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每年拿那么多国家资金,究竟为国家贡献过什么人才?

 我来答
伤感小久
2020-10-30 · 辛苦了巨额偶是两的风格
伤感小久
采纳数:106 获赞数:369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清华北大每年拿那么多国家资金却不能为国家带来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大部分清北毕业生出国不归导致的。

对于清华北大毕业生出国不归的问题,有三个方面是绕不开的,那就是“人性”、“物质”、“制度”。

1.人性方面——大多数清北毕业生其实只不过是学习成绩很好的普通人而已。

首先表明立场,作者强烈鄙视那些出国不归的清北毕业生们!不过,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换作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就能比他们强吗?很多人没去,只是因为去不了。

这里要说,既然是普通人,觉悟自然就没有那么高。以自己的收入、房子、车子、生活条件等方面作为了主要考虑也就不难理解。就像古代皇帝的妃子,明明已经有那么多了,可后来者还是趋之若鹜,是同样的道理。

社会风气、许多综合方面也不利于留住清北毕业生,比如戏子们、国足们动不动就年入上千万、过亿,而很多高级专家、学者们的收入则很一般。再加上国内的高昂房价、医疗费等因素,也间接逼着清北毕业生们往外跑。

2.物质方面——薪酬待遇需要钱,科研经费需要钱。

必须承认,这方面发达国家的条件确实比我国好得多。清北高精尖人才,要求的回报高,这也可以理解。不过,只是因为待遇更高,就出了国不愿回来,那实在有些目光短浅。

作为顶尖学府毕业的高科技人才,清华北大毕业生想要出成绩、搞出重大成果的愿望想必更为强烈,那么选择设备更好、经费更足的发达国家,貌似能够进一步增加自己成功的几率。然而现实的结果真是如此吗?大家想一想这么多年来,有没有哪个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国外取得诺贝尔奖、在国外成为某重大项目的总设计师就知道了!估计这些大家基本都没有听说过吧……

原因很简单,在国外公司工作有“天花板”。手握世界领先技术的国外公司是不可能让外国人接触到其最核心的技术的,干到头最多也就是做到普通的中高层,说白了就是“高级打杂的”而已。诺贝尔奖获得者、重大项目总设计师,想都别想!

所以,清北毕业生到国外定居,不愿意回来,恐怕只是多捡了仨瓜俩枣,却丢了成为民族脊梁和真正能够出成果的机会。

不过,话说回来,搞科研确实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

根据《2019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普遍在15%以上,而我国2019年才首次突破6%。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6.0%、11.3%和82.7%。其中,基础研究是探索事物的基本规律,应用研究是确定基础研究成果的可能用途,试验发展是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

而且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也是企业研发投入占大头。2019年企业研发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的比重达76.4%,远超过我国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企业研发的方向主要是产品迭代和工艺改进等,与清华北大毕业生要做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完全不是一回事。

所以,科研经费都没有,你让人家回来干什么……当然,靠着简陋的设备、紧张的经费起家,干出大成果的前辈也的确有,比如三一重工、华大基因等。只不过有这种魄力、意志力、能力的人很少。

好在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快战胜新冠疫情恢复高速经济运行的国家,以这个速度继续发展,用不了多久中国的GDP就能超过美国,成为拥有最强经济实力的国家!在5G方面,中国取得了先机,将迎来今后几十年“国运”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科研条件上,我国如期达到了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随后很快就是腾出手来加大科研投入。薪酬待遇上,今年8月人社部组织实施了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探索高校、研究所等事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改革。

相信有了这一系列的改变,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背景下,出现一波回国潮也并不令人意外。

3.制度方面——制度比自觉更靠谱。

为什么很多人在上大学时很懒散,到了工作单位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效率一下子高了起来,关键就是制度起的作用。考勤制度、奖金激励制度,比各种大道理、自觉性顶用的多。因此我国应当在制度方面,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和约束。

1)“拼爹妈”制度

对于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应该对其子女的高考成绩大幅加分,增加50分、100分都不为过,促使其子女能够进入更好的大学。

清华北大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学生,不是跑到国外不想回来的高智商洋奴。选择对国家有重要贡献家庭的、成绩不错的子女进清华北大,比只凭成绩进清北然后做一些爱国主义教育,更靠谱。因为那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成长。

在历史上,秦国靠制度激励士兵奋勇杀敌、报效国家,战胜了六国的例子最有说服力。在秦国,士兵会根据战场杀敌数量得到奖金和晋升,农民会根据缴纳粮食的数量给予爵位,这些在其他列国都是没有的。现在,这么好的制度不拿来用在我国的人才选拔与激励上岂不可惜。

2)“出国打工税”制度

可以让税务部门制定一套“出国打工税”,对于到国外工作的985、211、双一流以上高校毕业生,根据学校级别、学历级别、出国时间长短等因素进行阶梯式收税。

对于出国工作几年后又回国的毕业生,进行退税,并给予一定奖励。因为国外的工作经验是有价值的。

对于加入外国国籍的毕业生加重收税。对于入外籍且把家人接走达到一定年限的,采取永久禁止回国惩戒。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做有点没人情味,但如果看了“养老院”的例子,你就不会再这么想。在一家养老院里,几乎所有老人的子女都是长时间不来探望,而唯独有一位老人的子女经常来。原因不是这位老人的子女更有孝道,而是老人立下了一个规矩,子女来看望老人一天可以得到500块钱,老人去世后会根据来探望的次数,以及对老人的照顾程度,调整遗产分配的比例。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单靠自觉,很多亲生子女都不一定靠得住,而靠制度还是顶用的多。

最后,相信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制度约束、宣传、社会舆论后,名校毕业生出国不归的现象会得到有效遏制,社会风气也会有所改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