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通常有哪些特征长大后才会有出息?
1. 会“说话”的孩子
道会“说话”和“会”说话真的不是一回事,从小就能拉开孩子人生差距。
说话是个门道,有些人天生会说话,而有些人一直却学不会。
会说话的人,在幼童时期就表现出惊人的表达力。
小小年纪金句连连令人捧腹大笑,在活泼的同时也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部分会表达的孩子,其实跟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关。
一个不敢说话不爱表达的孩子背后一般都站着一对严厉的父母;
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背后一般都站着一对善解人意的父母。
虽说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和特点。
但你也要接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命运和道路。
而影响他们命运的那个关键点也许就在于孩子的性格和习惯。
与人交流从来都是一门学问,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小到交朋友、班级竞选,大到将来的面试、人际交往……
我们都能看到那些善于表达的孩子做事更顺利、更受欢迎,也会更自信。
2. 懂得“独处”的孩子
不少家长总是喜欢将独处和无所事事画上等号。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独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和素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独处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排除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情当中。
有人曾经和我聊过这个话题:
“家里的老人一天到晚逗娃,一刻不歇,根本不给他自己探索的时间,孩子都烦了转移视线了还要硬逗,我知道这样不好又不知从何说起……”
大人们总是想当然地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却把握不好那个度。
在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待一会的时候关注过多,就变成了一种打扰。
学会独处,影响的不仅仅孩子的性格,还可能左右孩子的未来。
孩子通过与各种人进行交往,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对世界的认知。
而独处则是让孩子有时间去对这些认知进行深入的思考。
只有学会了独处,才能学会辨识是非,学会思考人生。
3. 有专注力
如孩子正在做一个手工作品,家长眼看着就要做坏了,急忙夺过来说:
“哎呀不是这样的,快看看我怎么做。”
本来孩子正在专心致志按自己想法做,结果被家长一打扰,就丧失了兴趣,去玩别的了。
焦虑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
急性子的家长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情绪。
孩子也变得遇事易急躁不安、不能冷静下来专注于解决问题。
如果你家孩子平时喜欢倒腾,摸索。
此时作为父母的你,建议不要加以阻拦,静静地看着孩子就好。
孩子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打扰。
如果打扰后就会影响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孩子在思考的时候,就尽情地让他思考吧。
如果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那么就要父母培养孩子的集中力。
从孩子的兴趣方向开始培养,找到一件令孩子感兴趣的事。
父母带着孩子探索,让孩子在探索中找到乐趣,慢慢放手对孩子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