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朝的李鸿章,到底是应该给予肯定还是全盘否定?
当然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另外,不同的事情从不同的时代来看,是有不同的“对”和“错”的,事情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河错。例如李鸿章对待洋人的态度,在晚清时期,他对待洋人采取了友好的态度,因此他被骂作是“卖国贼”,这个骂名从晚清时期一直到近代的历史课本都存在。但我们如何冷静下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骂名之所以骂他,在晚清时期是因为人们认为他亲近洋人,那就是卖国贼。在近代人们骂他,是因为他亲近洋人是在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是把国家的利益放在了首位。
但是到了现代,也就是2020年的今天来看,已经有很多人开始肯定他的作为,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局势中,就像曾国藩说得那样,“洋人也是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法度有着自己的道德,和我们中华男儿一样,都是平等的,因此需要平等的对待,需要友好的态度。
这个“平等”非常的重要。在晚清时期,其实在我国的人眼中,除了我们中国,其他所有的人都是“蛮夷”,蛮夷二字自然是不需要解释的,这种心理上的蔑视不仅仅是深藏在人们心底,更是表现在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不让洋人住进城里。古时候住进中国城里的洋人也有不少,至少在历史书上记录的中国洋人,几乎个个都是住在城里的,但实际上住进中国城内的洋人那是万中无一的,只有极个别有着重大贡献的人才被允许住进中国的城市。
在晚清时期人们这样看待洋人,他们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们觉得自己是对的,因此他们也觉得李鸿章对待洋人亲近,那就是卖国贼。可是用现代人人平等的眼光来看,我们显而易见的发现晚清时期整个中国社会的“眼光”都有问题,整个社会的态度都有问题,错的不是李鸿章,而是整个社会。所以看待李鸿章、或者说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一口咬定他就是好的、或者坏的,在评价之前我们应先确立自己评论他的基础,然后才能从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评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