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总喜欢踢被子,到底为何?真正踢被子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家里有宝宝的家长都知道,小孩子晚上睡觉总是踢被子,很多人都以为是太热了,或者盖得太厚了,但是盖同样被子的大人为什么没有这种感觉呢?
体温下降一度,更容易入睡听起来好像很奇怪,但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西班牙专家通过实验发现,一般情况下,人体在下降1度左右体温时,更容易踏实入睡,而露出一只脚在外面,刚好可以达到这个状态。所以虽然这个生活窍门有点奇怪,但是确实能帮助孩子入睡,这也算是天性了。
具体而言,原理是这样的,人们的手脚有血管,叫做动-静脉吻合支,这部分血管的作用是调节体温,它们允许血液在空气附近大面积扩散,继而冷却。所以,当我们开始进入睡眠状态时,手脚会自然发热,可以有效调节身体温度。所以,别看小孩子年纪小,但是很多天性是天生的,因此,孩子们总是喜欢把被子掀开,然后父母就不得不反复给他们盖上。
身体和心理的不适比如孩子感冒、咳嗽、胃肠不适,如果睡觉前吃得太多或者太油腻,孩子都会在床上翻腾。再有就是孩子有尿、憋便等,都会让睡得不安稳,没办法进入深入睡眠,反复蹬被。
心理层面上主要是亲子依恋问题,如果晚上孩子最亲近的第一抚养人有事情,不能照料,或者第一次和大人分床都可能造成分离焦虑。如果孩子由于特殊原因错过正常的入睡时间,精神也会很兴奋,难入睡,睡着后也会反复踢被。
环境因素的影响宝宝睡觉时,环境当中最好不要有杂音,因为宝宝的神经比较敏感,再细微的动静都会影响到他的睡眠,宝宝睡觉不安稳自然会出现踢被子的举动。灯光方面要注意,宝宝在昏暗环境下更容易入睡,如果室内光线较强,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最后是睡眠时的舒适度,冬季相对比较干燥,在这种环境下呼吸宝宝可能会觉得咽喉、呼吸道不舒服,建议家长们在室内准备加湿器或放一盆清水,来改善室内空气干燥的现象。宝宝夜间睡眠时的环境舒适度提升了,自然就不容易踢被子了。
睡前进食宝宝早期进食没规律,都是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喂,但是家长们要注意,宝宝睡觉前最好不要进食。因为进食后食物会促使消化系统继续运作,身体得不到休息,睡眠方面自然会受到影响。建议家长们适当控制宝宝的进食时间,至少睡前1小时内不要进食,这样才能让身体真正的放松,让宝宝睡眠变得更加安稳。
宝宝睡觉前玩得不亦乐乎,情绪仍处于极度兴奋状态,要让他马上入睡其实不易,躺在被窝里自然就安静不下来,等到真的玩累了,睡着了,父母也会发现宝宝早就把被子蹬得老远了。
宝宝睡觉前,父母除了要积极营造好的睡眠环境,也要慢慢安抚他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