着一个人是否健康。只要人体在24小时以内可以排出尿液就不会对我们身体的肾脏造成影响,反之在一天内没有排尿就要去医院检查看下是否有身体方面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