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贾樟柯导演及其作品?
同是山西人说两句吧,为贾樟柯骄傲,这话不是“老乡见老乡”那种庸俗的套路,而是因为他拍出了给这激荡的时代做注脚的另类电影。
其实单论贾樟柯电影的技术细节,我觉得是被高估的,因此一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下意识地感觉用两个关键词就能概括——“长镜头、原生态”,这就是贾樟柯电影在摄影方面的最大特点,有人要说了,如果就这么简单的话,随便一个学影视摄影的都能成为贾樟柯咯?
当然不是,最大特点只是一部分,贾樟柯之所以是贾樟柯,摄影的特点是基本要素,要知道电影除了摄影还有剪辑、对白、表演,贾樟柯电影还要加上“思考”——他不通过电影明确告诉你什么道理,他只是拍了一部电影给你看,其他的事情,交给你自己。
有资格这么做的电影导演,至少在我们国家太少了,贾樟柯的出现当然少不了运气,他本身不是导演科班,他是文学系的,又是一个有现实情怀的人,《小山回家》的获奖基本上奠定了他的电影风格,这辈子就干这事儿了。
他说过,类似国内大导演拍的商业片,他也能拍,因为在他看来,无非是用华丽的镜头语言去掩饰导演内心的空洞以及叙事的无能(大意如此)。
对此不予置评,等他真的拍出叫好叫座的商业片再做定夺。但是他至少做到了一以贯之的关怀,关怀他的过去以及现在,其实也在关怀这个国家一直避而不谈的那些无人区。
也可以理解,既然是避而不谈,又被冷落到无人提及的角落,描述这些角落的电影,又怎么可能是华丽的呢?所以他的电影,摄影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平静至无聊乏味的取景框、漫长到令观者略微焦虑的长镜头、随意调度到刻意随意的构图,只有如此,才能用无声动人,当然,动的是有心之人。
至于其他的特点,以后有机会再分享哈。
要说的真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