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都具有什么性质
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是一种性质,不是本质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在传播的行为上表现波的性质,典型的就是衍射和干涉光在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行为上表现为粒子的性质,例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其作用表现的与粒子行为一致,光子具有动量和能量,和物质作用是也满足能量守恒、动量守恒。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微观粒子运动特点作无规则运动。借助微波将这种无规则运动变为有规则的运动即分子高速振动,分子间相互撞击,分子与内部空气产生的位移都叫摩擦。这是微观粒子运动最疑惑的特点。
专家在解释微波炉加热原理时,说到微波直接作用到分子使分子产生高速振动,振动产生摩擦而发热,导致物体自身发热,物体内的分子一直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观粒子
2024-02-20 广告
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都具 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特性是:
1、粒子都是不断地运动着的;
2、粒子都有质量和体积,但两者都很小;
3、粒子之间都有间隔;
4、同种粒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的性质不同。
19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用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他用点光源发出的光,穿过纸上的两道紧挨着的平行狭缝后,投射到屏幕上,在屏幕上形成了一系列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只有波动才能产生干涉条纹,所以光波与我们常见的水波一样,是一种振动。
一束光通过狭缝后,分裂成了两束光,它们同时通过两条缝,到达屏幕的不同位置时,如果两列光的振动方向相同,相加后强度就增大,更加明亮;反之,强度就互相抵消,显得暗淡。
这样,在屏幕上便有了明暗相间的条纹。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证明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但是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令人信服地表明,光能够从某些金属中打出电子,而且是一个光子打出一个电子,从而说明了光也具有粒子性。
物理学家认为它既是波,又是粒子,这叫作光的“波粒二象性”。
扩展资料
为了从量子理论的观点观察世界,为了沿用量子力学的术语和规律,我们有必要首先把事物“微型化”或“粒子化”。
即,把世界上一切可以感受到的有形物体(包括动物和人在内),以及事物、事件的载体,都统统看成量子力学意义上的微观粒子。
量子力学研究的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波动性和粒子性;同样,被我们粒子化了的世界事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波动特性。
为此,我们不但要用粒子的观点描述事物,还需用波动性的模型说明事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微型粒子
波粒二现象。
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1892~1987)在1924年提出一个假说,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他把光子的动量与波长的关系式p=h/λ推广到一切微观粒子上,指出:具有质量m 和速度v 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 跟粒子动量mv 的比,即λ= h/(mv)。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
扩展资料
物质世界有两个极限尺度,那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小宇宙”如同神秘的潘多拉魔盒,珍藏着众多形形色色的微观粒子,并成为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类向微观世界的进军,伴随着一种又一种神秘粒子的发现——分子、原子、原子核、轻子,夸克……
每一种微观粒子的惊奇发现都是人类向微观世界迈出的一大步,每一种微观粒子的闪耀登场都让我们更加见识了世界的奇妙,每一种微观粒子的认识过程都是科学巨人们的辉煌奋斗史,每一种微观粒子的应用都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了重大变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微观粒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波粒二象性
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就是在“波粒二象性”中,更多表现为“波动性”的粒子,一般体现为物质波长较长。电子及电子以下(中子,质子,离子,分子是实物粒子)都可以认为是微观粒子。
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就是在“波粒二象性”中,更多表现为“波动性”的粒子,一般体现为物质波长较长。物质世界有两个极限尺度,那就是“小宇宙”和“大宇宙”,“小宇宙”如同神秘的潘多拉魔盒,珍藏着众多形形色色的微观粒子,并成为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人类向微观世界的进军,伴随着一种又一种神秘粒子的发现——分子、原子、原子核、轻子,夸克……每一种微观粒子的惊奇发现都是人类向微观世界迈出的一大步,每一种微观粒子的闪耀登场都让我们更加见识了世界的奇妙,每一种微观粒子的认识过程都是科学巨人们的辉煌奋斗史,每一种微观粒子的应用都给我们的文明带来了重大变革。
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指的是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这意味着经典的有关“粒子”与“波”的概念失去了完全描述量子范围内的物理行为的能力。爱因斯坦这样描述这一现象:“好像有时我们必须用一套理论,有时候又必须用另一套理论来描述(这些粒子的行为),有时候又必须两者都用。我们遇到了一类新的困难,这种困难迫使我们要借助两种互相矛盾的的观点来描述现实,两种观点单独是无法完全解释光的现象的,但是合在一起便可以。”
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之一。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