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转化是什么样的?
2011年,一封泛黄的信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1688年,来自法国的路易十四亲笔写下这封信件,他在信中写道:
至高无上、伟大的王子,最亲爱的朋友,愿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获知在陛下身边与国度中有众多饱学之士倾力投入欧洲科学,我们在多年前决定派送我们的子民——六位数学家,以为陛下带来我们巴黎城内著名的皇家科学院中最新奇的科学和天文观察新知;但海路之遥不仅分割您我两国,亦充满意外与危险;因此为了能满足陛下,我们计划派送同样是耶稣会士,即我们的数学家们,以及叙利伯爵,以最短与较不具危险的陆路途径以便能率先抵达您身边,做为我们崇敬与友谊之表征,且待最忠诚见证者叙利返回之际能发表您一生非凡的作为。为此,愿神以美好成果使您更显尊荣。1688年8月7日写于马利,您最亲爱之好友路易
路易的代表团带着这封信件打算经俄国出发到清朝,但却被年仅14岁的彼得大帝遣返。这封未寄出的信件保留至今,算是那个辉煌的年代的一个记忆。
时年,路易十四48岁,康熙皇32岁。
这两位帝皇在隔着千万里的距离通信,铸下一段令后人侧目的友谊。
中国热 法语为chinoiserie
那时正是东西方的黄金年代。
西方人沐浴在启蒙运动的光辉中。
东方人口暴涨,康乾雍盛世成为了中华帝国的绝唱。
但两个文明却分道扬镳。在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帝国的形象在西方人眼中直转而下,从仰望到鄙视。
发生这一切的时候,那时候绝大多数中国人,甚至都不曾知晓。
他们爱我们,我们不知。
他们骂我们,我们亦不知。
这就像一个乡村的爱情故事,一个贫弱的男孩曾经朝思暮想村头扎马尾辫的大眼睛姑娘,后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应该能猜出不少。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转换,也不过是一段单相思诱发的情史。
1299年,久经战火的威尼斯和热那亚达成了合约。热那亚的狱中放出俩大哥。
一个大哥叫做鲁斯梯,比萨城的骑士,非知名三流作家。
另一个大哥,叫做马可波罗。
这俩狱友为了打发狱中的时间,马可波罗这文盲对鲁斯梯口述了他在东方的见闻,出狱后《马可波罗行纪》大卖,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风靡了整个欧洲。
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怀疑这是不是马可波罗蹲号子闲的蛋疼编出的段子,但其实人家早就回复过这样的质疑了。当时就有人说他这玩意儿简直胡咧咧,还要求他忏悔,马可波罗笑了,他讲:“我所说出来的还不及我看到的一半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可波罗创造了西方集体记忆中的契丹形象”。后来人们这样说,倒是有的八九分道理。
欧洲人相信在遥远的东方,大汗统治下的国度文化昌明、物质丰沛,那里有着能吐丝的神奇小虫,有着翩翩起舞的歌姬和温柔似水的女子,有金银铸成的城池和遍地的香料,还有无数不信仰上帝的子民亟待他们去拯救……
数十年过后,人们还不断往这个集体记忆中“添油加醋”。
苦行僧一样的传教士鄂多立克花了近7年的时间到达遥远的东方,他在病榻前由他人笔录写成了《鄂多立克东游记》,其中证实了马可波罗的许多见闻。他去过北京、广州、杭州,这些极其富饶的城市的、像天堂一样的城市大开了他的眼界,而对于东方的女人,这大哥老不正经的说“她们是世上最美者!”,全然不顾清规戒律。
英国人约翰·曼德维尔爵士也在1322年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离开故土34载,他写下了这本极尽夸饰色彩的《曼德维尔游记》,一时间声名无两,火过了马可波罗。后来他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亚洲旅行家,而哥伦布也将他的游记作为环球航行的有力证明,后来他的读者甚至包括了达·芬奇、莎士比亚以及马克思。
14世纪中叶,意大利人裴哥罗梯在《通商指南》中写:“据商人曾至契丹者言,由塔那至契丹……全途皆平安无危险”。
当奥斯曼土耳其在丝绸之路的末端兴起之时,欧洲人对遥远东方的向往顿时被阻隔。
人们疯了一样的寻找东方,寻找去往东方的全新道路。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历史的轮毂由一段遥远的向往启动,这样的故事其实倒蛮常见,宛如一位贫弱少年因为想要娶心上的村头的那位扎着马尾辫、有着大大眼睛的姑娘奋发图强。
最后那个少年迎娶了曾经暗恋的那个姑娘吗?
呵呵。
曾经的少年提起那位他曾喜欢的姑娘,大多会讲:“年少无知罢了。”
17世纪,欧洲人高呼理性,启蒙运动到来了。
吊诡的是,在启蒙运动里,中国被想象成为一个很理想的国度。在伏尔泰、孟德斯鸠的著作里边,中国被认为是个样板,其中又不乏夸张和不切实际的想象。 比如接种牛痘,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就有这种习惯(指种人痘)。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真相是怎样的?1678年,康熙皇帝儿子“出痘”,他请了一位叫做傅为格的候补知县专门负责给皇室接种人痘,效果不错,后来又找来江西的医生朱纯嘏,他在1713年编撰了一本《种痘全书》,并在一生中为八九千人种了人痘,只有二三十人无效,临床效果倍儿棒。康熙皇帝在民间放榜文《力劝普种痘花法》,又创设种痘局。
后来在史籍中,我们发现俄罗斯人也曾经到中国来学习接痘的方法,后来经过土耳其传到英国。英国出了一些职业的种痘人,包括一个名叫琴那的乡村医生,后来这个大姐经过一个挤奶工的启发,发明了牛痘,取代了中国人的人痘法。
但实际上,很难说“中国人一直有这样的习惯”。康熙年间只能说发现了种牛痘的方法,离大规模普及差得远,不然为什么到了近代许多慈善家做慈善的时候仍然把种痘放在首位呢?这说明提升到“习惯”这个上面来说,显然是欠妥的。
在他们的著作中,这样因为遥远产生的误解比比皆是。这就好比村头那个姑娘一个月才给家里洗一回衣服,剩下都是她母亲做的,但那个少年只见了她做家务的时候,于是乎就给她下了个结论“真是个贤惠的姑娘!”
路易十四宴会画像
而在当时西方人的认知中,东方的帝王被认为是柏拉图理想国中哲学王的存在,他由理性训练而成,不受神性的束缚。
金灿荣教授曾经在演讲中幽默的讲:“我们生活在中国知道,就是他那个理想的皇帝是没有的,中国500多个皇帝,大部分是傻瓜坏蛋,但是在他们的著作里面,中国皇帝就是哲学王,我们看了都脸红。”
人们疯狂的模仿东方。
在1700年1月7日的法国宫廷聚会上,路易十四穿着中国服装,坐着八抬大轿出场,贵族们亦同时穿戴着同款服饰。这只是欧洲东方热的一个缩影,在不少画家的画作中,我们都能发现中国瓷器的存在。
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光荣”的词条中写下:“世界历史自中国始!”,在《风俗论》中他写:“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篮,东方给了西方一切!”
无论是物质昌明的东方世界形象,还是被当做先进文明代表的东方世界形象,这一切,事实上都与我们无关。
这只不过是他们描绘的一个“他者”的形象,用来批判欧洲的社会现实。他们必须要找到一个足够先进、足够昌明的“他者”,通过塑造“他者”的形象来树立榜样,批判自我。
这个“他者”的形象必须是理性的,是超脱于宗教思想之外的,因为他们希望通过理性管理社会。
这个“他者”的形象必须是充裕的,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应该充裕,因为这能体现理性管理社会的巨大好处。
而中国,恰好有这些形象的影子,我们也不能对此反驳。
当时的法国作家格雷姆曾说:“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华帝国获得人们的特殊的注意与研究……中国太遥远了,没有人去过也没有人能对他们的报道提出异议。然后是哲学家运用这些报道,从中提取各种有用的资料,来批判自身社会的弊端。”
你看,还是有人看的很清楚的。
后来撰写《东方学》的爱德华·W·萨义德曾给出这样的结论:“主流流行的东方观念只是欧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的帝国主义活动与价值观全盘西化的伴随产品,并非存在于彼岸的那片真实的东方。”
于是乎,一旦这样的形象不能为欧洲的发展服务,他的形象就会发生倒转。
那个来自农村的贫弱少年考上了知名大学,被城市的浮华和知书达理的姑娘深深的吸引,他想起了那个曾经那个魂牵梦绕的姑娘,顿时蒙上了一层灰雾,少年曾经忽略她的不完美、她的种种缺点,这时顿时“暴露”在她的眼前。
少年想了想,这个姑娘真的还是我喜欢的姑娘吗?
村头扎马尾辫的大眼睛姑娘并没有变得讨厌,变得只是这个少年而已。
18世纪,正是中国热的鼎盛时期,而仅仅在50年不到的时间里,对东方文明的崇拜一下子转换为贬损, 转换之快令所有研究这段历史的人瞠目。
实际上这样的批评早已有之,卢梭曾在《新爱洛依丝》中对中华帝国这样批判:“他们书卷气十足,生活散漫,表里不一,十分虚伪;他们话说的很多,但没有实际内容;他们心眼很多,但没有什么天才;他们虚有其表,思想极为贫乏;他们对人有礼貌,也很殷勤;他们处世很圆滑、很奸诈;他们把做人的义务挂在口头上,装出一副很有道德的样子;他们的所谓人情味,只不过是对人打个招呼,行个礼而已。”
看起来似乎是经过独立思考的,卢梭可能看出了在中华帝国晚期道德政治下的双重人格的典型困境。但其结论亦不是客观的,只是从这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而后来的西方人为了贬损这个形象,他们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说他停滞就好了。
你看,我们天天在进步,天天在更新,然而那个东方世界却数千年如一日的停滞和轮回。
于是乎,加上一个小小的词语,那些曾经看起来智慧的举措,都成为了僵化和腐朽的象征。而东方这个“他者”的形象,也变成了证明他们文明成就的一种工具。
停滞落后腐朽的东方文明形象,有利于证明欧洲人自己已经足够先进、足够发达、取得了足够的成就。
法国哲学家杜尔阁在1750年曾言:“理性与公正一旦定格,就会像中国那样使一切僵化不变,相反,不完善的也就不会停滞。”说这话只是为了证明他所谓“进步”的历史观。
德国哲学家赫尔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说:“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有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就如冬眠的动物一样。”
于是乎,中华帝国所有的缺点一时间被暴露出来,酷刑、愚昧、腐朽……
欧洲人兴高采烈的欢呼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反弹成为欧洲中心主义观点,实际上这种欧洲中心主义从他们学习东方伊始便存在。
尽管,他们汲取了东方文明优越的成分,比如英国和美国学习了科举考试创造了现代的文官考试制度。而所谓“停滞的中国”取得的成就更是不容小觑,他的人口翻了两倍,达到了三四亿的规模,国民个人收入水平和欧洲也相差无几。我们的文明只是在我们的发展方向上迈出了一步,尽管缓慢,但我们仍然不能忽略他有自我突破的可能。
你曾经爱我时,我不曾知晓。
你后来骂我时,我更不曾知晓。
少年最终迎娶了一个中产阶级女,她知书达理,工作稳定。而当年村头的那个马尾辫大眼睛姑娘,嫁给了隔壁村的癞子王二。
少年还是会回老家看看,甚至找那个姑娘聊聊,。
少年见姑娘沦为世俗的村妇,大着肚子在村头树下和老娘客拉家常。
她啐的痰越多、讲话中蹦出的脏话越多,少年的心中是越发的高兴。
“真的只是她不好。”
“我不再喜欢她是对的。”
“真庆幸我那么努力,要不然我就得娶她回家了,那真是灾难。”
她的形象,只不过是用来自证我已经长大了,已经成熟了,已经和过去不同了。
最后,留给大家一首德国作家歌德写过的诗歌,留给大家品味
他了解自我和他者也就知道东方与西方不能分离。——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