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卑、内向、社交恐惧,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怎么办?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意义,不管现在自己是作为孩子,父母还是其他的角色,在这个多彩的社会当中,自己无论做的哪一件对别人有益的事情,都是值得表扬的,都能说明你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一、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积极的暗示对于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要时刻告诉自己,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是最棒的,时间长了,自信心也许会有所提升。另外,不要把自己和别人进行对比,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时间和精力也不一样。把自己计划的事情做好,就是一种成功。
二、不要给自己压力太多
有的人会对自己要求很苛刻,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他想要自己在任何方面都要比别人强。每件事都做到完美。当自己有一点做的不好的时候。自卑心理就会由此而产生,你要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人,总会有一些事情无法完成,把一件事情做好就是成功。简单的来说,放过自己,也是一种解脱。
三、从简单事情中给自己自信
多做一些简单易完成的事情,从中获得自信感和满足感。另外,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多去夸奖和鼓励自己,有时候他人的一句话,。就能让我们开心、快乐和自信。多去跟朋友交流,从交流中减少自己的焦虑和自卑感。当你第一次把一些话说出来以后,下一次自然而然的。就能够表达出来。
不要自卑,不要焦虑,更不能感觉自己是一无是处。因为任何人都会有优点,只是你还没有发现。一定好好地生活,珍惜自己身边的人,珍惜那些爱自己的人,享受自己拥有的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可能是对自己的长相不自信,可能是对自己的身材不自信,或是在某个喜欢的人面前不自信。
实际上自卑心理非常普遍,并非只有少部分人才会自卑,即使是那些成功人士,或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社会顶层人士,都可能会有不为人知的自卑的一面。
我们作为人类,既然是一种生物,那就必定会有缺陷,而不存在完美无瑕的人。
有的人把自卑挂在脸上,遇到困难情不自禁地就显示出懦弱,这类人属于高自我防卫的人。
他们倾向于维护自己既有的形象和尊严,较难接受新信息或者易于对新信息进行曲解,他们的安全感较强,敏感于被攻击,思维方式上倾向于保守,态度改变也较为困难。
生活中大家应该有这样一种经验,即当某一句话无意间戳中了他人的内心,说话者可能会受到言语侵犯,这是因为他们伤害到了他人的自尊,或是激起了对方不好的回忆,因而引发了自我防卫机制。
实际上这种自我防卫就是自卑的表现。
一个人越是在某一方面容不得别人的侵犯,就说明他在这方面越是自卑,越是不满意自己的状况。
因此在人际关系中人们必须要遵循保护他人自我价值的原则。
那么自卑的人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呢?
前文已经提到过,其实自卑普遍存在,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自己才会自卑,别人都是强大的,或者认为他们对自己都是很满意的。
其实这是一种社会知觉偏差,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
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不再把自己当成唯一的特例。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自卑,比如身高、体重、外貌、经济状况等等。
因此对人们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明确自己的状态,探究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感到不满意。之所以说这是首要的,是因为很多人其实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自卑,为什么面对他人的时候没有底气。
如果有必要,人们可以列出一张清单,把对自己所有不满意的地方一一罗列出来,只有对自己建立清晰的认识,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才能有目标,不会偏离方向。
其次,自卑感的形成和维持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只有吃喝玩乐的朋友,没有能够在学习和事业上共同进步的朋友,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感到自己越来越脱离社会,与别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因为他们整日的享乐其实是在麻痹自己,逐渐消磨着他们改变自己的动力。
所以,自卑的人们应该有意识地远离这种环境,人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家庭,但却可以选择朋友圈子。
远离落后的朋友圈,靠近上进、积极的朋友圈,就能够在被期望、要求和奖惩的环境中被引导,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只要自己优秀了有能力了,底气就出来了,自卑感自然就会减少。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团队合作、和睦相处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相对地,那些孤僻、内向、不合群的人会受到他人的排斥。
内向者从来没有少过,有些人看起来就很内向,有些人迫于外界的压力,装出很合群的样子,实际上是一种权宜从众,活得很累。
内向者被人贴上标签,尤其是孩子,他们被认为不合群,可能会被冷漠相待。
那么内向者要如何改变自己呢?
实际上有些人之所以内向,并不是因为经历所致,而是先天气质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将心理活动指向内部,体验内心的情感。
他们也想与别人和睦相处,但总是无法做到,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建议人们不必强求自己,因为气质是很难改变的。
如果不喜欢与人相处,就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某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中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历史上很多伟大人物也不合群,他们专注于自己的领域,最终取得成就。
所以人们不必强迫自己合群,只要能够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至于和他人总是闹僵,那么也算是做得很好了。
但社交恐惧症患者有所不同,这类人面临的是心理障碍,如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活,那么及时就医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自卑、内向、社交恐惧,常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建议你看看这篇文章,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大家的问题,但相信能有所启发。
2022-11-26 · 汽车新能源、机电维修、钣喷美等培训学校
社交恐惧症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恐慌 症,又称“见人恐惧”。
社恐的发生有许多影响因素,如习得性焦虑、遗传因素、父母的过度保护、儿时缺乏适应能力的锻炼、父母的排斥或批评、令人难堪或耻辱的特殊经历、预期性的焦虑回避等,其中,性格的自卑是最至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超越自卑。
1.改变认知
首先,我们说自卑是一种自认为不如人的感觉,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自认的感觉”。
其次,自卑感之所以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是由于我们有“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
再次,就算是真的在某方面不如别人,那也不必自卑,以至怀疑自己的价值。
2.用补偿心理超越自卑。
补偿心理其实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升生理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
3.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失败。
人生之路,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
4.用实力行动建立自信。
突出自己,挑前面的位子坐;睁大眼睛,正视别人;昂首挺胸,快步行走;练习当众发言;学会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