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要比蜀国更强,为何还会灭亡?
盛极而衰,为什么蜀国先灭亡?短短60年的三国史(始于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止于公元280年西晋司马炎灭东吴),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历史,从中的很多故事至今依然值得回味。
在正式形成三国之前,魏国的前身是盘踞北方的曹操军,死后被儿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的曹操,在创业初期虽经历些波折但总体看还算顺利,官渡之战以弱胜强击败袁绍后,便在北方立了Flag。相比之下,曹操一生的宿敌刘备,其命运则是一波三折、历尽坎坷,得军师诸葛亮相助后数年才得以取得立锥之地荆州,后以牺牲副军师庞统的代价占据了川蜀的益州。
公元219年的定军山之战,蜀军老将黄忠斩杀魏军功勋夏侯渊,奠定了蜀汉的基业,也正是那一场战役,让刘备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战胜了曹操。而后一年,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六十有六(最近有一个很火的带头大哥,明年也是六十有六,历史总是惊人的巧合)。而刘备方面,则坐拥荆、益两大州,文有诸葛孔明,武有五虎上将,可谓盛极一时。
至此,在魏蜀之争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蜀国终于逆转了局势。然而,当刘备顺风顺水之时,他却没有想到后来时局的发展并未达成他一统天下的愿望。有人说刘备失败的原因是刘阿斗(刘备之子刘禅)扶不起来,还有人说蜀国后期武将不行,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正是这种尴尬境地。但阿伦认为,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刘备为了发动战争,进入川蜀之地后没有继续实行仁政,并露出了他伪善的嘴脸,实行诸葛亮一直反对的“四六征税,三丁抽一”才是其败亡关键。
用易中天教授的话解读就是“刘备这家公司为了能够快速成为行业老大,击败竞争对手,不惜大举借债”,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此举是把双刃剑(现在很多房企,也要平衡收益与负债的关系哦)。
魏蜀之争的最终结果,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阿伦不再赘述。但是,蜀国失败的另一个直接原因,是吴国的“叛变”。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因为在不少蜀国粉丝眼中,东吴是背信弃义的小人,是墙头草。在阿伦看来,东吴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三国之争,无可厚非。放到过去,东吴之于魏蜀,都是两家相争之外的第三方,尤其是在双方相持不下之时,东吴便成了香饽饽。
东吴助蜀汉,方有赤壁大捷;东吴杀魏使,诸葛亮方能安心杀退曹真四路大军。可见,东吴之于战局的重要性。反之,东吴助曹魏,关羽败走麦城;东吴拒刘备,方有陆逊一把烧得七百里连营的大火。
如果说三国的东吴是墙头草,那么当下的东吴就是资本。资本永远是逐利的,这一点与东吴的本质无异。
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资本相助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何利用好资本、不被负债所困才是长久生存的王道。另外,盛极而衰的道理,应该是每位企业带头大哥都清楚的道理。曹操曾盛极一时,赤壁之败让他饮恨一生;刘备曾盛极一时,夷陵之败让他最终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