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的抑郁症的人?
我曾经以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是有这个想法,就能付诸行动,而与人相处很多时候也是一件开花便能结果的事情。
你付出了时间与真诚与人相处,俩人就有较大概率变得熟络,甚至亲密起来。
后来我发现,基于各方面的差异,与人打交道并不是容易的事,共鸣二字若是去计较,与大多数人,在很多时候,快乐是无法感同身受的,悲伤也不可能共同分担。
在你感觉舒心的时刻,是很难愿意把自己代入别人的痛苦中去的。
怎样帮助得抑郁症的人?
抑郁症是抑郁情绪的积累而产生的,抑郁的人多半觉得孤独,害怕被抛弃。
旁人能做的,就是生活中多肯定他,表现出支持与鼓励,陪伴他,让他不觉得被全世界抛弃。安慰这件事,就交给心理医生吧。
安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件很难做好的事情。
承认一个人的痛苦,并且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陪伴他在痛苦的状态里是一件需要专业训练的事情,并不仅仅是热心肠就足够了。
还需要耐心、热情、勇敢。
这个过程太漫长,你需要知道“是什么”与“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办。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这几个特质,也没有关心他到这个地步,还是别帮倒忙,让他去看医生吧。
一个抑郁症患者,与心理咨询师打交道时,会与这位咨询师保持长期的联系,因为他们互相了解,这个“治疗”过程才能有所成效。
希望患上这个普通的平常的病的人呐,可以痊愈。
抑郁者的所有感知无不表现为负向情绪和认知:我不该,我不如,我不行,我不爱,我不能,我不。。。甚至更严重的负向情绪或认知
所以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更多的为自己或对方使用,我(你)应该这样,而不是我(你)不应该这样。拒绝接受“不”
第二: 情感陪护对抑郁个体的作用:作为影响个体情绪的重要外部行为,情感陪护对个体恢复自我价值认同,意义非凡。对个体进行情感陪护,主在对个体施以正向情感行为的外部牵引,以期使个体自我感知获得由外部认同引发的自我意识认同,从而使个体获得愉悦感和自我存在感(自我价值)。
针对性补充:职业女性由于生育本身原因,可能使其暂时自我感知失去社会价值认同。所以家人当加强情感陪护,以期使其获得情感价值认同。减少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性。
第三:有关外界行为辅助:在个体康复过程中,外界行为辅助及其重要,外界(医生或家人)首先应当个体的行为加以肯定(无论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因为行为本生就没有对错只有主观感觉)。并对个体的情绪的正常宣泄给予理解和肯定。因为对个体的自我行为肯定会增强个体自我意识暗示,以提升个体的自我意识,恢复存在感。美的自然环境及良好的人际氛围对个体康复的作用同样的重要,这种环境能使个体情绪免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剧烈波动,从而影响个体行为。还有就是药物辅助。
第四:如果家人或者他人想安慰抑郁患者,请你把他(她)视作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对他们的任何行为或想法都要给予肯定和理解的表示(记住,我这里所说的是表示)。因为这对他们恢复自我意识认知及信心非常重要,不要用理性的鼓励去激励他们,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
第五: 某种绝望的情绪有时会卷土重来,因为自我意识暗示(情感暗示)具有惯性,所以,有时候她会在你的脑海里卷土重来(记得有个心理中医叫他小火苗),但随着反相(这里为正向)自我意识暗示(或外部牵引)的长期性,这种绝望情绪(意识)重归的频率会越来越少,并且存在的时间越来越短以至于最终消失。
有些时候有些个体会认为自己不是原来的自己,原来的自己找不回来了,他们会认为是自己得了病,其实这就属于认知的错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意识也不例外。如果你感觉变得不快乐了。这种感觉太正常不过了,这是人的正常情绪,因为外部条件变了,以前使你快乐的因素暂时不存在了,所以需要重新树立价值目标。
之所以个体认为自己病了,其深层次原因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否定,不愿承认现在的自己。实质是他不愿意接受现实状况。是个体未能从意识形态进行正确认知。
第六:有关正确认知的恢复。 正确认知的恢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自我认知的调节。在理性状态下,不要把某些情绪、行为或者是生理状况主观的跟‘’抑郁症‘’相联系,因为这种暗示会形成自我意识的否定,加重抑郁情绪。所以只要你理性自然的对待不良情绪或者生理反应,久而久之形成正确的认知惯性,不经意间所有的症状就都消失了。
大概就先这么多吧,如果想起其他的,再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