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精巧结实,为什么现代不采用了呢?
大多数榫卯连接很难通过简单的模具机械成形,结果就是成本上升。我们不得不承认,只有少数木匠和这些榫卯接合的制造技术,在家具书房的工厂里,十级木匠的工资从1.2W到2W不等,即使是十级木匠,也要花半天时间才能做一组宗桥榫。
由于榫卯成本高,对材料硬度或材料价值的要求也很高要么像桃花心木一样硬,要么像金丝雀一样好现代木结构对此问题做了很多改进,如采用金属连接件代替木力传递,采用一些改性工艺处理木材,提高木材在不利条件下的强度。
这些材料可以承载榫卯的价值,而且进一步在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红木家具的价格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现代建筑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一方面原材料供应量大,另一方面材料的使用寿命长。因此,现代建筑中榫卯结构的少用不是其自身的原因,而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时代的一系列选择。
在旧的束缚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更多的继承和创新,正方形闪烁,正方形闪烁,在调整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时,仅考虑弹性相中的应力和张力,并且简单地解释了不利的应力状态,因此独立于各向异性及其组合而产生预应力。
更希望在机械化的进程中,尽可能将更多优质的榫卯与手工分开,使榫卯家具和产品更容易回归人们的视线。
2018-06-11 广告
现代工业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标准件的使用,比如某个靠螺栓螺母连接的地方,万一失效了只要采用的是标准件就可以迅速进行更换螺栓螺母继而恢复使用(甚至使用者本身就可以和五金店打交道买到标准件),大大提升了维修效率。但如果采用榫卯结构,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成本就高多了,需要将整根梁或者材料进行更换,而且效率明显降低,而且这种情况下使用者自身是没有办法维修的。
这里就必须提到木材的稳定性。木材在一年四季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会发生收缩等尺寸变化。榫卯结构连接处均为木材,湿度温度变化后整体呈等比例收缩,所以连接尺寸及紧密程度不会发生变化,整体不会松动。而五金件家具连接处为木材和金属,金属收缩率和木材相比可忽略不计,木材收缩五金件尺寸不变连接处就会形成缝隙,整体松动。
对于现代科技来说,榫卯完全不是事,人工可以做到的榫卯,机器完全没压力,反而是机器稍微抖点机灵,弄个带点变化的榫卯,估计最牛逼的木匠也基本上傻眼!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说,机器做实木榫卯不管是从难度,速度,质量,效率等方面完全吊打木工没商量!
为什么现代工业没有大规模应用实木榫卯呢?第一个主要原因是——物流,实木榫卯必须借助胶水的粘合才能达到预期的强度,否则就算你用过盈榫卯,一样经不起时间的考验。那么带来另一个问题:榫卯家具必须整装,例如一个榫卯结构的餐桌,基本上包装后体积在一个多立方,你从广东发货到北京,物流费用在300到500不等,为了避免腿断还得打木架保护,又多花一百多。
而拆装的餐桌,广东发北京,估计也就一百块搞定。费用凭空多出三五百块。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不是包车运输,整装家具的运费基本上要占到家具价值的15%到20%,对于现代工业来说,这个比例很可怕。外观相同的餐桌,一个卖1300,一个卖1800,就算你是榫卯结构的忠实的拥趸,八成你会选择1300.所以情怀很重要,唯独在金钱面前它不重要!想起宜家的崛起就是跟家具结构的改革有关,有兴趣可以去搜相关内容!
第二个原因是生产成本的影响,首先榫卯用材比较多,木头是减加工方式,榫卯的配合区域,就需要去掉互相干涉的部分,简单理解就榫头那一段是多用的材料,一个木方500MM,两头各多出25MM的榫,材料已经要多消耗10%了.另一方面加工这个榫卯,又要额外的机器和人工。最终榫卯家具整个费用至少又要多出%15到%20。
影响榫卯应用范围的两个主要因素其实都跟钱相关,两个因素叠加,基本上到手价格在1.5倍甚至翻番。当然,你为了抖情怀找高手定制,或者你购买小众设计师品牌,那不叫大规模应用,跟题目无关!另外,现在流行看法是榫卯结实,其他的连接方式都是渣渣,这个观点实在不敢苟同,结实不结实是需要数据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