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常见体裁及其特征是什么?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地理条件、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所以民歌的体裁的划分是相对困难的。在学界上,一般将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分别作为研究对象。汉族民歌体裁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这三种基础体裁,少数民族民歌体裁按民族划分,比较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长调、朝鲜族的抒情谣和藏族的酒歌等。
一、汉族民歌体裁劳动号子起源于集体劳动中的口号,节奏简单而重复性较强、唱词响亮,《打夯歌》、《渔夫曲》这些歌曲的名字都显示了这类型的民歌是以劳动为主要题材的。山歌起源于人们在田间地头的劳作时互相沟通或是抒发情感,为了能在旷野中穿透力更强,山歌一般曲调高昂、歌声嘹亮,对唱的形式较多,代表作有《兰花花》、《放牛歌》。小调曲调流畅、风格众多,应不同的体裁而变,倾诉情感时则委婉细腻,传递节日气氛时则活泼热情,调侃说笑时则幽默风趣,著名的作品有《凤阳花鼓》、《小白菜》。
二、少数民族民歌体裁蒙古族的长调,气息浑厚,多有颤音,唱句一般比较长,具有草原般宽广的辽阔感,代表作品有《银杯》。朝鲜族的抒情谣是其民歌中流传最广的一种,主要以婚姻爱情为题材,情感细腻,旋律优雅,代表作品有《桔梗谣》、《阿里郎》。藏族的酒歌十分著名,热情欢快,节奏明朗,常伴以舞蹈,代表作有《藏族酒歌》、《吉祥酒歌》。
这些民歌都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是广大人民的智慧结晶,中国民歌众多,反映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彩缤纷的文化构成,做好民歌保育和记录的工作,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在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