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的控制欲太强你自己感觉不到吗?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你有没有在某些时刻,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是“控制狂”?
“控制狂”们常常会对身边的一切,包括自己和身边的人,有着细致而苛刻的要求,比如必须一周换一次床单,要求他人不能与某一类人交朋友……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规范行事,就会显得焦虑、烦躁,甚至愤怒;他们还总是要求他人做出改变——他们常常忍不住对别人评头论足,不仅如此,还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别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或是他们意识不到的问题,并且总想要在争论中占据上风。当与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他们会试图不厌其烦地说服对方……
事实上,以上这种种表现,都很可能源于人们内心对“控制感”的渴望。人们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并让自己和/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对“控制”的需求,但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都更需要这种控制感呢?对控制过于强烈的渴望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它呢?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需要控制?
1. 过分相信“事在人为”
人的很多特质与能力其实主要是受到先天与环境因素影响的,有意思的是,控制欲本身也是受到基因影响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对于“控制感的需要”有30%是由基因决定的。
然而,有些人总是更愿意(社会也更鼓励大家)相信自由意志与个人选择,低估甚至忽视了基因、社会文化与世事变迁的影响。这就会使得他们认为,“只要我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掌控了整个局面,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因此,这些人也更容易成为“控制狂”,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将“获得绝对控制”作为他们完成一件事情背后真正的目标,而这可能会吞噬人们的快乐。
2. 过去的失控体验
学者们认为,在过去的经历中有过“失控”体验的人,更可能在之后的人生中拼命地寻找“控制”。一方面,过去的失控经历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再次失控的恐惧之中,因而他们会在之后的生活中付出更多努力来控制失控的发生。另一方面,他们也试图在当下获得足够多的控制,“改写”过去的失控创伤的经历。
比如,那些经历过惊恐发作的人,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出现胸闷、心悸、甚至濒死的感觉,他们往往会做好一系列“控制措施”——拒绝独自出门,随身携带药品,或在自己一有点心慌、头晕时,就立刻到医院就诊等等。
在这些人看来,当下获得足够多的控制,就能帮助自己“避免”失控的再次发生;同时,掌控给他们带来的力量感,也让他们相信,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自己会有能力和过去的不幸搏斗。
3. 自我价值的极度不稳定
还有一些人对控制感的渴求,源自于内心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换句话说,当自身无法给予自己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评价时,人们就会试图向外寻求“确定与肯定”,而这就需要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且害怕被抛弃的人,往往更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对另一半的控制。他们往往通过“控制”来获得一种对自己的肯定——肯定自己是足够好的、值得被爱的,所以对方才会愿意为己所控。
4. 完美主义或自恋型人格特质
完美主义的人对于完美的渴望与对缺憾的恐惧,就会让他们极度渴望控制;同时,完美主义的人还认为自己是否“完美”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的人是否足够“完美”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总是会以同样苛刻的标准要求身边的人。
另外,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也对控制有着过度的渴望。他们通常需要通过控制他人的言行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以维护极高的自我评价。
过度追求控制会带来更多问题
1. 频繁陷入自我责备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一件事情拥有越多的控制,同时也就意味着他认定自己对这件事情在越大程度上负有责任。那么,一旦事情的结果与Ta料想的有所不同,Ta就有越大的概率陷入自我责备之中,而很多时候,其实责任并不在他们自身。
2. 更大的风险会失控
一个人对控制的过度追求,实际上是承认了“控制”对于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会让Ta对“失控”更为敏感,放大失控对自己可能的负面影响,并且更可能因为对后果的过度担忧而做出一些冲动的、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行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比如,那些渴望通过考学获得对人生更多的控制的人,可能会因为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忧虑而疏于复习,最终导致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失常。
不仅如此,过度追求控制还会掩盖住一些真正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最终导致更大问题的爆发。比如,有些人的创伤会通过“控制”的行为来表达——重复检查门锁或是在受到刺激时反复默念某个词语,然而,这种带有仪式感的控制行为,恰恰模糊了这些人内心真正害怕的东西,经年累月,被掩盖的创伤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痛楚。
看到这里,相信你不难发现,尽管控制对于我们获得安全感与自尊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仍然需要对“自己对控制的追求”保持审慎的觉察和克制。
“控制狂”们常常会对身边的一切,包括自己和身边的人,有着细致而苛刻的要求,比如必须一周换一次床单,要求他人不能与某一类人交朋友……一旦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规范行事,就会显得焦虑、烦躁,甚至愤怒;他们还总是要求他人做出改变——他们常常忍不住对别人评头论足,不仅如此,还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别人指出他们的错误或是他们意识不到的问题,并且总想要在争论中占据上风。当与他人意见相左的时候,他们会试图不厌其烦地说服对方……
事实上,以上这种种表现,都很可能源于人们内心对“控制感”的渴望。人们会通过“提出要求或设立目标,并让自己和/或身边亲近的人实现这些要求或目标”,来获得一种对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控制感。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一种对“控制”的需求,但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都更需要这种控制感呢?对控制过于强烈的渴望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面对它呢?
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需要控制?
1. 过分相信“事在人为”
人的很多特质与能力其实主要是受到先天与环境因素影响的,有意思的是,控制欲本身也是受到基因影响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对于“控制感的需要”有30%是由基因决定的。
然而,有些人总是更愿意(社会也更鼓励大家)相信自由意志与个人选择,低估甚至忽视了基因、社会文化与世事变迁的影响。这就会使得他们认为,“只要我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掌控了整个局面,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因此,这些人也更容易成为“控制狂”,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将“获得绝对控制”作为他们完成一件事情背后真正的目标,而这可能会吞噬人们的快乐。
2. 过去的失控体验
学者们认为,在过去的经历中有过“失控”体验的人,更可能在之后的人生中拼命地寻找“控制”。一方面,过去的失控经历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很容易陷入再次失控的恐惧之中,因而他们会在之后的生活中付出更多努力来控制失控的发生。另一方面,他们也试图在当下获得足够多的控制,“改写”过去的失控创伤的经历。
比如,那些经历过惊恐发作的人,为了避免自己再次出现胸闷、心悸、甚至濒死的感觉,他们往往会做好一系列“控制措施”——拒绝独自出门,随身携带药品,或在自己一有点心慌、头晕时,就立刻到医院就诊等等。
在这些人看来,当下获得足够多的控制,就能帮助自己“避免”失控的再次发生;同时,掌控给他们带来的力量感,也让他们相信,如果人生能再来一次,自己会有能力和过去的不幸搏斗。
3. 自我价值的极度不稳定
还有一些人对控制感的渴求,源自于内心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否定。换句话说,当自身无法给予自己安全感和积极的自我评价时,人们就会试图向外寻求“确定与肯定”,而这就需要通过对他人的控制来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且害怕被抛弃的人,往往更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对另一半的控制。他们往往通过“控制”来获得一种对自己的肯定——肯定自己是足够好的、值得被爱的,所以对方才会愿意为己所控。
4. 完美主义或自恋型人格特质
完美主义的人对于完美的渴望与对缺憾的恐惧,就会让他们极度渴望控制;同时,完美主义的人还认为自己是否“完美”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的人是否足够“完美”的影响,因此,他们也总是会以同样苛刻的标准要求身边的人。
另外,具有自恋型人格特质的人,也对控制有着过度的渴望。他们通常需要通过控制他人的言行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以维护极高的自我评价。
过度追求控制会带来更多问题
1. 频繁陷入自我责备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一件事情拥有越多的控制,同时也就意味着他认定自己对这件事情在越大程度上负有责任。那么,一旦事情的结果与Ta料想的有所不同,Ta就有越大的概率陷入自我责备之中,而很多时候,其实责任并不在他们自身。
2. 更大的风险会失控
一个人对控制的过度追求,实际上是承认了“控制”对于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会让Ta对“失控”更为敏感,放大失控对自己可能的负面影响,并且更可能因为对后果的过度担忧而做出一些冲动的、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行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比如,那些渴望通过考学获得对人生更多的控制的人,可能会因为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忧虑而疏于复习,最终导致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失常。
不仅如此,过度追求控制还会掩盖住一些真正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最终导致更大问题的爆发。比如,有些人的创伤会通过“控制”的行为来表达——重复检查门锁或是在受到刺激时反复默念某个词语,然而,这种带有仪式感的控制行为,恰恰模糊了这些人内心真正害怕的东西,经年累月,被掩盖的创伤则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痛楚。
看到这里,相信你不难发现,尽管控制对于我们获得安全感与自尊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们仍然需要对“自己对控制的追求”保持审慎的觉察和克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