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该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每年都有这么多的毕业生告别校园、步入职场。
那么在职场中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需要改变呢?
以下是个人针对题目给出的五点认识。
一、 盲目低效的努力
有一句话叫做“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用于形容初入职场的学生们最为合适,他们往往刚离开校园时行动中都有类似的表现。
好不容易结束校园生活、真正能够独立自主,他们的惰性便在此时暴露无遗。
诚然,人皆有惰性,怎么应对才是高下之别。
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表现得极为认真勤奋,却殊不知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看似忙忙碌碌却少有真正的收获。
面对工作时,他们也常抱着“劳苦功高”的心态,错误地努力着;
而成熟的职场人士则不然,他们在工作上坚持效率第一,有目标、有规划地努力着。
二、 相信纯粹的友谊
从学生时代过渡到职场生活,此间变化万般悬殊,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情感。
在学生时代,学生之间的情感相较更为纯粹简单,不会有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而职场生活本来就多是非,所有职场人士都是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学生间友谊的那一套在职场完全行不通。
在职场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你也不能做一个“滥好人”,而是要坚守自己的底线,分析他人这么选择背后的动机,看清事情这样发展背后的本质。
唯有如此,初入职场的学生们才能告别过去简单的自己,更好地拥抱复杂的情感世界。
三、 自我发展的被动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所致,学生们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往往都不能很好地形成主动学习的观念,甚至到了中高等教育时都继续被动地自我发展。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古人的箴言“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终生的事情,离开学校、步入社会的学生们依旧将自己作为学生,这是正确的态度。
然而,若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那么便会被动地随波逐流,而这样的学习对于职场人士而言并无作用。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学生也终将从职场新人成为职场老人。
此时的他们在被动的自我提升中“原地踏步”,没能培养起工作能力,积累起工作经验,最后也难逃被残酷的现实淘汰的命运。
四、 重视过程的工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被教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只有注重平日里的积累,认真与严谨地对待学业,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即便是没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只要是你曾尽全力拼搏,那么你同样是值得骄傲的。
然而,进入职场后这一切都有了变化,过去“重视过程”的学生思维早已行不通,职场其实都是兼顾过程的“结果至上”。
职场上的每项工作,相比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进展,领导更看重都是结果。
也有调查表明,在职场中的成功人士,91%以上都具备强烈的“结果意识”。
因此步入职场的同学们首要地便是摆脱“过程至上”的观点,朝着最终目标发起一轮轮冲击,相信你们终将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五、 完美理想的追求
完美主义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完美的执着有助于完善职场人士自身的技能,助力职场人士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然而,对高标准无时无刻都过于执着,职场人士就会陷入自我设限的“怪圈”。
这种错误常常出现在初入职场的毕业生身上,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追求完美,当然工作敬业、尽心尽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凡事力求尽善尽美在职场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作为成熟的职场人士,更为看重事情的价值,灵活变通地多角度想方法,重视工作的隐性成本。他们在工作中往往不会一味地追求平等,而会选用折中的方式追求最优投入产出比。
因此步入职场的同学们需要改变固有的成见,接受并融入全新的职场环境,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前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越走越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