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说,“自律即自由”,为什么自律才能获得自由?
哲学家康德说:“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而康德所说的自由,和大众所理解的自由可能有所出入。不少人认为,自由就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按照哲学上的分类,这叫“消极自由”,即没有受到别人干涉或没有受到人为束缚。而与“消极自由”对立的,即为“积极自由”。简单而言,“积极自由”就是能够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的生命和决定只取决于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非受他人的意志所支配,说白了,“积极自由”就是“我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 。康德所说的自由即为后者——积极自由,这也是我们在今天这个问题中探讨的“自由”的本质定义。
为什么要区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小明和小红都享有不工作的自由,但因为小明家庭条件一般,工作能力平平,迫于经济压力他还是得每天都出去工作;而小红因为能力突出,经过多年奋斗实现了财务自由,因此可以选择提前退休、也可以选择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在这个例子里,小明的自由就是“消极的自由”,小红的自由则是“积极的自由”。所以也可以说,“消极自由”是被动的自由,“积极自由”才是主动的自由,也是我们应该在人生中努力去追求并实现的自由。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积极自由”呢?康德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自律。这是因为:
自律即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有助于实现自由意志。自律就是对自己进行有效管理,比如通过采用各种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手段,长期性的、积极主动的对自己的时间、金钱、健康、人际关系、工作和生活目标、压力、学习等方面进行管理,以达到提升个人能力、财务状况、健康水平、事业成就、幸福指数等目的。而通过持续的自我管理,个人的聪明才智、身体素质、工作能力、生活智慧、经济状况等都会获得持续的积累与跃迁,与此同时在工作、生活与人生当中如果面临困难与挫折时,个人选择权也会越来越多,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个人的自由意志。
其次,自律才能把握主动权,而主动权意味着自我主宰。
不管是坚持健身、每天读书还是控制饮食、拒绝熬夜,任何一种自律的生活在刚开始时的滋味总是“苦”大于甜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律的生活会像经年的陈酿那样历久弥香。也就是说,自律的生活就像老一辈人教育小辈时常说的那样,是先苦后甜的。这是因为,通过自我克制隐忍、不断学习成长与持续改变提升的自律生活,个人可以最大程度的掌握工作、生活乃至人生的主动权,实现自我主宰。而不自律的人生,虽然眼下是轻松愉快、洒脱肆意,但是因为贪图一时的轻松、享乐,主动放弃了学习成长和提升自己的权利,最后必然囿于能力所限,失去自由,只配享有被别人束缚或者依附于别人的被动人生。
最后,自律是最大的自由,而自由是获得幸福人生的基石。
生活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今,个人是无法获得绝对的自由的,但通过自律,个人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自由。通过坚持健身,个人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健美的身材、超越年龄限制的身体素质;通过坚持读书,个人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超群的智慧和超越年龄的人生阅历;通过坚持理财,个人可以规避财务风险、持续积累财富……总而言之,通过选择一种自律的生活,个人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而可以自由的主宰自己的人生,则为我们通向幸福之路指明了方向。
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