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在一线城市待久了回到家乡反而不适应?
展开全部
我是沈阳姑娘。八年前选秀参加杨澜寻找才女的比赛《寻找杜拉拉》来到北京。然后开始运气好起来。通过奋斗成为中产定居北京。结婚生子。下面我说一些废话作为铺垫再说我为啥回到家乡感觉不适应。
说起北漂的原因其实是迫不得已。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编导系本科毕业的我根本没机会去电视台。同学们进去电视台的基本家里都有关系。我当时很羡慕不已。
二 考公务员考了几次两次面试不过。我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天我在想173个头体重108斤我长得还可以(稍后上图网友朋友来判断我的外貌)我就纳闷我怎么就面试过不了呢?
四 毕业后没有编制的工作根本找对象都受到白眼。记得环保局的男友妈妈一直跟我妈讲我为啥考不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快点努力让你闺女考啊,然后巴拉巴拉说一堆自己儿子有稳定工作的资本。满眼都是骄傲。去男友家过年面对他们家人看似关心的问候,“你啥时候再复习再考公务员啊,那是稳定铁饭碗生孩子能休息产假一年。你要努力啊!”我只能憋着眼泪把委屈往肚子里咽。只能果断分手。
那时候在沈阳相亲的感觉只要稳定工作一个月开1500的丑女孩也比我这样的受欢迎。公安局实习的时候一个局长秘书大哥想追求我约我吃饭。接触两次知道他中国刑警大学硕士家庭殷实。他有一天突然问我你父母做啥的我说我妈就会计。老爸开货车的。然后他还说你就不能考事业编或者公务员么?他后来对我也不热情了因为我的家庭出身和没有所谓的稳定工作。
在老家无论啥事都拼关系没有公平可言但是我就是出身草根家庭我不能拼爹我就得怪我父母么?不可能。于是2010年5月有个杨澜寻找才女的选秀比赛扭转了我的命运。前2年回老家聚会得知了一些人的信息。那些靠家里关系有了稳定工作的同龄人他们骄傲的饭桌上谈论着他们的优越待遇和现有的资本。然后带着得意的小眼神关切的问我北京多难混啊 赶紧回来吧别漂了。北京房子那么贵。期待着你说出北漂多难的话看着你。我说我有房子啊。他们又说父母岁数大了咋办有房子是你老公的你好意思让父母来住?我说我婚前全款给父母买了房子。他们又说以后孩子以后结婚买房也困难我说我怀孕时候老公把儿子房子也买完了。而且买了两个。他们终于闭嘴了。他们接着说北京那么累。老家工作稳定清闲。我说我没有稳定工作就得努力头几年把稳定工作的钱一口气赚完。和时间赛跑带父母出去 旅游 看看外面世界这才过得有质感。(我说的这样的骄傲的公务员朋友只代表部分个例请不要对号入座)
生命 太短暂有些路走不通也许换条路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以上是我不适应老家的一些看法。不喜勿喷。我希望回到家乡是回忆儿时的快乐而不是互相吹捧攀比。
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个俭和奢不单纯指物质,更是精神上的。
我家在沈阳,一个高中同学大学去了北京,毕业了在北京工作。一直不富裕,活的很辛苦,但也很精彩。周末看展,下班了去大学听讲座,假期周边城市溜达溜达,会去看话剧,会交接乐队的朋友,在网上认识朋友,她当时的男朋友是外国人。虽然没有钱,但她的精神生活是满足的。
有一段时间她爸爸身体不好,她在北京的公司在沈阳有分公司,她就申请到沈阳办公。北京的收入在沈阳会生活的很好,但除了一点之外,她日常的休闲生活几乎都没了。但她还是很努力创造一切让生活丰富的机会,比如费很大劲找到了城市已经消失的英语角,英语角这个东西是很久之前的产物,几乎都消失了,但她千方百计的就是找到了。但精神生活跟北京真的没法比,不仅少,而且费用高,待了一段时间真的受不了了,就回北京了。
在一线城市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回不去的家乡。
物理的家乡能回去,精神上的呢?回不去的。
分享下吧,之前在江苏那边,毕业就去了,大概呆了两年多吧,后来又回武汉呆了一年。差不总结下,1.一线城市工资高,消费高,年轻人多,夜生活也丰富。2.家里一般都是18线吧,没有什么年轻人,消费也不是很低,工资却低的吓人,我们这县级市差不多2-3千的工资,当然也有多的,只是取大部分的来说。工作机会也少,就那几个公司,出行的话也不方便,好多要不没得公交要不5点多就没了。公交不发达。关键我们这市里还都没有高铁,估计县级市里面都是可以数出来的。总得来说能回来的,一般都是外面买不起房子,一年也存不到钱的。年纪到了要结婚,回来发展。然后买个房子。总得说来回来适应不了工作,工资低不想干,也没啥年轻人,全是些大妈吧。想结婚连个年轻妹子都没得。哈哈。硬伤吧!还有就是没啥生活仪式的,感觉能看到自己年老的时候。生活所迫,加油吧
之前一直是北漂,老家江苏小县城,现在在苏州工作。
说一下自己的感觉吧。首先还是很庆幸来到了苏州,这个城市还是很有活力,尤其是园区这片,都是些 科技 公司,整体氛围跟北京没差多少。所以我适应起来也还算可以。
但是回到老家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在北京,在苏州,整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工作信息或者行业动态,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达成月度目标,如何凭自己的努力争取今年更上一个台阶,如何能在年终获得更好的考评,拿到更高的年终等等。
到了老家之后就不一样了,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某某某远房亲戚在哪里开了个大公司了,这是他的电话,有空多联系联系;或者就是某某人的儿子现在混得可好了,在XX好几套房子,要不你去投靠他看看;或者就是某某某当了XX的什么干部了,有空我请他吃个饭,你跟他聊聊……
人情、关系成天围着你打转,真的就好像搞好这些关系,讨好这帮人就能一步登天似的。
很多人都说大城市靠自己,小城市靠关系。这句话,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在大城市,每个人都有相对平等的竞争环境,只要你付出更多努力,并争取到更好的结果,你就会有晋升的空间,一切凭成果说话。而小城市里,似乎大家总想的是如何把关系网价值最大化。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能想办法攀上关系。
当然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庆幸,至少在家乡还是找到一份跟之前在北京时差不多的工作,让我可以摆脱那些关系网的纠缠和困扰。或许我这辈子也就是个劳碌命吧,不会打理这些人情关系,但是至少我能活得自由一点,也不用看什么人的脸色过活。
首先在任何一个地方待久了,离开都会不习惯。
所以这个问题的重点其实是,在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县城的区别是什么。当然,如果你的家乡本身就是一二线城市,那我们讨论的可能就是在北京呆久了,回到上海有什么不习惯。更多是关于气候人文方面的,这里不讨论。
就说大城市比起小县城最大的优势,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1. 大城市的选择更多。
包括工作的选择,恋人的选择,消费的选择等等。因为产业的发达和人才的丰富,大城市的公司能够分化出种类繁多而且足够戏份的工作岗位,而产业升级也最先体验在发达城市中,所以会衍生很多以前不存在的工作,像什么陪购师,闻臭师,黄片鉴别师等等冷门职业。意思是在你选择工作或者准备跳槽的阶段,你有足够的选择权,而在县城,你可能只能被同化到有限的岗位。
恋爱上也是这样的情况,在大城市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学历背景各不相同,你有更大的空间去发现合适自己的那个她/他。而小县城,一个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中,可能在一起就只是媒妁之言了。
消费就更加不用讲了,大城市的大商场基本上每个区有至少一个,购物, 娱乐 饮食一体化。单是叫外卖你的选择就比县城多得多得多。
2. 大城市办事效率高。
可能你会说,大城市人多车多,效率怎么会高呢?恰恰相反,正因为大城市的人多,所以办事单位不得不衍生出高效率的办事流程,而且不良的服务和制度,在大城市更容易被曝光,所以慢慢地,大城市会越来越有规则,而且结合线上的发达,线下的工作量会得到更大的释放。而小县城则不然,所为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样说不是没有因由的,越是闭塞的环境越是容易产生小圈子,凡事靠关系,办事看菜下饭,故意刁难,这种情况小县城反而更容易出现。
你已经具备了生活的环境的适应性,如果你回到农村老家住一段时间,再回到城里,也同样会不适应。
曾经在魔都工作了三年,很喜欢那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虽然很累压力也比较大,但是有希望有自由。无奈自己是独生子女,母亲身体不好又操心我的终身大事问题,连哄再骗又打亲情牌最终回到了属于五六线城市的家乡。
以上是背景,接下来说说从回来到现在对家乡的感受。
首先是没有夜生活,夏天还好一些,冬天晚上七点钟大街上就没有什么人了,晚上七点半在家陪父母看电视也够无聊,想出去走走,我妈问我大晚上的出去乱走什么不安全!七点半是大晚上?还不安全?我一七五纯爷们好么?
然后就是城市太小,不过逛起来很方便,商场就那么几个,和我离开家时也没有什么变化,半天就全走遍了,优点是买东西省时省力,就那一两条街一两个大商场没有挑选的余地,在这里感谢马云,没有他我这些小镇青年想奢侈一下都是妄想。缺点是逛几次就腻了还没得选。
还有和其他小城市一样的通病,年轻人少,白天在街上公交车上闲逛的都是老年人,没事拿着公交老年卡免费卡天天坐来回坐,公园里下棋晚上广场舞,一个个悠闲自得,你仔细问问很多都是各个机关单位退休的,至于还有一些年龄大的还在打工赚生活费,原因我后面讲。
现在说说工作吧,估计是很多朋友关心的也是我感触最深的现在最心烦的事情。
刚回来的时候家里催我找一个正经工作,什么?工作还分正经不正经的?后来才明白,在家乡公务员和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体制内的工作叫做正经工作,其他工作的都叫做打工的。我一刚从大城市回来的且一直谈谈体制工作的热血青年当然不会妥协,在义正言辞拒绝了父母为我花钱运动找工作之后开始了找工作的漫漫路程。在经过两个多月找工作的时间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体制内工作在家乡为什么这么吃香,为什么公务员会感觉高人一等了。
刚开始我按照在上海找工作时候的套路上网、招聘会、招聘报纸等方法海投简历,结果发现,你这个月看到的招聘信息下个月依然在,甚至一两年后依然在而且招聘信息没有任何变化,后来我明白了,这些长期招人的公司基本就是把招聘当做广告来打,招到人也是责任底薪制度,完不成公司要求的业绩根本没有任何薪水,所以员工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后来也面试了几家看起来还可以的公司,大致都是一样的,我下面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
上班时间大多在八点至八点半,下班五点到五点半,多数不会加班,每个月带薪休息两天(你没看错,是带薪休息,每日工资是按照一个月三十天平均算的,所以你的两天休息公司是给你薪水的,这个属于公司给你的福利。)所有节假日无休(新年除外,一般会休息七天左右)五险一金?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不要和我提,我这里不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没有这些东西。然后会和你画饼,告诉你公司未来怎么样怎么样,你是刚从外面回来的吧?这里不是北上广,待遇都是这样,吧啦吧啦......遇到告诉你工作中一年后表现好给你交养老保险就是好公司了(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一年后会告诉你没有达到公司要求,要么继续努力一年要么走人)。
经过多伦的打击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要我去考公务员甚至试图花钱安排工作了,因为除了体制内真的没有合适的工作啊,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在这个五六线小城市,平均收入两三千,体制外普遍不给缴纳五险一金,2018年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最低档6688元,已经是两三个月的工资了,职工医疗保险近三千,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缴纳城镇居民医保210的,这个医保报销比例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一场大病依然可以毁灭一个家庭。养老保险很多人都是要缴的,毕竟都想老了以后有保障,但是看看自己可怜的收入,也就勒紧裤腰带缴最低档的攒够十五年就好,这就起为什么我上文提到的很多体制内退休的老人每天逛公园遛弯,这些人退休了哪个不是三四千的退休工资,在这个小城里完全够用了,每年还会攒下不少钱补贴儿女,普通老百姓紧了十五年裤腰带退休了可怜养老金几百一千元,不得不去再做另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不要说儿女不孝,儿女自己活着都很累)所以会在医院、物业等看到年龄不小的清洁工,一个月一千一二百,没错,2018年一个月一千一二百,大家还抢着干。
以上就是现实,我也很无奈,当然最后我也找到了工作,虽然一样的没有任何保障,每个月休息两天,但是没办法只能“入乡随俗”,总不能一直在家吃闲饭。上班后怎么说呢,发现所有人都没有在上海时那种工作热情,所有人都在稳稳的工作,不急不慢。一开始我甚是积极,后来发现越是积极工作就会越多,因为这里不是你想象中干完自己的工作就好,还有好多属于“其他”的工作,你能干是吧?好啊!其他不属于你的工作也会推给你,就像公司会计说的,我30%的工作是会计70是%干杂活的。加班一般是没有的,即使偶尔加班也是没有加班费的,努力工作也是没有晋升希望的,即使晋升了工资也就多二三百,老板还觉得施舍你天大的恩情,所以慢慢的我也向大家一样混日子了。大家经常吐槽的就是自己工作了一个月,工资不如人家退休的多。确实如此,公园里碰到许多大爷大妈都是四千左右的工资,都是某某单位退休的,年轻时候喝茶看报,老了唱歌跳舞,然后找关系走门路把儿女也安排到体制内,后辈也无忧了。还有一老大爷退休工资近五千,还嫌弃太少了,因为每个月要给儿子补贴两千多,但有时候也说待遇不错了,毕竟挂职二十多年不上班,也知足了。没错,不少大爷大妈都是挂职的,或者病休的,十几二十年不上班还缴纳保险,拿着我们年轻人辛辛苦苦攒的上缴的养老保险去消费,不知道等我老了养老金会不会崩盘。
这就是我回老家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在这个小城没有关系是活的很累的,辛辛苦苦一辈子也不可能致富,因为好的工作好的项目都留给自己人了。至今我还在干着没有任何保障的工作,走是不可能的,上有父母下有小孩,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活着,不求多好,只争取活的不那么累吧。
现在经常想的是,自己的孩子长大了,绝不会让她像我一样被亲情绑架过自己不愿意过得生活,让她自由自在的活着吧。
一线城市靠自己!活的真实!老家,一岁乱七八糟的怪异亲戚:见不得你比他们好!各种脑残自编自导,逼着你听他忽吹!过年回村!村里人都说自己一年赚186万!可是没房没车,还说找我家借钱买个迈腾。我说我这苦逼的北漂,工资很低!你们一年赚那么多,我还想找你借点钱,换个大房子呢老公开宝马我开奔驰!好吧!有钱的村民,我是不懂!
这个本人真的问过,在我单位打工的外地人,他们已经融入了都市生活,家乡的年轻人全部出去打工了,基本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很凄凉,只有过年回家热闹一下,平时也过不来乡里这种日子了,可能将来父母过去了,也不会回去了。
真的不适应,我不是在一线城市,不过回老家了,我想跟朋友出去,问晚上该去哪儿溜达,别人的回答是:这个点超市都下班了,没地方溜达了
说起北漂的原因其实是迫不得已。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编导系本科毕业的我根本没机会去电视台。同学们进去电视台的基本家里都有关系。我当时很羡慕不已。
二 考公务员考了几次两次面试不过。我对着镜子看了自己半天我在想173个头体重108斤我长得还可以(稍后上图网友朋友来判断我的外貌)我就纳闷我怎么就面试过不了呢?
四 毕业后没有编制的工作根本找对象都受到白眼。记得环保局的男友妈妈一直跟我妈讲我为啥考不上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快点努力让你闺女考啊,然后巴拉巴拉说一堆自己儿子有稳定工作的资本。满眼都是骄傲。去男友家过年面对他们家人看似关心的问候,“你啥时候再复习再考公务员啊,那是稳定铁饭碗生孩子能休息产假一年。你要努力啊!”我只能憋着眼泪把委屈往肚子里咽。只能果断分手。
那时候在沈阳相亲的感觉只要稳定工作一个月开1500的丑女孩也比我这样的受欢迎。公安局实习的时候一个局长秘书大哥想追求我约我吃饭。接触两次知道他中国刑警大学硕士家庭殷实。他有一天突然问我你父母做啥的我说我妈就会计。老爸开货车的。然后他还说你就不能考事业编或者公务员么?他后来对我也不热情了因为我的家庭出身和没有所谓的稳定工作。
在老家无论啥事都拼关系没有公平可言但是我就是出身草根家庭我不能拼爹我就得怪我父母么?不可能。于是2010年5月有个杨澜寻找才女的选秀比赛扭转了我的命运。前2年回老家聚会得知了一些人的信息。那些靠家里关系有了稳定工作的同龄人他们骄傲的饭桌上谈论着他们的优越待遇和现有的资本。然后带着得意的小眼神关切的问我北京多难混啊 赶紧回来吧别漂了。北京房子那么贵。期待着你说出北漂多难的话看着你。我说我有房子啊。他们又说父母岁数大了咋办有房子是你老公的你好意思让父母来住?我说我婚前全款给父母买了房子。他们又说以后孩子以后结婚买房也困难我说我怀孕时候老公把儿子房子也买完了。而且买了两个。他们终于闭嘴了。他们接着说北京那么累。老家工作稳定清闲。我说我没有稳定工作就得努力头几年把稳定工作的钱一口气赚完。和时间赛跑带父母出去 旅游 看看外面世界这才过得有质感。(我说的这样的骄傲的公务员朋友只代表部分个例请不要对号入座)
生命 太短暂有些路走不通也许换条路会得到不一样的惊喜。以上是我不适应老家的一些看法。不喜勿喷。我希望回到家乡是回忆儿时的快乐而不是互相吹捧攀比。
一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个俭和奢不单纯指物质,更是精神上的。
我家在沈阳,一个高中同学大学去了北京,毕业了在北京工作。一直不富裕,活的很辛苦,但也很精彩。周末看展,下班了去大学听讲座,假期周边城市溜达溜达,会去看话剧,会交接乐队的朋友,在网上认识朋友,她当时的男朋友是外国人。虽然没有钱,但她的精神生活是满足的。
有一段时间她爸爸身体不好,她在北京的公司在沈阳有分公司,她就申请到沈阳办公。北京的收入在沈阳会生活的很好,但除了一点之外,她日常的休闲生活几乎都没了。但她还是很努力创造一切让生活丰富的机会,比如费很大劲找到了城市已经消失的英语角,英语角这个东西是很久之前的产物,几乎都消失了,但她千方百计的就是找到了。但精神生活跟北京真的没法比,不仅少,而且费用高,待了一段时间真的受不了了,就回北京了。
在一线城市不是流行这样一句话吗——回不去的家乡。
物理的家乡能回去,精神上的呢?回不去的。
分享下吧,之前在江苏那边,毕业就去了,大概呆了两年多吧,后来又回武汉呆了一年。差不总结下,1.一线城市工资高,消费高,年轻人多,夜生活也丰富。2.家里一般都是18线吧,没有什么年轻人,消费也不是很低,工资却低的吓人,我们这县级市差不多2-3千的工资,当然也有多的,只是取大部分的来说。工作机会也少,就那几个公司,出行的话也不方便,好多要不没得公交要不5点多就没了。公交不发达。关键我们这市里还都没有高铁,估计县级市里面都是可以数出来的。总得来说能回来的,一般都是外面买不起房子,一年也存不到钱的。年纪到了要结婚,回来发展。然后买个房子。总得说来回来适应不了工作,工资低不想干,也没啥年轻人,全是些大妈吧。想结婚连个年轻妹子都没得。哈哈。硬伤吧!还有就是没啥生活仪式的,感觉能看到自己年老的时候。生活所迫,加油吧
之前一直是北漂,老家江苏小县城,现在在苏州工作。
说一下自己的感觉吧。首先还是很庆幸来到了苏州,这个城市还是很有活力,尤其是园区这片,都是些 科技 公司,整体氛围跟北京没差多少。所以我适应起来也还算可以。
但是回到老家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在北京,在苏州,整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工作信息或者行业动态,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达成月度目标,如何凭自己的努力争取今年更上一个台阶,如何能在年终获得更好的考评,拿到更高的年终等等。
到了老家之后就不一样了,一天到晚听到的都是:某某某远房亲戚在哪里开了个大公司了,这是他的电话,有空多联系联系;或者就是某某人的儿子现在混得可好了,在XX好几套房子,要不你去投靠他看看;或者就是某某某当了XX的什么干部了,有空我请他吃个饭,你跟他聊聊……
人情、关系成天围着你打转,真的就好像搞好这些关系,讨好这帮人就能一步登天似的。
很多人都说大城市靠自己,小城市靠关系。这句话,算是真正体会到了。在大城市,每个人都有相对平等的竞争环境,只要你付出更多努力,并争取到更好的结果,你就会有晋升的空间,一切凭成果说话。而小城市里,似乎大家总想的是如何把关系网价值最大化。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也能想办法攀上关系。
当然了,我个人还是比较庆幸,至少在家乡还是找到一份跟之前在北京时差不多的工作,让我可以摆脱那些关系网的纠缠和困扰。或许我这辈子也就是个劳碌命吧,不会打理这些人情关系,但是至少我能活得自由一点,也不用看什么人的脸色过活。
首先在任何一个地方待久了,离开都会不习惯。
所以这个问题的重点其实是,在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县城的区别是什么。当然,如果你的家乡本身就是一二线城市,那我们讨论的可能就是在北京呆久了,回到上海有什么不习惯。更多是关于气候人文方面的,这里不讨论。
就说大城市比起小县城最大的优势,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种。
1. 大城市的选择更多。
包括工作的选择,恋人的选择,消费的选择等等。因为产业的发达和人才的丰富,大城市的公司能够分化出种类繁多而且足够戏份的工作岗位,而产业升级也最先体验在发达城市中,所以会衍生很多以前不存在的工作,像什么陪购师,闻臭师,黄片鉴别师等等冷门职业。意思是在你选择工作或者准备跳槽的阶段,你有足够的选择权,而在县城,你可能只能被同化到有限的岗位。
恋爱上也是这样的情况,在大城市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学历背景各不相同,你有更大的空间去发现合适自己的那个她/他。而小县城,一个相对固定的人际关系中,可能在一起就只是媒妁之言了。
消费就更加不用讲了,大城市的大商场基本上每个区有至少一个,购物, 娱乐 饮食一体化。单是叫外卖你的选择就比县城多得多得多。
2. 大城市办事效率高。
可能你会说,大城市人多车多,效率怎么会高呢?恰恰相反,正因为大城市的人多,所以办事单位不得不衍生出高效率的办事流程,而且不良的服务和制度,在大城市更容易被曝光,所以慢慢地,大城市会越来越有规则,而且结合线上的发达,线下的工作量会得到更大的释放。而小县城则不然,所为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样说不是没有因由的,越是闭塞的环境越是容易产生小圈子,凡事靠关系,办事看菜下饭,故意刁难,这种情况小县城反而更容易出现。
你已经具备了生活的环境的适应性,如果你回到农村老家住一段时间,再回到城里,也同样会不适应。
曾经在魔都工作了三年,很喜欢那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氛围,虽然很累压力也比较大,但是有希望有自由。无奈自己是独生子女,母亲身体不好又操心我的终身大事问题,连哄再骗又打亲情牌最终回到了属于五六线城市的家乡。
以上是背景,接下来说说从回来到现在对家乡的感受。
首先是没有夜生活,夏天还好一些,冬天晚上七点钟大街上就没有什么人了,晚上七点半在家陪父母看电视也够无聊,想出去走走,我妈问我大晚上的出去乱走什么不安全!七点半是大晚上?还不安全?我一七五纯爷们好么?
然后就是城市太小,不过逛起来很方便,商场就那么几个,和我离开家时也没有什么变化,半天就全走遍了,优点是买东西省时省力,就那一两条街一两个大商场没有挑选的余地,在这里感谢马云,没有他我这些小镇青年想奢侈一下都是妄想。缺点是逛几次就腻了还没得选。
还有和其他小城市一样的通病,年轻人少,白天在街上公交车上闲逛的都是老年人,没事拿着公交老年卡免费卡天天坐来回坐,公园里下棋晚上广场舞,一个个悠闲自得,你仔细问问很多都是各个机关单位退休的,至于还有一些年龄大的还在打工赚生活费,原因我后面讲。
现在说说工作吧,估计是很多朋友关心的也是我感触最深的现在最心烦的事情。
刚回来的时候家里催我找一个正经工作,什么?工作还分正经不正经的?后来才明白,在家乡公务员和国企或者事业单位的体制内的工作叫做正经工作,其他工作的都叫做打工的。我一刚从大城市回来的且一直谈谈体制工作的热血青年当然不会妥协,在义正言辞拒绝了父母为我花钱运动找工作之后开始了找工作的漫漫路程。在经过两个多月找工作的时间里,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体制内工作在家乡为什么这么吃香,为什么公务员会感觉高人一等了。
刚开始我按照在上海找工作时候的套路上网、招聘会、招聘报纸等方法海投简历,结果发现,你这个月看到的招聘信息下个月依然在,甚至一两年后依然在而且招聘信息没有任何变化,后来我明白了,这些长期招人的公司基本就是把招聘当做广告来打,招到人也是责任底薪制度,完不成公司要求的业绩根本没有任何薪水,所以员工多多益善来者不拒。
后来也面试了几家看起来还可以的公司,大致都是一样的,我下面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
上班时间大多在八点至八点半,下班五点到五点半,多数不会加班,每个月带薪休息两天(你没看错,是带薪休息,每日工资是按照一个月三十天平均算的,所以你的两天休息公司是给你薪水的,这个属于公司给你的福利。)所有节假日无休(新年除外,一般会休息七天左右)五险一金?理直气壮的告诉你,不要和我提,我这里不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没有这些东西。然后会和你画饼,告诉你公司未来怎么样怎么样,你是刚从外面回来的吧?这里不是北上广,待遇都是这样,吧啦吧啦......遇到告诉你工作中一年后表现好给你交养老保险就是好公司了(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一年后会告诉你没有达到公司要求,要么继续努力一年要么走人)。
经过多伦的打击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什么要我去考公务员甚至试图花钱安排工作了,因为除了体制内真的没有合适的工作啊,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在这个五六线小城市,平均收入两三千,体制外普遍不给缴纳五险一金,2018年养老保险个人缴纳最低档6688元,已经是两三个月的工资了,职工医疗保险近三千,所以基本上大家都是缴纳城镇居民医保210的,这个医保报销比例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一场大病依然可以毁灭一个家庭。养老保险很多人都是要缴的,毕竟都想老了以后有保障,但是看看自己可怜的收入,也就勒紧裤腰带缴最低档的攒够十五年就好,这就起为什么我上文提到的很多体制内退休的老人每天逛公园遛弯,这些人退休了哪个不是三四千的退休工资,在这个小城里完全够用了,每年还会攒下不少钱补贴儿女,普通老百姓紧了十五年裤腰带退休了可怜养老金几百一千元,不得不去再做另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不要说儿女不孝,儿女自己活着都很累)所以会在医院、物业等看到年龄不小的清洁工,一个月一千一二百,没错,2018年一个月一千一二百,大家还抢着干。
以上就是现实,我也很无奈,当然最后我也找到了工作,虽然一样的没有任何保障,每个月休息两天,但是没办法只能“入乡随俗”,总不能一直在家吃闲饭。上班后怎么说呢,发现所有人都没有在上海时那种工作热情,所有人都在稳稳的工作,不急不慢。一开始我甚是积极,后来发现越是积极工作就会越多,因为这里不是你想象中干完自己的工作就好,还有好多属于“其他”的工作,你能干是吧?好啊!其他不属于你的工作也会推给你,就像公司会计说的,我30%的工作是会计70是%干杂活的。加班一般是没有的,即使偶尔加班也是没有加班费的,努力工作也是没有晋升希望的,即使晋升了工资也就多二三百,老板还觉得施舍你天大的恩情,所以慢慢的我也向大家一样混日子了。大家经常吐槽的就是自己工作了一个月,工资不如人家退休的多。确实如此,公园里碰到许多大爷大妈都是四千左右的工资,都是某某单位退休的,年轻时候喝茶看报,老了唱歌跳舞,然后找关系走门路把儿女也安排到体制内,后辈也无忧了。还有一老大爷退休工资近五千,还嫌弃太少了,因为每个月要给儿子补贴两千多,但有时候也说待遇不错了,毕竟挂职二十多年不上班,也知足了。没错,不少大爷大妈都是挂职的,或者病休的,十几二十年不上班还缴纳保险,拿着我们年轻人辛辛苦苦攒的上缴的养老保险去消费,不知道等我老了养老金会不会崩盘。
这就是我回老家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在这个小城没有关系是活的很累的,辛辛苦苦一辈子也不可能致富,因为好的工作好的项目都留给自己人了。至今我还在干着没有任何保障的工作,走是不可能的,上有父母下有小孩,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活着,不求多好,只争取活的不那么累吧。
现在经常想的是,自己的孩子长大了,绝不会让她像我一样被亲情绑架过自己不愿意过得生活,让她自由自在的活着吧。
一线城市靠自己!活的真实!老家,一岁乱七八糟的怪异亲戚:见不得你比他们好!各种脑残自编自导,逼着你听他忽吹!过年回村!村里人都说自己一年赚186万!可是没房没车,还说找我家借钱买个迈腾。我说我这苦逼的北漂,工资很低!你们一年赚那么多,我还想找你借点钱,换个大房子呢老公开宝马我开奔驰!好吧!有钱的村民,我是不懂!
这个本人真的问过,在我单位打工的外地人,他们已经融入了都市生活,家乡的年轻人全部出去打工了,基本都是上了岁数的人很凄凉,只有过年回家热闹一下,平时也过不来乡里这种日子了,可能将来父母过去了,也不会回去了。
真的不适应,我不是在一线城市,不过回老家了,我想跟朋友出去,问晚上该去哪儿溜达,别人的回答是:这个点超市都下班了,没地方溜达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