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役期,口罩是否是公共物品?
理论上是。
首先是一个小小的概念辨析,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通过“是否有竞争性”、“是否有排他性”划分的。纯公共物品,也就是完全无竞争性与排他性,是非常少的,比如国防、外交、法律等等。
而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共物品,粗略来分,则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即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与/或排他性,例如图书馆、高速公路、博物馆、公园座椅、医疗等等。这里需要强调:
准公共物品可能会具有市场竞争上排他性,而排他性是竞争性的必要条件;准公共物品或具有消费非匀质性,如果产品的消费是非匀质性的。
即使该产品不具稀缺性或稀缺性较由消费的非匀质性而产生的消费不足或过度消费,也将导致消费者之间的“拥挤”或争夺,产生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和浪费,甚至引致该产品供给体系的崩塌。
例如医疗,可能会有人只有小病也会经常去医院,有些人生了同样的病,但是部分人希望得到更好技术的治疗并且可以支付起昂贵的费用,但是另一部分人可能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医疗资源,也并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
再来看口罩在疫情前以及当中的情况。
一开始,我们都经历了口罩价格暴涨、假口罩/毒口罩满天飞的时间段,这段时期,口罩依然属于私人物品,并且它很充分地遵循了自由市场机制,即供小于求导致价格上涨以及其他一些附属影响。
2020年2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在其官网上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查处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进行逐段、逐条、逐项解读,供广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参考。
将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划分到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发布,是政府进行了调控,也就是在特殊时期进行市场干预,以保证社会正常运作以及防疫工作顺利推行。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时候口罩依然属于私人物品,但是无论是个体视角的人民,还是宏观视角的制度设计、执行者,它的需求都在向公共物品转换。
【面对疫情是否需全民戴口罩?国家卫健委发布会回应】 针对防范新型肺炎疫情是否需要全民戴口罩,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1月29日表示,佩戴口罩个人预防首先基于个人暴露于疾病的风险来考虑,直接照料和服务于患者的医务人员的人是最高风险的。
他们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防护的要求佩戴符合生物安全等级、符合感染防控要求的口罩或其他个人防护设备、器材。
其他的人也应该有所选择,有所考虑,如果要到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时候建议戴上口罩。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者是自己散步,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也可以不戴口罩,因为这样的情况感染风险是很低的。
因为这个疾病是通过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形,其实戴口罩也是没有必要的。还有一种情况,出现了发热,呼吸道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不管是居家在自我隔离状态下,还是到医院就诊,需要乘坐交通工具,这时候要戴上口罩。
不必每个场所、每个情形都佩戴口罩,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风险的判断。公众佩戴口罩也不必随时换。
在理想状态下,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出门所必需数量的口罩,而国家也确实需要保障公民这一权利,回应抗疫的需求。
然而,正是因为口罩是由私人物品转换而来的,而且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私人产品的特征,一时难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而是靠公民的意识与道德、基层行政单位的管控约束。
再后来,更多的地方政府发布“必须戴口罩出行”的通知,并且群体中形成了非常强大的“不戴口罩出门是不行的”的意识,我们可以认为口罩在目前已完全转换为准公共物品。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以纱布或纸等材料做成。
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
2021年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中国出口口罩2242亿只。2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部署,对深入推进口罩质量监管进行了再部署、再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