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淳风和唐太宗说夺天下的女子就在你的宫里为什么唐太宗却没有杀武则天呢?
故事的情节大致说,一日李世民请预测大师李淳风推算大唐国运,李淳风掐指一算大惊失色说:“唐朝国运堪忧,三代之后将有武姓女子为大唐之主!而且此女正在宫中!”李世民忙问:“那该如何是好?”李淳风说:“陛下,天命不可违,即使您现在杀了此女,但是将来还会有武姓女子出现。而现在此女子已经成年,如果等到大唐三代之后,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即便继承皇位也不过是短短十几年的事情。之后江山还会回归李姓。如果此时将此女除去,那么到时的武姓女子正值壮年,如此一来大唐的命运就不好说了”。李世民盘算半天,还是不杀划算,于是就不再追究此事,不过有意的远离了武则天。那么这个故事可信吗?显然很幼稚,这不是拿李世民当傻子忽悠了吗!
据说武则天还是孩童的时候,母亲杨氏就请李淳风为其看了相,由于杨氏喜欢男孩子而一直未能如愿,于是将武则天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李淳风看过之后,一边摇头,一边叹息道:“可惜了,如果您的爱子是个女孩子的话,大富大贵、贵不可言,日后必位极人主!”杨氏暗自狂喜,于是精心培养武则天长大成人。等到武则天14岁时,主动送入宫中,成为李世民的一名五品才人。如果说法属实,那么武则天的入宫就是母亲的精心设计的结果,因为杨氏通过李淳风之口已经未卜先知到了女儿的最终命运。
那么,真实的情况果真如此吗?未必。首先我们不去质疑杨氏倒底有没有找李淳风看过相,而武则天能被选入宫,只不过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罢了。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货真价实的开国功臣,早在李渊任职太原留守的时候,武士彟就富有前瞻性的追随了李渊,并把自己多年返木头赚来的钱都支助了李渊的太原举兵。李渊称帝后,封武士彟为三品工部尚书,赐应国公爵位。不久,武士彟的原配夫人去世,李渊又专门为其迎娶了关陇贵族杨氏,尽管当时杨氏已经年近四十,但很意外地为武士彟连生三女,次女就是武则天。
公元635年,李渊去世,武士彟倍感忧伤,不久也去世,当时的武则天12岁。李世民素闻武士彟之女亭亭玉立、姿色无双,两年后下诏将武则天召入宫中。介于武则天又是开国元勋之后,李世民直接封其为五品才人,这样一来,武则天就得到了直接侍寝李世民的资格。但是直到李世民去世,武则天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于是有传闻说正是由于“李唐江山三代之后,武姓女子当为皇帝”的谶语传得沸沸扬扬,于是李世民故意冷落了武则天。
其实这个说法也值得怀疑,因为据推算,李世民最后一个儿子李明是在635年左右出生,此后再没有生育的记录,而武则天是在637年才被选入宫中,所以很有可能当时的李世民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之所以出现李世民冷落了武则天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在武则天的授意之下,当时的史官故意编造一个遮羞的故事罢了。
因为武则天后来又成了李世民儿子李治的皇后,所以她极需要画清一段证明自己与李世民很“清白”的界线,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于自己和李治都可以挽回一些颜面罢了。试想,如果李世民真的故意冷落了武则天,那么为何放着宫中那么多的妃嫔不用,而唯独让她做为自己的贴身侍女呢?那样的话,李治又怎么会有接近武则天的机会呢?
同样,武则天还编造了一个替死鬼的故事。据说当李世民正为“李家三代,武姓女子当为天下”的谶语烦忧的时候,玄武门守卫李君羡无意中暴露出了自己“五娘子”的乳名,于是李世民疑心骤起,结果李君羡被贬,最终被罗织罪名杀害。其实李君羡真正被杀的原因已经不得而知,但是谶语一说很难服人,很有可能又是武则天故弄玄虚而编造的故事,目的就是想说明自己有神灵护体,所以皇帝之位也是上天所赐,合理、合法,名正言顺。
总结:武则天就是一个自我炒作的大师,她在位的十多年里更换了二十多个年号,而且将天下名山封禅了个遍,甚至还造出二十几个不伦不类的汉字,如此一来,编造几个故事也不过是雕虫小技、信手拈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